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的前世今生:这个名字居然有600年历史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1 01:22 1

摘要:今天咱就唠唠这名字咋来的——“深圳”,听着挺高大上,结果一查,好家伙,原来是个“深水沟”!更绝的是,它祖上还叫宝安县,这名字可比深圳霸气多了,今天咱就掰扯掰扯这段历史!

今天咱就唠唠这名字咋来的——“深圳”,听着挺高大上,结果一查,好家伙,原来是个“深水沟”!更绝的是,它祖上还叫宝安县,这名字可比深圳霸气多了,今天咱就掰扯掰扯这段历史!

“深圳”这名儿最早出现在明朝永乐八年(1410年),那时候深圳还叫*深圳墟,就是个海边小集市。关键来了——“圳”在客家话里就是“田边水沟”**的意思,深圳这地方当年水网密布,村里有条又深又长的水沟,干脆就叫“深圳”了。

清朝康熙年间修的《宝安县志》还记了一笔:“深圳河沟深浚,遇雨潦潮涨,往来维艰……”翻译成人话就是:这地方水多沟深,下雨天走路都得小心,不然容易掉沟里! 谁能想到,几百年后,这条“深水沟”成了中国最牛的一线城市?

深圳的前身是宝安县,这名字可比深圳早了一千多年!东晋咸和六年(331年),朝廷在岭南设了个东官郡,下辖宝安县,管着现在的深圳、香港、东莞一大片地儿。

为啥叫“宝安”?据说是因为境内有座宝山(今东莞樟木头),山里产银矿,朝廷觉得“得宝而安”,图个吉利。这宝安县一用就是上千年,中间改过几次名,比如唐朝叫过东莞县,明朝又改回新安县,1914年又变回宝安县,折腾来折腾去,最后还是“宝安”最硬气!

深圳还有个外号叫“鹏城,这可不是随便起的。明朝洪武年间(1394年),朝廷在深圳大鹏半岛修了座大鹏守御千户所**,专门防倭寇海盗。这地方牛得很,清朝鸦片战争时,英国军舰都不敢从这儿登陆,绕道去了虎门!

更猛的是,大鹏所城出过不少狠人,比如清朝的赖恩爵将军,带着官兵和百姓直接把英国商船堵在九龙湾,干出了“九龙海战”,比林则徐虎门销烟还早10天! 所以“鹏城”这名儿,既有历史底蕴,又霸气侧漏!

1842年《南京条约》签完,香港岛被割给英国,但宝安县还在大清手里。结果1898年英国又强租新界(包括现在的九龙北部),深圳河成了界河,宝安县被活生生劈成两半:河北叫深圳,河南叫香港。

最惨的是1953年,宝安县政府从南头古城搬到深圳墟(今东门老街),结果1979年深圳设市,宝安县直接“降级”成深圳市下属县,1992年彻底撤销,改成宝安、龙岗两区,1600年的老字号就这么没了。

宝安县当年有多穷?1950年代全县就一条沙土公路,渔民出海还得给香港交“过路费”。1978年,全宝安县最牛的工厂是深圳农机修理厂(后来改名叫拖拉机厂),结果40年后,这地界长出了腾讯、华为、大疆……

1980年深圳特区成立时,中央给的启动资金才3000万,还没现在深圳湾一套房贵!但靠着宝安县老底子里的闯劲(外加隔壁香港的辐射),硬是从水田鱼塘炸出一座超一线城市。

来源:一五一史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