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2025年4月28日中午12:30左右,西班牙国家电网连续发生三起断电事故,最终导致伊比利亚半岛大范围供电中断。此次停电影响了西班牙本土近70%的地区,持续时间从数小时至三天不等,约3500万人口受到影响。马德里机场、地铁、医院等关键基础设施一度陷入瘫
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文 | 王茜(吉林大学)
本文约3770字,阅读约12分钟
当地时间2025年4月28日中午12:30左右,西班牙国家电网连续发生三起断电事故,最终导致伊比利亚半岛大范围供电中断。此次停电影响了西班牙本土近70%的地区,持续时间从数小时至三天不等,约3500万人口受到影响。马德里机场、地铁、医院等关键基础设施一度陷入瘫痪,通信网络也遭到严重干扰。葡萄牙、法国西南部和安道尔等地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电力中断。虽然供电已陆续恢复,但这场始于“仅仅20秒”的能源灾难,正在引发全球范围内对新能源转型路径的深度反思。
据西班牙第三副首相兼生态转型与人口挑战大臣莎拉·阿格森(Sara Aagesen)披露,停电的直接导火索是在短短20秒内,格拉纳达、塞维利亚和巴达霍斯三地的电厂连续发生发电中断,引发电网频率剧烈震荡,最终触发全国断电保护机制。这场事故的一个细节令人震惊:不是恐怖袭击,也并非极端自然灾害,仅是几个节点设备的“失常”,却让整个国家陷入瘫痪。这种“极端脆弱性”暴露了西班牙电网结构的深层问题。
©Linda Wong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图文无关)
01
大停电事件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西班牙的风电装机和光伏装机容量显著增长。已知数据显示,可再生能源在西班牙电力结构中占比56%,其中风电占比23%,光伏占比17%,水电占比13%,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主力军。西班牙政府还计划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74%。 然而,风光发电的波动性成为隐患。西班牙储能装机容量约2.65%,容量仅占电力需求的0.3%,难以应对天气突变引发的供需失衡。
事故发生时,西班牙正遭遇异常严酷的高温天气,全国多地气温突破45℃,创下同期历史新高。根据西班牙国家气象局(AEMET)的数据,这轮热浪不仅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还显著推高了电力需求。国家电网数据显示,当日用电负荷峰值一度冲击48.7吉瓦(GW),逼近历史极限。在可再生能源占比较高的电力结构下,这种负载压力尤为危险,直接威胁系统稳定性。更为严峻的是,极端高温不仅带来需求冲击,还直接影响电网设备的正常运行。一方面,多个主变压器在高温高负荷下因过热爆炸,严重扰乱电网频率调节;另一方面,老化的输电线路在持续高温中出现绝缘老化、短路、拉弧等故障,触发连锁保护机制导致局部系统脱网。同时,在部分城市,如塞维利亚和穆尔西亚,备用电源系统未能成功切换,暴露出关键基础设施在极端气候下的韧性短板。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图文无关)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西班牙电网基础设施严重老化。据西班牙能源与环境转型部(Ministerio para la Transición Ecológica y el Reto Demográfico)发布的《国家电力系统年度报告》(2023),当前电网中约有40%的输电和变电设备服役超过30年,仍大量依赖上世纪的基础构件和管理系统。这些设备原本是为传统化石能源体系设计,却被迫承载起21世纪绿色能源的快速扩张,其在调节灵活性、响应速度与气候适应性方面存在天然短板。
这一结构性失衡,已在多次专家报告中被指出。国际能源署(IEA)在其《电网和安全转型2023》(Electricity Grids and Secure Transitions 2023)报告中就警告称:“随着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大量并网,电网必须实现同步的智能化改造与容量升级,否则将成为能源转型中的最大瓶颈。”
02
欧洲电网系统运作逻辑
理论上,西班牙电力系统应能通过与邻国的互联互通,在危机时刻从外部调剂电力,弥补本地短缺。但这一次的现实却令人失望——欧洲一体化承诺中的“能源共同体”机制,在最需要的时候没能挺身而出。根据欧洲电力传输系统运营商网络(ENTSO-E)最新公布的数据,西班牙与法国之间的电力互联容量目前仅为2.8GW,仅占西班牙日高峰用电需求(约48GW)的不到6%。而欧盟在其《2030能源战略》中明确提出,各成员国之间应至少实现35%的互联比例,以确保电力调剂、市场稳定和跨境援助的有效性。然而,目前西法互联比例仅为13%左右,远低于欧盟标准线。
更关键的是,即使互联通道存在,也不代表外援电力能随叫随到。法国自身近年来电力系统也频繁告急。由于核电机组老化、部分设施长期处于维护状态,以及气候变化导致的水电短缺,法国电力公司(EDF)多次在冬夏高峰期向公众发出节电警告。2022年与2023年冬季,法国一度需要从德国和英国进口电力维持全国电网平衡。此次西班牙停电期间,法国南部也处于高温高负荷状态,自身难保,更遑论驰援邻国。电力互联的软硬件系统本身也限制了调剂效率。欧盟电网虽名为“统一市场”,实则由多个国家级运营商协调调度,缺乏类似美国PJM(PJM INT.,L.L.C,简称PJM,是经美国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FERC)批准,于1997年成立的一个非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区域性独立系统运营商(ISO),PJM负责美国13个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电力系统的运行与管理,集中调度美国目前最大、最复杂的电力控制区。)或德州电力可靠性委员会(ERCOT, Electric Reliability Council of Texas, 负责管理德克萨斯州电力系统的组织,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市场的公平性。)那种高度一体化、集中调度的“超级电网”。调度规则、定价机制、电力责任划分等方面,往往各自为政。一旦突发危机,不仅物理通道能力有限,协调效率也极低。
这一现实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所谓的“欧洲能源共同体”:当所有国家都依赖清洁能源、都面临气候极端事件的时候,“靠别人救火”是否真的可靠?西班牙这次只能“独自断电”,本质上反映了当前欧盟内部在能源领域缺乏协同与执行的尴尬局面。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图文无关)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停电,在西班牙社会引发了广泛反思。一向走在欧洲绿色能源最前列的西班牙,是否在“去碳化”的道路上,迈得太急、走得太猛?
短短一周内,一系列“反转式”政策密集出台:政府宣布临时重启总容量2.4GW的煤电机组,用以弥补极端天气下的调峰缺口;还计划将天然气发电占比从目前的9%提升至12%,确保在风光出力不足时拥有足够的兜底能力。国家电网公司还提出一项投资高达200亿欧元的“电网韧性提升计划”,计划升级至少40%的变电设施,并引入AI预测系统、储能调控平台与多级备用机制,以构建更智能化、抗冲击的电力系统。这些政策释放出的信号很明确:哪怕是最绿色的能源路径,也必须建立在可控、可调、可恢复的系统基础之上。可再生能源不是万能药,如果调度跟不上、储能配不齐、电网承压能力差,那么绿色转型不仅无法带来安全与效率,反而会在压力面前最先崩盘。
03
能源转型警示
西班牙的这场高温、瘫电危机,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故,更像是对全球能源转型速度与质量的一次警示。而对于正处于绿色转型关键阶段的中国来说,这尤其值得警觉。截至2024年底,中国风电和光伏总装机已突破14亿千瓦,居世界第一,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接近一半。但与此同时,多个权威研究指出,我国的调节性电源(如抽水蓄能、水电、燃气机组)发展仍不充分;电网局部区域强新能源、弱负荷、低互联的结构性问题依旧存在。部分新能源大基地因外送能力不足,已出现“弃风弃光”反弹迹象。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4年发布的《中国电力发展报告》,全国储能累计投运规模虽已突破7000万千瓦,但与新能源增长速度相比仍显不足,缺口持续拉大。与此同时,部分城市分布式能源、楼宇级电力管理系统尚未形成智能响应机制,抗风险能力有限。呈现出储能、智能调度与末端韧性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西班牙的停电事件提醒我们:能源转型不能变成装机竞赛,更不能陷入“只装不调、只送不稳”的误区。未来的能源系统,不只是“清洁”的,更应是“智慧”的——它应当具备预测能力、调节能力,更要具备抗冲击能力。
清洁能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但这份“希望”本身,必须构建在一个安全、稳健、有弹性的系统基础上。否则,再绿色的能源体系,也可能因一个“小节点”失守,酿成“大代价”。
(注: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留言、讨论。)
作者 | 王茜
指导老师 | Samantha, Linda Wong
排版 | WX
关于作者
王茜,目前就读于吉林大学,外交学专业大三学生,对全球治理体系中的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问题有着深入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未来希望投身于环境政策等领域的研究,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国际部、“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志愿者。
引
用
本
文
王茜. "风光无限"的代价:西班牙45℃高温下突遭全国大停电,3500万人陷入能源灾难. 海洋与湿地. 2025-05-22
海湿资讯·欢迎评论
OceanWetlands
斑海豹©摄影:王敏幹(John MK Wong)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参考资料】
海洋与湿地·小百科
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
【海洋与湿地·小百科】2025年联合国海洋大会将于2025年6月在法国尼斯举行,由法国和哥斯达黎加共同主办。此次大会的主题是“加速行动,动员各方力量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旨在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4,即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会议将汇集各国政府、国际组织、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及私营部门等利益攸关方,共同探讨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渔业、海洋污染治理、蓝色经济等关键议题。作为大会的特别认证机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海洋与湿地”工作组将组建代表团赴法国参会。(封面图:海草床©摄影:王敏幹)
来源:中国绿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