摘要:张荔(化名),女,25岁,广告公司职员。她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因为周围人的情绪波动而感到焦虑、不安甚至抑郁。
张荔(化名),女,25岁,广告公司职员。她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因为周围人的情绪波动而感到焦虑、不安甚至抑郁。
张荔说,我从小性格就比较敏感内向,在家庭中,我常常扮演“调和剂”的角色,努力迎合家人的情绪和需求,以避免家庭冲突。这种成长经历好像深刻地影响到了我的人际交往模式,使我在与他人互动时,极易受到对方情绪的影响。
现在,我所在的工作环境竞争是比较激烈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而我在工作中经常发现自己难以置身事外,当同事表现出焦虑或不满时,我会迅速陷入自我怀疑的漩涡,错误地将同事的情绪反应归咎于自己,认为是自己的过错导致了这种氛围。
这种过度的责任感和自我归罪感,不仅消耗了我的大量精力,还严重影响了我的工作效率和自信心。
在与朋友的相处中,我也同样难以摆脱他人情绪的困扰,朋友的负面情绪如同一股无形的压力,让我感到压抑和不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我失眠、食欲不振,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目前这种经常被别人情绪影响的情况,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导致我时常感到疲惫不堪,工作效率下降,人际关系也出现微妙的变化。
这种心理状态在心理学上有时被称为“情绪传染”或“情感共鸣过度”。
这种心理状态的形成,与她从小在家庭中扮演的“调和剂”角色密切相关,长期以来,她习惯于通过满足他人的情绪需求来避免冲突,却忽视了自己的情绪需求和界限。
具体来说,张荔的“情绪共鸣”过度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情绪共鸣过度:张荔的敏感性格使她容易与他人的情绪产生共鸣,这种共鸣往往超出了正常的范围,导致她无法区分自己的情绪和他人的情绪,进而产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自我归罪倾向:在人际交往中,张荔倾向于将他人的负面情绪归咎于自己,这种自我归罪的心理机制进一步加剧了她的情绪困扰。情绪调节能力不足:面对他人的情绪,张荔缺乏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无法及时从他人的情绪中抽离出来,导致自己的情绪状态长期受到负面影响。自我界限模糊:由于长期扮演“调和剂”的角色,张荔在自我与他人之间缺乏清晰的界限,难以区分哪些情绪是属于自己的,哪些情绪是来自他人的。1、建立情绪界限:
(1)认知重构:通过心理咨询,帮助张荔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责任,她无需为他人的情绪负责。引导她学会区分自己的情绪和他人的情绪,建立清晰的情绪界限。
(2)情绪管理训练:张荔需要学习情绪管理的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帮助她在面对他人情绪时保持冷静,不被情绪所左右。
2、增强自我认同
(1)自我肯定练习:张荔需要进行自我肯定练习,增强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减少对他人评价的依赖。
(2)兴趣发展:张荔可以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通过兴趣爱好的培养,提升自我认同感和幸福感。
3、提升情绪调节能力
(1)情绪日记:张荔可以记录每日的情绪变化,包括触发因素、情绪反应及应对策略,以此增强情绪自我管理能力。
(2)学习沟通技巧:张荔需要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反馈等,帮助她在人际交往中更加自信、从容地应对他人的情绪反应。
4、改变交往模式
(1)设定界限:张荔需要学会在必要时设定界限,保护自己的情感不受他人情绪的过度影响。
(2)寻求支持:张荔在感到情绪困扰时,可以及时寻求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共同应对情绪挑战。
......
从心理学视角,拥有深刻共情的能力是宝贵的财富,但需智慧运用。
请为自己设立情绪边界,学会区分自我与他人的情绪。允许自己感受,但不被其淹没。每次共鸣,都是成长的机会,转化为理解与慈悲,同时别忘了滋养自己的心灵。
来源:婚姻使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