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长宣布计划为“金色穹顶”下一代导弹防御系统拨款250亿美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2 18:18 2

摘要:美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就美国“金色穹顶”下一代导弹防御系统发表声明,宣布正与国会合作,争取在《美丽大法案》中拨出250亿美元资金,用于确保美国国土免受当前和未来空中威胁所需的关键能力建设。根据特朗普第14186号行政命令,“金色穹

战略

美国国防部长宣布计划为“金色穹顶”下一代导弹防御系统拨款250亿美元

据美国防部5月20日消息,美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就美国“金色穹顶”下一代导弹防御系统发表声明,宣布正与国会合作,争取在《美丽大法案》中拨出250亿美元资金,用于确保美国国土免受当前和未来空中威胁所需的关键能力建设。根据特朗普第14186号行政命令,“金色穹顶”系统将包括天基拦截器和传感器等,未来该系统将分阶段部署,优先防御“威胁最大”的地区。

美国与阿联酋建立重要防务伙伴关系

据国会山5月19日消息,美国特朗普政府与阿联酋建立重要防务伙伴关系,并启动“指导加强军事合作、联合能力发展和两国长期防务协调的路线图”。美国防部还宣布美国防创新部门与阿联酋塔瓦宗经济委员会间的一项“新战略举措”,旨在进行联合研发以及扩大两国的工业和投资伙伴关系。此外,阿联酋将加入美国国民警卫队国家伙伴计划,与德克萨斯州国民警卫队配对,“加强军事现代化努力,并加强在综合防空和导弹防御、网络安全、灾难响应和作战规划方面的合作”。

美国空军启动部署人工智能卓越中心

据Federal News Network网5月16日消息,美国空军正在建立人工智能卓越中心,以加快人工智能的全军种部署。该中心将通过整合人员、资源和政府部门以提高运营效率,消除人工智能部署障碍。据悉,美国空军和麻省理工学院合作运营人工智能加速器,并成立了空军-斯坦福人工智能工作室,以满足美空军的人工智能服务需求。

欧盟与英国达成安全与防务伙伴关系

据欧盟委员会5月19日消息,欧盟与英国达成安全与防务伙伴关系,并将基于这一关系“迅速探索任何互利加强合作的可能性”,加强在国防工业、军事物资和人员的流动性、太空安全、网络问题、应对混合威胁以及关键基础设施的韧性方面的合作。此外,双方还将加强在以下海事安全相关领域的合作:船舶和港口设施安全(特别是与《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相关的安全);海上网络安全;海上自主水面舰艇的安全问题;国际海事组织海事安全举措。

信息

美国OpenAI公司以65亿美元收购苹果前设计总监人工智能公司IO

据路透社5月21日消息,美国OpenAI公司将以64亿美元全资收购前苹果iPhone设计师乔尼·艾维(Jony Ive)的人工智能设备初创公司IO,这一交易将推动OpenAI进军硬件领域。收购完成后,艾维并入OpenAI内部,并承担OpenAI和IO的深度创意与设计职责,同时艾维的创意团队Love From将保持独立。OpenAI表示,此次交易将支付50亿美元,因为其已持有该公司23%的股份。此次收购也是OpenAI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收购。

美或释放大量频谱用于拍卖,以保持美在WiFi、5G和6G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

据CTOL Digital Solutions网5月20日消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发布推文,倡导一项强有力的国家通信战略。在推文中,特朗普表示,为保持美国在WiFi、5G和6G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将推动两件:一是释放大量的频谱用于拍卖;二是促成国会将600兆赫兹放进“美丽大法案”(the One, Big, Beautiful Bill)中。该技术性声明标志着政府对无线通信计划的承诺,有望产生高达5000亿美元的联邦收入,同时从根本上重塑美国未来几十年的通信格局。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推出芯片刻蚀突破性技术,或支持下一代电子产品开发

据cnBeta网5月20日消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团队推出名为DirectDrive的突破性技术。该技术的关键在于快速切换射频电能,从而在半导体蚀刻机内产生并驱动等离子体。具体而言,DirectDrive技术每秒快速脉冲射频能量数千次,实现更精确地控制等离子体,从而可靠地以埃级精度蚀刻更小、更密集和3D的半导体器件。同时,基于这项技术的最新等离子刻蚀设备,等离子体响应速度将提升100倍,减少EUV图案缺陷,并支持环栅(GAA)晶体管、6F 2 DRAM和3D NAND器件的微缩,并可扩展至4F 2 DRAM、互补场效应晶体管和3D DRAM。该技术为等离子蚀刻工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精度,有望支持下一代电子产品的开发,尤其是用于人工智能系统、需要高度紧凑和超高速电路的电子产品。

美国英伟达推出人形机器人新基础模型,显著提升机器人训练效率

据AIbase网5月20日消息,美国英伟达推出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Isaac GR00T N1.5。该模型的显著优势在于其训练效率的显著提升,传统人形机器人模型通常需要近三个月的时间完成数据采集,而通过全新的GR00T-Dreams工具,生成合成数据的时间可以缩短至仅36小时。同时,GR00T-Dreams采用“用AI生成AI训练数据” 的方式,使机器人在学习新行为时不再依赖耗时费力的实体测试,极大地提升了开发效率。在实测中,新模型在适应新环境、工作空间配置及指令识别方面均有显著提升。目前,波士顿动力、Agility Robotics和富士康等行业领军企业已接入NVIDIA Isaac平台。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这一模型将成为“下一代工业革命的核心构建模块”。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研发出全新人工智能芯片,无需云端服务器或互联网即可运行

据中国科技网5月21日消息,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研发出全新人工智能芯片AI Pro。该芯片拥有约1000万个晶体管,核心优势在于其创新的类脑神经形态架构使其能够在本地进行即时计算,从而确保了全面的网络安全,且大幅降低了能耗。一方面,得益于“超维计算”原理,AI Pro芯片的计算单元与存储单元实现了高度集成,使芯片能够识别相似性和模式,而无需依赖数百万条数据记录进行学习。另一方面,类脑思维意味着极具优势的节能性,在完成某示范任务的训练过程中,这款芯片的功耗仅为24微焦耳,而同类芯片所需能量则是其10至100倍。目前,半导体制造商格罗方德已在德国德累斯顿生产了首批原型芯片。

美国耶鲁大学和谷歌量子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员首次实现多能级量子系统纠错

据中国科学院网5月20日消息,美国耶鲁大学和谷歌量子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员首次实现多能级量子系统纠错。研究团队利用一种名为戈特斯曼-基塔耶夫-普雷斯基尔(GKP)玻色子码的纠错方法,实现了对三态和四态量子单元的量子信息编码与保护,超越了量子误差纠正领域的重要里程碑——“盈亏平衡点”。此外,验机团队还开发了多项技术,包括利用强化学习优化的纠错协议。优化后,系统在三态量子单元实现了1.82的纠错增益,在四态量子单元上纠错增益达到1.87。该发现为突破传统二进制架构提供了新路径,拓展了构建更高效量子计算机的工具箱,有望推动更高效、更紧凑的量子信息处理硬件的发展。

生物

ARPA-H率先推出创新的癌症治疗方案,旨在适应整个治疗过程

据ARPA-H官网5月20日消息,美国高级卫生研究计划署(ARPA-H)宣布,将为“精准癌症治疗高级分析”(ADAPT)项目的合同团队提供1.42亿美元资金,通过三种技术平台的开发,实时调整临床试验中开发、测试和实施新的生物标志物,以更准确地追踪肿瘤变化,预测癌症发展轨迹,并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这种先进的肿瘤学方法有望彻底革新个性化癌症治疗,成为快速有效癌症管理的金标准。

英国药监局将启动关于使用真实世界数据的咨询,旨在建立更快、更有效的临床试验系统

据英国政府5月20日消息,英国药监局(MHRA)将启动为期六周的关于使用真实世界数据的咨询活动,探讨真实世界数据在临床试验外部对照组中的应用,有望加快疗法审批,尤其是在随机对照试验可能不符合伦理或不可行的情况下。真实世界数据包括电子健康记录、疾病和患者登记册、患者报告结果数据,以及来自其他来源的数据。

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世卫组织《大流行病协议》

据WHO官网5月20日消息,世卫组织成员国在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正式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流行病协议》。这项协议阐述了在一系列领域加强国际协调的原则、方法和工具,为建立新的自愿性病原体获取与惠益共享(PABS)系统铺平了道路,旨在加强预防、防范和应对大流行病的全球卫生架构,包括公平及时地获得疫苗、治疗和诊断工具。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设定最惠国定价目标

据HHS官网5月20日消息,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宣布,将执行特朗普“向美国患者提供最惠国处方药定价”的行政命令,要求制药商在没有仿制药或生物类似药竞争的市场中,将美国所有药品的定价与经济同行国家的最低价格保持一致。

美国参议院提出立法,以提高药品供应链的可见性

据homelandsecurity网5月20日消息,美国参议院提出《美国药品供应地图法案》。该法案旨在改善联邦协调和药品供应链的可见性,指示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与其他机构及私营部门协调,定期更新、维护和发布基本药物清单,评估医疗供应链,绘制供应链地图,识别漏洞和威胁。法案还要求国防部报告依赖中国药品的情况,由多位参议员联合提出。

BioNTech将在未来十年内在英国投资10亿英镑

据英国政府5月20日消息,德国生物制药公司BioNTech宣布将在未来十年内向英国投资10亿英镑,建立专注于基因组学、肿瘤学、结构生物学和再生医学的新研发中心和一个人工智能中心,将利用AI开展医学研究。根据BioNTech与英国科学大臣共同签署的协议,该公司将扩大英国癌症疫苗试验渠道,英政府将在10年内提供1.29亿英镑的拨款。

美国FDA限制新冠加强针在健康人群中的使用

据路透社5月21日消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计划将新冠疫苗的接种资格限制在65岁以上和高风险人群,要求对65岁以下健康成年人接种新冠加强针开展新的临床试验,以验证其接种的必要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国研究人员开发出新生成式AI模型,推动生物识别技术革新

据BioArtMED公众号5月19日消息,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纳伊夫阿拉伯安全科学大学开发出生成式AI模型Difface,仅凭DNA序列即能精准生成3D人脸图像,标志着基因数据与生物识别技术的融合迈入全新阶段,为从遗传信息中直接复原个体面貌提供了全新的实现路径。

海洋

美国公司建立伙伴关系,推进无人系统反潜探测

据美国Ultra公司网站5月20日消息,美国Ultra Maritime公司与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GA-ASI)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MQ-9B“海上卫士”型无人机与小型声呐浮标集成,探测与跟踪敌方潜艇。此次合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无人机和小型声呐浮标在反潜战中的能力,特别是在GPS受限的环境下。此外,Ultra Maritime公司提供的小型声呐浮标体积仅为传统型号的一半,将使MQ-9B“海上卫士”型无人机的部署容量翻倍。据悉,此次合作成果将从今年起在印太和其他地区进行操作演示。

德国公司推出用于海上监视与特种行动的轻型无人水面艇

据海洋科技新闻网5月20日消息,德国公司FLANQ推出该公司首个无人水面艇Q-RECON。该艇是一款轻型、两米长、两人即可完成部署的无人水面艇,专为情报、监视、侦察和战术拦截而设计。该船由双向矢量喷气驱动器提供动力,可实现灵活机动和高达30节的爆发速度。其导航套件集成了包括机载自动驾驶仪、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测量单元(IMU)和推算导航功能在内的多种导航系统,可在全球导航定位系统(GNSS)受限的环境中保持稳定的导航能力。

芬兰公司实现全球首个船舶双化学电池系统

据海洋新闻网5月20日消息,芬兰公司Foreship在混合动力渡轮项目Aurora Botnia中实现全球首个双化学电池系统,预计每年可减少23%的二氧化碳排放。该方案在不更改船舶电气基础设施的情况下,采用高功率镍锰钴(NMC)电池和磷酸铁锂(LFP)电池的混合方案。升级后的船舶电池容量将从2.2兆瓦时提升至12.6兆瓦时,将满足船舶总能耗的20%,使LNG动力系统始终以最高效率运行,减少发电机组的使用数量。此外,船舶在港口停靠期间将使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充电,实现零排放。

美国内政部启动海上矿产租赁出售评估程序

据海事科技新闻网5月20日消息,美国内政部宣布启动对美属萨摩亚近海水域潜在矿产租赁销售的评估程序,这是30年来首次采取此类行动,可能为开发外大陆架关键矿产铺平道路。与此同时,国际海底管理局(ISA)对美方行动提出质疑,指出美国既参与ISA框架谈判,又单方面推进深海采矿许可,可能冲击《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国际治理体系。此前,美国公司Impossible Metals和The Metals Co分别提交国内及国际海域采矿申请。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对中国建造船只及港口起重机等征收费用举行听证会

据国际船舶网5月21日消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就对中国建造船只及港口起重机等征收费用举行第二轮听证会,引发多方强烈反对。中国船东协会驳斥美方301调查结论,强调中国设备有效提升美国港口效率且网络安全指控无实证,反对破坏全球供应链的关税措施。美国港口协会(AAPA)指出,对中国岸桥起重机征收100%关税将导致港口额外承担70亿美元成本,无法推动本土产业。世界航运理事会(WSC)批评该政策超出法定权限,损害航运业长期投资,尤其对高效船舶和汽车运输船收费方式“武断”。

能源

美韩合作开发高温超导体与磁体技术,支持核聚变技术攻关

据CNF 5月22日消息,韩国聚变能源研究院(KFE)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离子体科学与聚变中心(MIT PSFC)在高温超导体及高温超导磁体方面达成合作协议。韩国聚变能源研究院在低温超导基础核聚变堆用大型磁体领域积累深厚,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离子体科学与聚变中心在高温超导磁铁领域具有优势,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未来3年内围绕以下领域开展共同研究:核聚变堆用高温超导体特性研究;导体电流传输及稳定性分析;高温超导磁体的失超检测及解析技术开发;核聚变堆用高温超导磁体设计与制造的技术研讨等。韩国聚变能源研究院表示,希望通过与美方合作,使韩国抢占核聚变能源商业化所需的核心技术。

中国研究人员首次在纳米尺度下观察到固态电池内部的短路变化过程,为后续固态电池研发提供重要支持

据科技日报5月22日消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原位透射电镜技术,首次在纳米尺度下观察到固态电池内部的短路变化过程,成功找到固态电池短路的原因,并揭示短路变化背后的锂金属析出的具体机制。研究人员发现,固态电池短路的原因主要与内部缺陷有关,比如晶界和孔洞。对此,研究人员利用具有弹性和绝缘性的聚合物网络,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无机/有机复合固态电解质,有效抑制了固态电解质内部锂金属的析出和互连,从而有效避免了电池短路问题,大幅提高了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会刊》。

日本政府计划向核聚变领域追加6900万美元投资,加速核聚变相关研究

据CNF 5月21日消息,日本内阁府和文部科学省宣布,计划向日本三大核聚变研究机构投入100亿日元(约合6900万美元),加速核聚变相关研究,目标是在2030年代实现核聚变商业化应用。日本三大核聚变研究机构分别是:日本量子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QST)、日本国立核融合科学研究所(NIFS)和大阪大学激光工程研究所(ILE),这三家研究机构的技术路线分别是:托卡马克、仿星器和激光聚变(与美国国家点火装置同技术路线)。日本政府部门还计划将这三个研究机构打造成企业、政府和学术界合作的基地,并向私营部门开放这些研究所的升级设施,加快核聚变关键技术攻关。

澳大利亚启动全球首个采用塑料反射镜的经济高效聚光太阳能热示范项目

据双碳情报5月21日消息,南澳大利亚大学宣布启动全球首个采用塑料反射镜的经济高效聚光太阳能热示范项目。该项目采用南澳大利亚大学研发制造的轻型塑料反射镜,具有耐用反射涂层,相较于传统玻璃镜,成本更低且更易运输和安装。项目第一阶段将在查尔斯特大学的“未来葡萄园”建造并测试2个由16块热成型涂层面板组成的全尺寸模型,这些面板采用多层铝硅反射涂层,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技术确保其耐用性和最佳太阳光反射率。

材料

美国Clarios公司将在美国投资10亿美元建设关键矿产加工和回收工厂

据CALARIOS 5月20日消息,全球最大的低压电池制造商和回收商美国Clarios公司将在美国投资10亿美元建设关键矿产加工和回收工厂。新建的关键矿物加工和回收工厂将利用尖端技术从回收材料中提取锑和其他关键矿物,从而提高回收过程的效率和可持续性。该选址有望成为未来低关键矿物先进电池制造和下一代技术开发的投资中心,以增强美国电池供应链,同时为国防储备关键矿物。

韩国蔚山国立科学技术大学开发了新型薄膜材料,可显著提高钙钛矿/有机串联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据Tech Xplore 5月19日消息,韩国蔚山国立科学技术大学(UNIST)的研究人员开发了新型薄膜材料,可显著提高钙钛矿/有机串联太阳能电池(POTSC)的性能。研究人员通过混合两种自组装分子开发出空穴传输层(HTL),实现了全球最高的开路电压(VOC)2.216 V和24.73%的功率转换效率(PCE)。VOC反映了电池在无电流流动的情况下能够产生的最大电压,是器件性能的关键指标。此外,该器件在长时间暴露于65°C高温和持续光照后,仍能保持初始效率的80%以上,展现出卓越的长期稳定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先进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期刊。

美国锑公司正在建立锑供应链,以减轻美国工业和国防面临的风险

据METAL TECH NEWS 5月19日消息,美国锑公司(USAC)正在美国建立锑供应链,以减轻美国工业和国防面临的风险。USAC将从美国阿拉斯加州的Stibnite Creek锑矿开发高品位锑矿石,并于2025年8月份运送至蒙大拿州的锑冶炼厂加工,预计年产量为300吨。

美国特朗普政府准备出售美属萨摩亚沿海的采矿权

据MINING.COM 5月20日消息,美国特朗普政府准备出售美属萨摩亚沿海的采矿权。美国内政部计划向公众征求信息,并评估各公司对探索该地区的潜在商业兴趣。该举措是美国30多年来的首次此类行动。

制造

英国原子能管理局通过3D打印开发能够耐受聚变反应堆极端条件的部件

据3D Printing Industry 5月21日消息,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AEA)选择Kingsbury公司和Additure公司协助推进聚变能研究,开发能够耐受聚变反应堆极端条件的部件。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是使用钨来实现结构的高耐久性。Kingsbury和Additure将在UKAEA的设施中安装一台尼康SLMSolutions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系统。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与英国制造技术中心合作建造了太空测试设施,用于检验3D打印材料的结构完整性

据3D Printing.com 5月20日消息,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人员与英国制造技术中心(MTC)合作建造了NextSpace TestRig太空测试设施,用于检验3D打印材料的结构完整性。该设施配备了一个特殊的真空室,可以产生零下150摄氏度至250摄氏度之间的温度,且能够施加高达2万牛顿的力来破碎样品,然后在真空条件下分析其特性,确保在轨道上3D打印的陶瓷、聚合物和金属材料能够承受外太空的极端物理压力。

航空

美国Dragoon与Teledyne FLIR公司联合推出新型“煤渣”自主攻击无人机

据armyrecognition网站5月20日消息,美国Dragoon与Teledyne FLIR公司联合推出新型“煤渣”(Cinder)自主攻击无人机。该无人机配备FLIR Boson热成像相机与Prism AI软件套件,航程50-300千米,具备全自主导航及抗电子战能力,可基于热信号识别高价值目标并执行精确打击。该无人机作为美国防部“阿波罗”项目的一部分,旨在研发可应对GPS或射频受限环境的自主型攻击无人机,未来将主要用于执行复杂环境下装甲目标、移动导弹发射器和指挥节点等精确打击任务。

美国洛马公司与丹麦国防部完成F-35战机跨国协同作战的互操作性演示

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网站5月20日消息,美国洛马公司臭鼬工厂和丹麦国防部联合完成F-35战机跨国协同作战的互操作性演示。此次演示证明了F-35作为力量倍增器的能力,支持美国及其盟友能够快速部署覆盖整体战场的协同作战网络。演示期间,丹麦F-35战机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沃思堡起飞,通过DAGGR-2收集、分析和共享机密数据。据悉,DAGGR-2是美导弹防御局开发的开放系统网关,通过商业卫星通信将数据传输到丹麦的Skrydstrup空军基地。

美国和法国合作推进“阵风”战机为“超级大黄蜂”等战机进行空中加油的认证工作

据armyrecognition网站5月19日消息,美海军空中测试与评估中队联合法国海军舰队正合作推进法国“阵风”战机为F/A-18“大黄蜂”“超级大黄蜂”以及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等进行空中加油的认证工作。“阵风”战机可挂载法国赛峰公司开发的NARANG新一代加油舱吊舱,以每分钟750至100升的速度输送燃油,可在距航母400海里(折合740.8千米)范围内输送达两吨的燃料。美海军表示,此次加油机认证合作旨在为盟军空中力量扩展作战范围并增强互操作性铺平道路。

航天

美国导弹防御局接收首部升级版“萨德”雷达,可用于跟踪高超声速武器

据breakingdefense网站5月20日消息,美国雷神公司向美国导弹防御局交付了“萨德”反导系统(THAAD)的首部升级版雷达。该雷达是第一部采用新型氮化镓(GaN)阵列的AN/TPY-2探测雷达,能提供更高的灵敏度,扩大监视范围并支持高超声速防御任务。新版AN/TPY-2雷达的探测距离较老版雷达增加了一倍,可独立部署,为“标准”系列、“爱国者”和“萨德”反导系统等导弹防御拦截器提供目标坐标。

法国Anywaves公司部署全球首个商业化反射阵列天线,为小卫星高数据率通信提供支持

据satelliteevolution网站5月20日消息,法国Anywaves公司完成全球首个反射阵列天线(Reflectarray)商业化在轨部署。该天线采用可展开平板设计,在Ka波段基础上兼容X、Ku等多频段频谱,为近地轨道星座和深空探测任务提供高增益解决方案,可使卫星数据速率提升2倍或功耗降低50%。此前,反射阵列天线曾在NASA的ISARA、MarCO等任务中部署,旨在为小卫星高数据率通信提供支持。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在未来3年投入1750亿美元用于建设“美国金穹”下一代导弹防御系统

据defense网站5月20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在未来3年投入1750亿美元用于建设“美国金穹”下一代导弹防御系统。同时,特朗普任命美国太空军将军迈克尔·盖特莱恩(Michael Guetlein)担任这项计划的首席项目经理。据悉,该系统将包含天基传感器和拦截弹,并可能将加拿大纳入其中。

美国SpaceX公司发射第262批26颗微版“星链”v2.0卫星

据SpaceLaunchSchedule网站5月17日消息,美国SpaceX公司利用“猎鹰”-9火箭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发射262批26颗微版“星链”v2.0卫星。本次发射后,SpaceX公司的“星链”卫星发射数量达到8650颗,包括3936颗微版“星链”v2.0卫星。目前,大约有7502颗“星链”在轨。据统计,本次发射是SpaceX公司2025年的第61次发射任务,也是微版“星链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_er

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