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下个星期六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了。端午节是什么节日?一种说它源自于古代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是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的,因此龙的文化始终贯穿着端午节。还有一种说法是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不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下个星期六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了。端午节是什么节日?一种说它源自于古代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是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的,因此龙的文化始终贯穿着端午节。还有一种说法是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不管端午节是从何而来,它都有很多的习俗和讲究,具有浓浓的文化。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等,是集拜神祭祀、祈福辟邪、欢庆娱乐为一体的节日。每到农历五月初五,全国各地的老百姓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像赛龙舟、品粽子、游园等。
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有5件事情大家需要提前做,并非是迷信,记得告诉家人和身边朋友哦。
(1)割艾草
“青青艾草漫山田,端午时节香满川。驱邪避秽传千古,治病扶伤惠万缘。”, 到了端午节时艾草已经长得很高了,到了收割的时候。
端午节插艾草是民间的传统习俗,古人认为艾草能够驱邪避灾,给家人带来平安吉祥。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要插上艾草。
为什么端午节前就要割艾草呢?
一是艾草已经成熟了,需要收割。
二是端午节放小长假,我们空闲的时间多。提前把艾草晒干,放假的时候可以用来泡脚、艾灸,正好呼应端午要“驱5毒”的说法。
(2)编五彩绳(蚕丝)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端午节前会编织五彩绳。用五种颜色的线编制成绳子,系在手腕处。古人称它为“长寿线”,可以辟邪保平安。
五彩绳中的五种颜色表示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的神,将集合他们的力量都放在人身上,辟邪。绳子也不可以随意的丢弃,需要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下雨天扔到井里面。
有一部分地区会用蚕丝编织绳子,上面系上一个小铃铛,再把绳子系在孩子的手腕或者脚腕处。孩子一走动,铃铛就响,可以把邪祟都吓跑。
端午节处在夏季的第2个节气小满,雨水频繁。系上用蚕丝编织的绳子,即使不小心掉到了水里也会水中的水怪吓跑,为自己招来福气。
(3)包粽子
“糯米晶莹如珠玉,红枣甜蜜腹中装。”, 端午节怎么能少得了粽子呢?粽子的背后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表达了人们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仰和哀思。
粽子的形状多为尖角,寓意驱邪避灾,保佑平安。粽子也是团圆的象征,端午节全家人围在一起包粽子、品粽子,享受着人间的真情。
为什么要提前包粽子呢?
一是端午节当天是比较忙的,当天还要吃粽子,送粽子,所以我们需要天谴把粽子包好,煮好,当天热一热。
二是粽子的只要材料有糯米、猪肉、咸蛋黄、各类豆子。这些食材都需要提前侵泡,耗时耗力,提前准备也是为了后面省时间。
(4)腌制咸鸭蛋
在民间,端午节有吃咸鸭蛋的习俗。在古代,端午节被认为是“恶月恶日”,人们相信吃咸鸭蛋可以祛毒辟邪,保佑平安。
端午节前后也是鸭子产蛋的旺盛期,价格很便宜。鸭蛋的营养丰富,适当食用对身体好。流油的咸蛋黄看着就有食欲,配上稀饭超级赞。
咸鸭蛋腌制需要25天左右,为了能在端午节这天吃上,我们得早早开始准备起来。
腌制咸鸭蛋最好吃的方法就是用黄泥巴和盐混合在一起,比例是10:1,把鸭蛋裹上泥浆后放在密封的坛子里,再放到阴凉的地方,25-30天就可以流油。
(5)购买驱赶“五毒”的物品
端午节有驱赶五毒的习俗,五毒指的是什么?分别是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它们不仅咬人,还会传播疾病。
怎么驱赶五毒呢?古人会把治病防疫的咒语或者是在纸上画这五种动物贴在身上。有孩子的家庭还会把小孩子穿的肚兜上绣上辟邪的图案。
如今我们可以买点石灰或者是其他药品撒在家门口四周,防止毒虫进入家里。
端午节处在小满节气中,雨水频繁,温度高,毒虫出没次数多。我们早早地准备驱赶毒虫的东西,早点用上,早受益。
结语:端午节眨眼就要来到,为了家人的健康,这几件事情提前做好,真不是迷信。
来源:宝妈私房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