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城战役是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志愿军唯一一次在火力上对韩国军队形成绝对的压制之势,其中包括苏联威力最强大的喀秋莎大炮,让韩国军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拥有火力优势的志愿军,战斗力有多么强大。但战场上出现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画面,在我军对韩军阵地肆意倾泻炮弹时,一向
金城战役是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志愿军唯一一次在火力上对韩国军队形成绝对的压制之势,其中包括苏联威力最强大的喀秋莎大炮,让韩国军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拥有火力优势的志愿军,战斗力有多么强大。但战场上出现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画面,在我军对韩军阵地肆意倾泻炮弹时,一向“正义”的美军却一反常态,只象征性与我军交了几次手。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盟友被我军逐个击破,美军为何不全力增援盟军呢?1953年六月的一个早晨,中美代表正要前往板门店确定最后的协议,如果一切都没问题,停战协议将会按照双方协商的条件拟定,最晚在这个月底就能签订。在两年多的抗美援朝中,联合国军的话语权掌握在美军手里,所以谈判中几乎很少见韩国代表发言。
上甘岭战役后,美军完全认清了现实,之后的谈判相对比较顺利。可关键时刻,李承晚集团却出手打破了表面的和平。十三日晚上,李承晚集团以就地释放的名义,强行扣留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2.7万余人,其中志愿军被俘人员五十名。此前彭老总就计划发起第六次战役,没想到李承晚集团直接撞到了枪口上,送上门的敌人没有道理放走。更让中美双方不可思议的事情还在后面,李承晚隔天又抛出一个炸弹,公开宣布这些战俘会被编入韩国军队,为统一朝鲜而战斗到底。他这么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在三天前的韩国秘密会议上,李承晚突然得知美国正在暗中加快与中国的停战谈判,他当时气得差点晕过去。
对他而言,停战就意味着政权的崩塌,协议一旦签署,中美军队不日便会班师回朝,那么他们正面敌人只剩下朝鲜军队,说实话韩国上下都没有信心能打赢对方。有美国的军事援助肯定比他们单干有优势,再者美方签署协议不损失什么,但李承晚要失去手上的一切权力。次日上午,随着李承晚集团召开记者会,朝鲜局势逆转的消息传遍了华盛顿及全世界。艾森豪威尔总统愤怒不已,他迅速召集各部门高层协同联合国军总司令部展开会议。这边主席和彭老总等人已经完全知晓李承晚的目的,并且他们察觉出,美韩之间的裂痕正不断扩大。志司连夜召开了一场长达五小时的军事会议,彭老总思考良久,随即用手指点了点金城,从六月初,侦察人员不断发现美军频繁调动部队,似乎在为中韩之间的战斗做准备。
大家的意见和主席的不谋而合,必须通过一场战斗来彻底粉碎李承晚集团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与此同时,艾森豪威尔给韩国青瓦台写了亲笔信,并且先后三次派遣代表欲与其谈判,但每次都吃了闭门羹。形势的发展比所有人想象得还要快,就在战俘营事件发生的第三天,美方突然宣布暂停向韩国运送军事物资,联合国军司令部与李承晚集团进行了一夜的商谈,但对方就是坚持要继续跟我军斗下去。面对美方的惩罚,李承晚反而变本加厉,先是派人在板门店周围散布消息,声称他们不日北进,并且还组织了大批韩国市民进行抗议游街行动,这番言论使使停战谈判彻底陷入僵局。确定金城战役的作战方案后,彭老总调集了二十多万兵力,兵分四路在突破敌军防线后大量歼敌。二十一军,六十军和六十八军组成东集团,负责切断金城地区的桥梁,公路和渡口。
五十四,六十七和六十八军组成中集团,消灭砚山一带的韩国军队,五十四军和六十八军主力组成右集团,消灭韩首都师。第九兵团二十四军配合西集团,阻止金化守军东援。七月初,我国向苏联订购的火炮基本全部抵达,加上此时我军手上的四百门火炮,数量高达1104,有七个火箭营,两个炮兵团,三个高射炮兵团,还有五个榴弹炮团。这是我军入朝以来,第一次在火炮数量上超过敌军,同时喀秋莎火箭炮兵正在奔赴前线。七月五日之后,美军直接换下了前沿阵地原守军第三步兵师,随后韩第六师顶了上去,并且其他地区美军也正逐步转移。七月十三日晚九点,志愿军第二十四军率先向韩第六师展开猛攻,只一个冲锋就把敌人打得分不清东南西北,仓促之下,李承晚根本组织不起来有力的抵抗。
守军抵抗了一小时就溃败了,二十四军占领阵地后,继续向纵深阵地猛攻。据统计,半小时内我军将1900余吨的炮弹倾泻在了韩军阵地上,一小时下来,敌军近一半的防御工事被摧毁。此时李承晚心中十分不安,但他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集中了美国先前给他们的重武器和飞机,协同首都师展开全线反击。但因为大部分火力点被我军摧毁或掌握,他们打出的火力十分有限。东集团三个军采取多路突击的战术,用四十多分钟围歼了韩第三师,在第五次战役中遭受第三师打击的六十军,爆发出了更为强大的战斗力,战至十五日中午,六十军歼灭第三师一支主力。181师表现同样很出色,在十四日晚攻占了金城以北阵地,歼敌三千人。
中央集团同样势如破竹,他们的进攻目标砚山是敌军核心阵地之一,坚固的防御工事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给我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十四日上午,李承晚又向该阵地守军增加了两个营,我主攻596团两次冲锋后,两个连惨遭重创。团部连续组织了三次冲锋才彻底突破,看到我军把鲜艳的红旗插在高地上,敌军军心大乱,李承晚想撤回部队已经来不及了。战至十四日黄昏,中路集团歼灭韩第六师,第八师各一部。各阵地消息传来,李承晚再也坐不住了。他急忙给克拉克发了求救电报,恳请他能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伸出援手。好不容易盼来了援军,没想到克拉克只是表面上给他们了六十多门火炮,具有绝对优势的空军压根一个也没派过来。李承晚等人十分清楚,克拉克就是故意的。对方此举也再次证明了美国上下的态度,他们真的已经不想打了。
这场斗争美国投入了近五十万兵力,消耗的军费高达三百多亿美元,相当于五十年代中国一年GDP的总和,有五万多的美国官兵战死。随着战争的持续,美国高层意识到一个关键的问题,投入的越多并不能为他们带来什么利益,光是总指挥就换了三个人,依然无法扭转败局,战后美国高层坦言,他们能将战线维持在三八线上已经实属不易。眼看战争就要结束,李承晚集团非要横插一脚,克拉克能象征性派遣援兵可以说很给他面子了。在四个师全部被打得伤痕累累之后,李承晚这才停止了一切反击。二十七日,中朝美韩正式签署停战协议。
来源:老战士的故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