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女子为了给孩子长长见识,于是咬了咬牙,带着儿子来到了上海的米其林餐厅。
突然就明白了为啥偶像剧里面的少爷为什么会爱上带他吃路边摊的女主。
这真不是人吃的东西啊!
女子为了给孩子长长见识,于是咬了咬牙,带着儿子来到了上海的米其林餐厅。
也算是体验下沪上大少爷的生活,结果没想到这纯纯就是花钱找罪受。
一开始还觉得这孩子太凡尔赛了,吃米其林餐厅还假装不高兴。
等到上菜了以后:这都是什么破烂玩意儿,换我吃我也不高兴。
提起米其林很多人都会调侃:一个卖轮胎的能做出多么好吃的东西。
我一直以为只是重名而已,毕竟这八竿子打不着啊。
但是这并不是玩梗,米其林餐厅和米其林轮胎还真有不少渊源。
米其林公司相当于做评级的评委,这评级的来由是当年它想做一个巴黎的美食地图来做它的轮胎广告,然后不小心就做岀名了。
一个白皮老外卖轮胎的觉得好吃,想想就有多崩溃。
但是还没想到在国内还真有不少捧臭脚的。
妈妈带着儿子来到了上海的市中心,来到了这家装修富丽堂皇的西餐厅。
餐厅里到处走动的都是西装革履,装腔作势的服务员,孩子不免有些忐忑不安,小心翼翼。
虽然还是大白天,餐厅座位有一大半都已经坐满了。
吃这家餐厅还要预约,服务员在确认了身份信息后,才领着两人入座。
随后服务员拿出中英文双语的菜单,开始了繁琐的点菜环境,光菜式的介绍都听得人昏昏欲睡。
终于在孩子都已经不耐烦的时候,开始上菜了,首先上了一个餐前甜点。
比脸还大的盘子中间,躺着一个看着跟荷包蛋一样的食物。
虽然已经饿的不行了,但是还要听服务员在旁边叭叭叭介绍菜品:
“Brat cheese,打成一个泡沫的形式,底部有我们自制的番茄酱,上方是澄清的番茄水...”
孩子举着叉子在食物上方,但是却干急吃不进嘴里面。
妈妈也听不懂服务员在说什么,只能嗯嗯的应付着。
等到介绍完,孩子开吃却只吃了一勺子就放下了。
他一副生无可恋的吐槽道:“我不知道用什么酸甜苦辣咸的味道形容”
孩子实在吃不下,小心翼翼和妈妈商量吃别的。
但是妈妈的话却彻底打破了他的幻想:
“这道吃不完不上下一道”
孩子只能拿出吃药的架势,咬了咬牙捏着鼻子往嘴里填:“那很恐怖了”
中间实在吃不下还得停下来缓缓。
难怪每份菜只有那么一点点,多了难吃根本咽不下。
吃完这个东西之后,服务员推上来一排面包。
服务员又如同复读机一样开始了繁琐的介绍,想要充分体现这面包有多高档,动不动原料都是来自某个外国岛屿。
妈妈也是在给孩子热情推荐这个面包:“尝尝真的很好吃”
然而孩子却害怕妈妈在坑自己,看来已经被第一个食物味道折磨怕了:
“你也吃对吧?”
然而儿子在咬了一口面包以后当时就愣住了,面包外层硬的跟老树皮一样。
吃起来还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
看着孩子吃着实在太痛苦,妈妈终于让他把这款面包放下,这个是可以打包的,也不算浪费。
妈妈又拿起另一个上面有番茄的面包递给孩子:“趁热吃”
结果孩子吃的眼里都没有光了,似乎世界观都崩塌了,对妈妈的推荐表示疑惑。
随后终于上了一个硬菜鳌虾,只是这个菜观感实在是不怎么好。
不知道还以为是黄瓜呢,下面还有绿油油的汤汁。
在吃之前,孩子还在拼命做着心理建设:“不要太难吃...不要太难吃...”
而妈妈还在提醒他吃饭不要发出声音,餐具要轻拿轻放。
不过好在这个味道还过得去,孩子至少是吃完了。
不过吃西餐的有钱人也不代表就有素质。
在身后那几个人都在吞烟吐雾,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
孩子把勺子放在嘴里模仿他们的样子,让妈妈好不担心:“你可不能抽烟啊”
一个穿着厨师衣服的老外走到了餐桌前,旁边的服务员介绍道:“这是我们的行政主厨”
外国厨子也不知道说的哪国语言,叽里呱啦讲了一大堆,一句都听不懂。
但是母子俩只能装作了解的样子认真听完。
都快饿死了还得听个讲座。
随后中国服务员又贴心得用汉语再次介绍了一遍,直到这个菜都放凉了,才算吃进嘴里。
孩子平常非常喜欢吃面条,但是吃这个意面却味同嚼蜡,对这个面的评价只有两个字:“能吃”
妈妈都忍不住看笑了:“你像我以前喂过的兔子”
因为实在太饿了,孩子还是老实把这道菜吃完了。
米其林的牛排也是分外精致,硕大的盘子里只有两块,孩子两口就给干完了。
儿子吃完来了句:“以后还给我做泡面吧”
吃好不好吃不知道,但是仪式感是满满的。
两个男服务员开始现做冰激凌,拿着一大堆瓶瓶罐罐鼓捣着,一边做着介绍。
孩子吃着精心制作的冰激凌,评价却很一般:“还不如湖边的冰激凌车,不如士力架”
最后看到账单的时候,妈妈的心都在滴血,这一顿饭花了整整4400元。
要知道这还是午餐,要是晚餐的话价格只会更高。
上海难怪叫不夜城,这一顿下来4400,谁吃了晚上睡得着。
怪不得10个霸总9个胃病,这饭谁吃谁不厌食。
不敢想象,这孩子以后接触到东北烤串,东北正宗麻辣烫,东北正宗云南米线,东北正宗黄焖鸡米饭,东北正宗无骨鸡爪该多么的震惊。
资料来源:
来源:肆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