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跟着产业跑 青岛中盛学校构建职教升学人才培养新范式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2 16:53 2

摘要:在青岛中盛学校的校园里,学生们的身影穿梭于实训车间与智慧课堂之间,手中的工具从工业机器人到无人机,从机械维修工具到电商直播设备不断变换。这所聚焦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学校,始终以“精细化管理,引导式教学”为育人思路,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与职教融合实践,走出了一条职业教育

在青岛中盛学校的校园里,学生们的身影穿梭于实训车间与智慧课堂之间,手中的工具从工业机器人到无人机,从机械维修工具到电商直播设备不断变换。这所聚焦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学校,始终以“精细化管理,引导式教学”为育人思路,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与职教融合实践,走出了一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当社会对技术人才的素养要求日益提升,中盛学校以行动诠释:职业教育不仅是技能传授,更是塑造未来社会所需的“全人”教育。

创新模式+匠心精神破局升学困境

青岛中盛学校摒弃传统“唯分数论”的职教升学路径,采用“一生一案@目标教育”的培养理念,通过个性化教育方案与系统性目标管理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实行精准的学生发展定位和动态目标管理,从课程重构到心理赋能,从家校社联动到社会资源整合,学校用系统化创新托起学生成才梦想。

青岛中盛学校党支部书记张彦超介绍,在中盛,清北助教团队是被学生称为“最懂职教高考的人”。

“我们并非单纯为升学而教学,而是通过升学通道反哺职业教育,让每个学生在掌握扎实技能的同时,具备冲击更高学府的竞争力。”张彦超说道。

目前,学校开设职教高考升学班、国际中文项目班、创新创业班、国企委培订单班四大特色班型,涉及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护理、美术设计与制作、机械设备维修、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物流、焊接技术、机电一体化、休闲体育、会计、航空服务、国际中文、教培方向、电商方向、餐饮零售等十余个专业类型,并根据企业委培需求,设立青岛海尔方向、中国核电方向、胶东机场方向、入伍预备方向四个专业方向。

春季高考、中文出海、时代创客、定向就业……多元化发展路径的背后,是青岛中盛教育理念的深刻革新。

当职业教育被赋予更多升学可能,青岛中盛学校用“匠心精神”书写了一份独特的答卷。在这里,升学不是机械的“刷题训练”,而是技能与素养的全面淬炼;教师不是“流水线教官”,而是学生成长的“引航者”。一批批学子通过职教高考踏入高校,印证了这条“匠心育人”之路的可行性。

聚焦产业需求,两大专业群精准发力

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特色,青岛中盛锚准智能制造和文体健康产业升级趋势,重点建设“智能智造”与“文体健康”两大专业群。其中,“智能智造”专业群以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为核心,联合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机械设备维修、机电一体化等关联专业,培养前沿技术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文体健康”专业群凭借其在休闲体育领域的显著优势,有效整合护理等相关学科方向,大力促进文体健康产业的协同融合发展。未来,这些人才在体育健身、康复护理、健康管理和休闲娱乐等多个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和优质的文体健康服务。

作为学校的“明星课程”,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课程备受注目,由海尔资深工程师和新松技术总监亲自驻校授课,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课程设计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实践操作的训练,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学习和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与维护技能,学校特别引入了宇树科技的人型机器人和机器狗作为实践教学设备。这些高科技机器人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们不仅能够系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还能深入理解其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场景。

站在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坐标上,青岛中盛学校用实践证明:升学不是教育的终点,而是终身成长的起点。在这里,“个性化”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量身定制的成长路径;“技能”不再是被低估的标签,而是学子打开未来大门的金钥匙。(何良庆)

来源:炫珊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