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萝卜刀”“牙签弩”“磁力笔”……这些网红儿童玩具你见过几个?它们酷炫、好玩,在社交平台上一夜爆红,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玩具真的安全吗?一边是孩子的欢笑声,一边却可能藏着安全隐患,这样的反差,让不少家长“后知后觉”。当“童心”成为市场的新热点,“童品”安全也应
“萝卜刀”“牙签弩”“磁力笔”……这些网红儿童玩具你见过几个?它们酷炫、好玩,在社交平台上一夜爆红,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玩具真的安全吗?一边是孩子的欢笑声,一边却可能藏着安全隐患,这样的反差,让不少家长“后知后觉”。当“童心”成为市场的新热点,“童品”安全也应成为监管的重中之重。浙江正以一场场“看得见”的行动,回应家长们“看不见”的焦虑。
近年来,一些网红玩具在网络上快速走红,不少儿童沉迷其中,背后却潜藏着安全隐患。浙江省注意到公众对儿童玩具质量安全的关注,特别针对风险较高的产品,如磁性文具、激光笔等,统筹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风险监测,努力从源头减少潜在伤害。
开展玩具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宁波市北仑区市场监管理局供图
2024年以来,浙江省多部门联合发起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专项整治行动,把“萝卜刀”“牙签弹弓”等新型网红产品列入重点监管目录,纳入省级监督抽查计划,从源头盯紧,精准发力。与此同时,浙江上线了儿童玩具专项监测模型,只要输入关键词如“磁力笔”“激光笔”,系统就能触发预警机制,对电商平台上的高危商品精准锁定。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抽查6597批次儿童学生用品,问题发现率为11.06%,三年来持续下降——监管“火眼金睛”,越擦越亮。
“企业主营儿童文体用品,因为照搬照抄生产,牺牲质量打低价牌,我们一度产品不畅销,最后连成本都难保。”台州足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蔡建跃讲起过去的走过的弯路,连连摇头。如今不同了,每一件产品都要过“质检关”“扫码关”——贴上质量溯源码,谁造的、怎么造的,一扫便知。“从原料入厂、投入生产到最终成品的每一个环节,我们也都制定了自己的生产管理标准,实现全流程风险管控。”蔡建跃表示。
这一变化,背后是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率先推出的“区域块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三色预警机制”,依据产品抽查合格率、质量事故、质量舆情、风险监测、举报投诉、质量整治等6个指标,分别以蓝、黄、红三色代表风险的低、中、高。一边是大数据动态监测,一边是监管部门严执法、快处置。2024年以来,全省查办儿童学生用品违法案件643起,公安机关捣毁储存、生产窝点20余处,其中杭州市、宁波市都有涉案金额超千万元的大案——不是“走过场”,是真出重拳。
孩子们乘坐平湖童车嬉戏。平湖市新仓镇供图
“我们当时真是摸不着头脑。”嘉兴平湖岳氏车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岳基回忆起第一次试做电动玩具童车的经历,最头疼的竟是“刹车手闸闸把距离超标”。好在当地市场监管、科技、商务等有关部门在3天内就组成“专家小队”,上门服务,手把手修改设计结构,并依据标准要求详细向企业说明了生产、组装中的注意细节。岳基感慨:“有了规范指导,我们正对新产品进行整改完善,确保产品顺利通过认证,让消费者放心。”
木玩产品。云和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木玩之都”丽水云和,1000多家企业扎根在此蓬勃发展,木玩产业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以金成木业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在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建起标准化测试实验室,检测能力覆盖欧盟EN71、美国ASTM等主流标准,让产品不仅能过“国门”,也能出“国界”。“实验室配备了6名专业检测人员。不管是内销还是出海,我们的产品质量均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让消费者更放心。”金成木业负责人叶晨介绍。
在当地推动下,一系列服务机制也同步上线。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引入“快预审”,审查周期缩短90%以上;知识产权纠纷可通过“快调解”机制提前介入、集中处理,目前已成功化解890余件知识产权矛盾纠纷——让企业研发、检测、维权实现全流程提速、服务提质。
一批批送检,一项项对照。浙江将儿童玩具纳入CCC认证一致性抽查目录,仅2023年就抽查31批次,合格率超过90%。不合格产品同步移交属地监管与认证机构,实行闭环整改,对不达标企业依法暂停或撤销证书。标准是一道线,谁越线,就必须被叫停。
孩子的世界不大,一块玩具就能点亮他们整片童年。玩具承载的是童年的快乐,但守护这份快乐,监管必须跑在风险前面。企业在“卷设计”,也请别忘“卷质量”。一次次抽查,一次次整改,织密的是标准,也守住了底线。每一次规范、每一项制度、每一个案例,都是一次对儿童世界的守护。愿每一份童趣,都有安全保驾;每一次欢笑,都没有隐患相随。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环城西路二十号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