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胆囊结石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通过超声、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比较容易诊断。不过,有时患者会对影像检查结果产生疑问:之前超声检查一直有胆囊结石的,这次CT检查没有报,是不是医生漏诊了?如果没有漏诊,那是超声检查“误诊”了?还是说胆囊结石消失了?可真让人百
本文作者:
曾美英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放射科主治医师
赵炳辉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
胆囊结石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通过超声、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比较容易诊断。不过,有时患者会对影像检查结果产生疑问:之前超声检查一直有胆囊结石的,这次CT检查没有报,是不是医生漏诊了?如果没有漏诊,那是超声检查“误诊”了?还是说胆囊结石消失了?可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既非“漏诊”,也非“误诊”。而是因为不同的胆囊结石,其成分不一样,以致在不同的影像学检查中“忽隐忽现”。
胆囊结石是怎样“炼成”的
胆囊位于右上腹,是人体的消化器官,像个梨形的囊袋。虽然个头不大,但作用可不小。胆囊自身并不分泌胆汁,而是储存、浓缩和排放胆汁的“小袋子”。
胆汁由肝脏分泌,经过胆管存储至胆囊。进食后,胆囊会接收到“指令”,然后收缩,胆汁从胆囊排出,经过胆总管排到十二指肠,参与食物消化。饮食习惯不健康或作息时间不规律等会引起胆汁排空不畅,造成胆汁浓度过高,即胆汁淤滞。在胆汁淤滞和胆道感染等因素的影响下,胆汁内胆色素、胆固醇、黏液物质和钙盐这些原本安分守己的“居民”开始聚集,最终形成了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也分“阴阳”
根据成分不同,胆结石分为胆固醇类结石、胆色素类结石和混合性结石。胆囊结石因为化学成分的差异,在CT图像上的表现也不尽相同,由此又将它们分为“阴性结石”和“阳性结石”。
阴性结石:当胆固醇结石和胆汁密度相同时,就像隐形战机,能躲过CT设备这个“雷达”的探测,无法在CT图像上显示,因此胆固醇类结石也叫“阴性结石”。
阳性结石:胆色素类结石和胆汁密度不同,不具备“隐形”功能;混合性结石一般由胆色素、胆固醇、钙等多种成分组成;这两类结石都可以被CT这个“雷达”识别,因此这两类结石也称为“阳性结石”。
而超声、磁共振的成像原理和CT不同,它们均具备“反隐身雷达系统”,可以探测到上述三种类型的结石。这就是部分胆囊结石患者,在超声检查和CT检查中胆囊结石忽隐忽现的原因。
“会消失”的胆囊结石:还有一类会自己消失的胆囊结石,那就是药物性胆囊结石。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这位“魔术师”,有时会在胆囊内变出药物性胆囊结石,这种结石具有在停药后可逐渐变小、自行消失的特点,所以被称为可逆性胆囊结石或假性胆囊结石。
头孢曲松钠与钙具有高亲和性,就像“铁哥们”,它们喜欢“抱团取暖”,当它遇到胆汁内的钙盐,就会结合形成不溶性头孢曲松钙盐沉淀物;另外,头孢曲松钠在经胆道排泄的同时会抑制胆汁的排泄,还可能影响胆囊的收缩,为胆囊内钙盐沉淀及结石的形成创造条件。
此类药物性胆囊结石主要是钙盐沉积物,属于阳性结石,超声、CT或磁共振检查均可以显示。
选对检查,让胆囊结石无所遁形
既然胆囊结石在CT检查时可能会“隐身”,那为何还需要做CT检查呢?
这是因为不同的影像检查,具有不同的诊断意义。常规体检或胆囊结石复查,首选超声。超声无辐射,检查方便,还可以发现阴性结石。但如果胆囊结石合并胆囊占位,就需要进一步观察病变及病变周围情况,因此建议进一步CT或磁共振增强检查。相对来说,磁共振检查无创、无辐射,可以更好地进行胆管成像,胆囊切除术前行磁共振检查,有利于评估胆管有无变异,可帮助医生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从而在术中更有效地避免胆管损伤。
所以,选择何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要根据病情而定,为了让疾病得到更好的治疗方案与治疗预后,建议遵医嘱,不要拒绝必要的检查。
胆囊检查时,您可能遇到的疑问
问:检查前为何必须空腹?
答:一张清晰的影像片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那如何给胆囊拍张“高清写真”呢?
想象一下,一张平铺的手工画可以清楚地展示画面的全貌及上面的小装饰,如果把它揉成一团,画面的细节和小装饰就不能被全面观察到。同样的道理,只有胆囊腔内胆汁充盈、胆囊充分扩张,影像检查才能够更好地观察胆囊壁及胆囊腔内的情况。
所以,胆囊检查需要空腹,当天禁食8小时以上,早上空腹检查较为适宜;其次,检查前一天避免油腻、高脂饮食,这样才能避免胆囊提前接收到收缩的“指令”,保证胆囊腔内有较多的胆汁存储,使胆囊处于充分“平铺”的状态。
问:CT和磁共振增强检查后,为何要隔2~3天才可以做胆囊检查?
答:由于病情与诊治需要,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做CT和磁共振增强检查或造影检查,这就需要在检查时通过血管注射造影剂。之后再做胆囊的影像学检查,医生则会嘱咐2~3天后再来。这是为什么呢?为何不能立即检查胆囊呢?
这是因为,一次满意的胆囊成像不仅需要有充分的胆汁储存,还需要胆汁“清澈透亮”,这样结石或其他病变才不会被掩盖。
打个比方,我们把小石子分别丢入盛满矿泉水和墨汁的瓶子里,矿泉水瓶子里的石子可以很清楚地被看到,而墨汁里的石子就“消失”了。造影剂就好比“墨汁”,一小部分造影剂是经过胆汁排泄,这样就会遮盖胆囊内的结石或其他病变,影响检查结果。所以,胆囊影像学检查,最好在增强检查或造影检查2~3天后,等造影剂完全排出后再进行。
问 : 检查过程中听到“吸口气,屏住”提醒后,多久能呼吸?
答:上面提到的两点是检查前的注意事项,检查过程中也有些细节需要留意。在做胸腹部CT检查时,您常常会听到“在床上躺好,不要动”“吸口气,屏住”“可以呼吸了”这几句话,目的是避免检查者运动或呼吸造成图像模糊,影响图像质量,导致病变部位无法观察。同拍照一样,如果我们照相时身体动了一下,拍出来的照片就会模糊、有拖影。所以在检查过程中需要注意语音提示,当听到“吸口气,屏住”时,要坚持屏住呼吸,配合好了图像质量才会好,若此时自由呼吸,图像就会模糊。这个过程不会很长,一般几秒后,当听到“可以呼吸了”,就能恢复正常呼吸。
|本文原创首发:家庭用药杂志
来源:家庭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