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话题甚嚣尘上的当下,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的一番话,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我们现在最该给孩子的,不是吃苦的能力,是幸福的能力!”细究之下,这绝非空穴来风,背后是沉甸甸的调研数据与令人揪心的现实状况。
在教育话题甚嚣尘上的当下,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的一番话,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我们现在最该给孩子的,不是吃苦的能力,是幸福的能力!”细究之下,这绝非空穴来风,背后是沉甸甸的调研数据与令人揪心的现实状况。
彭凯平投身于大规模的中小学生调研,样本囊括三十多万稚嫩的面庞。本应朝气蓬勃、怀揣无限憧憬的他们,却深陷“四无”泥沼。学习无动力,成了不少孩子的学习写照。清晨迈进校门,眼神空洞、步伐拖沓,课本于他们而言,不是求知的宝库,反倒像是沉重的负担;课堂上,目光游离,心思全然不在老师的讲解中,被动应付作业,成绩也成了无关痛痒的数字。
沉浸在虚拟网络世界的孩子越来越多,对真实世界的奇妙景观、多元职业、风土人情统统“免疫”,毫无探索的兴致。博物馆、科技馆门可罗雀,野外的青山绿水唤不起出行的欲望,真实世界蕴含的无穷奥秘,被弃之一旁。
再者是社交无能力。智能手机普及,线上交流“风生水起”,现实里与人面对面时,孩子却讷讷无言,不知如何开启话题、维系友谊,稍有矛盾就手足无措,退回自己的狭小空间,孤僻、敏感渐渐成了性格底色。
最令人痛心的,莫过于孩子对生命价值无感受。他们不清楚自己为何努力、活着的意义何在,挫折一来,轻易就陷入绝望,甚至萌生出极端的念头,生命的宝贵与独特,全然被漠视。
反思这“四无”现象,症结多在不当的教育模式与功利的社会氛围。家长过度强调成绩名次,“唯分数论”让孩子的兴趣爱好被无情挤压;学校重知识灌输、轻心灵滋养,素质拓展沦为形式;社会节奏加快,短视频、快餐文化充斥,孩子难以静下心深度体悟生活。
要扭转乾坤,当务之急是重塑教育理念,把幸福能力的培养置顶。家庭层面,家长需以身作则,闲暇时放下手机,陪孩子阅读、运动、烹饪,聊聊生活琐事与人生百态,倾听孩子心声,让家成为温暖港湾;学校应丰富课程体系,增添心理、艺术、社会实践课,组织研学、志愿服务,搭建社交平台,助孩子发现自我、融入集体;社会各界也别缺位,博物馆、图书馆多开展趣味活动,企业开放参观,让孩子触摸各行各业的脉搏。
赋予孩子幸福的能力,是播撒希望的种子,让他们于成长途中,即便遭遇风雨,也能怀揣热忱,嗅得花香、听得鸟鸣,珍视生命每一刻,凭内心力量打破“四无”枷锁,奔赴光明未来。
来源:育儿母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