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中教育集团2025年科技周举行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2 17:16 2

摘要:5月15日,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联合11所集团校小学、初中、高中,以“贯学践行·通创未来”为主题,举办2025年北大附中教育集团科技周开幕式系列活动。通过AI技术赋能、产学研深度融合、跨学段协同创新,全方位展示北大附中集团校科学教育的改革创新成果,为青少年科学素养

5月15日,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联合11所集团校小学、初中、高中,以“贯学践行·通创未来”为主题,举办2025年北大附中教育集团科技周开幕式系列活动。通过AI技术赋能、产学研深度融合、跨学段协同创新,全方位展示北大附中集团校科学教育的改革创新成果,为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能。

科技周开幕式在致蕙礼堂举行。现场,无人机编队与舞蹈团联袂呈现《未来共振》表演,AI编程操控的无人机阵列与荧光舞者灵动交织;“彩蛋”频出的学生魔术表演巧妙融合科技与创意,引得现场阵阵掌声。

北大附中党委书记王亚章在致辞中表示,北大附中作为北京大学”四级火箭”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枢纽,充分发挥在小初衔接、初高贯通、大中协同各环节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推进“五育”融合和“AI+教育”,全面落实做好“双减”背景下的科学教育加法,为加快构建高质量科学教育体系、夯实科技创新人才根基提供“北大附中方案”。

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北大附中校长马玉国介绍并发布了四款由北大附中学子自主研发的AI教育应用——智学助手与智教助手、SubQuiz自主练习系统、北大附中智能问答助手、校友小程序。科创成果涵盖了学习辅助、教学管理、校园服务和智能交互等多场景应用。

本届科技周共设置“科学探索+”“科学智创+”“科学大玩+”“科学演说+”“科幻之YEAH+”五大主题板块,精心打造了51个沉浸式互动体验区,让各学段师生在玩学一体的丰富体验中感受科学魅力、激发创新潜能。

“科学探索+”板块,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联合推出了16项科学实践项目,同学们通过气象卫星图像解析、液氮冰淇淋实验等探究活动,亲历“观察-假设-验证”的科学思维全过程。

“科学智创+”板块,集中展现集团校学生自主研发的智能灯具、数字视觉界面等40余项科技作品,彰显了”技术+艺术+工程“的跨学科创新成果。北京大学光子传输与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高校产学研机构和小米、腾讯公司等科技企业也同步亮相,展示先进科技成果。

“科学大玩+”板块,由科技社团同学们自主策展的太阳黑子观测、VR校园漫游、无人机模拟飞行等活动组成。同学们以趣味形式普及无线电通信、天文观测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培养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

“科学演说+”板块,联合学生成长中心“寻星导航”生涯系列讲座,为集团校师生带来了两场学术讲座。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昌平实验室主任、北大附中1980届校友谢晓亮以“半个世纪前的启航”为题,从个人的求学与科研经历出发,诠释了北大附中人的精神追求与责任担当,勉励同学们“以科学之光点亮人类未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王育人研究员聚焦中国空间站前沿科研进展,为同学们解读国家太空实验室最新成果,引导大家将个人理想融入科技强国伟业。

“科幻之YEAH+”板块,精心挑选了近20部与九大学科关联紧密的影片展映,以科幻叙事激发同学们的跨学科想象力,厚植敢于创新、勇于突破的校园科学文化基因。

本次活动中,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北大名师讲科普”系列丛书分享会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这套科普丛书以深入浅出的学术视角和生动鲜活的案例解析,为青少年搭建起贯通基础知识与前沿科技的知识桥梁。

本届北大附中科技周系列活动吸引了来自集团校小学、初中、高中的师生逾两千人热情参与。未来,北大附中科学教育中心将在北京市科协、北京大学各院系和校外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下,持续深化大中小学贯通培养机制,促进集团校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流动,打造“课堂奠基-社团拓展-高校赋能-社会联动”的“大科学”教育生态,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筑牢根基。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半亩方塘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