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以585.9万辆蝉联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车占比超三成,平均出口单价突破1.83万美元,彻底撕掉“低价倾销”的标签。这场“换道超车”的战役中,智能汽车成为最锋利的武器:比亚迪海狮07EV在巴黎车展引发排队试驾,法国总统马克龙亲自体验小鹏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以585.9万辆蝉联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车占比超三成,平均出口单价突破1.83万美元,彻底撕掉“低价倾销”的标签。这场“换道超车”的战役中,智能汽车成为最锋利的武器:比亚迪海狮07EV在巴黎车展引发排队试驾,法国总统马克龙亲自体验小鹏P7+的智能座舱;MG i-Smart系统全球激活量突破百万,覆盖47个国家的复杂路况。当TikTok遭遇封锁,全球用户涌入小红书围观中国汽车的智能化“魔法”,评论区里“这辆车像装了智能手机的轮子”的惊叹,折射出技术优势转化为文化认同的深层变革。
2025年前4个月,日产、本田在华销量同比暴跌24.56%和28.2%,上汽通用销量“腰斩”,德日系品牌市场份额合计蒸发超5个百分点。而在欧洲市场,大众ID系列被小鹏G9的800V高压平台“碾压”,奥迪工程师团队却悄然入驻上海,向Momenta学习数据飞轮算法。恰如罗兰贝格所言:“中国车企正在用智造模式重构全球产业链秩序。”
2025年4月,国内燃油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4.8%,合资品牌零售份额跌破30%,广汽本田单月销量暴跌41%,上汽通用五菱甚至出现经销商“退网潮”。更致命的是,曾被视作“避风港”的海外市场同样沦陷:大众在东南亚被长安深蓝S05抢占电动皮卡市场,丰田在拉美遭遇比亚迪SHARK的续航碾压,福特F-150的“油老虎”形象在挪威充电桩网络中显得格格不入。
当中国车企将L4级自动驾驶套件成本压缩至20万元时,欧美厂商仍沉迷于内燃机“微创新”;当禾赛科技用200美元激光雷达实现高阶智驾平权时,博世还在为毫米波雷达专利费讨价还价。日产CEO内田诚的哀叹颇具代表性:“我们低估了中国智能汽车的迭代速度,他们用三年走完了我们十年的路。”
中国智能汽车的海外征服,本质上是一场“认知战”的胜利。YouTube博主自发拍摄蔚来NOP+在慕尼黑街头“丝滑变道”的视频播放量破千万,TikTok上#ChinaCarChallenge话题吸引超2亿次互动,德国《明镜》周刊甚至开设专栏分析比亚迪刀片电池的“化学魔术”。
中国智能汽车越来越得到世界的认可!
来源:钟小乖【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