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太重、OA太烦、CRM没人用?小公司怎么选“能用起来”的工具?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2 16:22 1

摘要:就一个最朴素的问题——我们公司小、人不多、事不少,想选点工具来管管流程、客户、财务,结果用着用着就想砸电脑。

咱今天不聊高大上的“数字化转型”,也不谈什么“企业信息化战略蓝图”。

就一个最朴素的问题——我们公司小、人不多、事不少,想选点工具来管管流程、客户、财务,结果用着用着就想砸电脑。

熟不熟这个场景?

ERP上线半年了,库存还是乱的,销售开单还得微信截图;OA天天打卡审批,流程一多效率还慢了;CRM导了一堆客户数据,销售团队一个都不更新,还回头拉群开Excel;老板一拍桌子:“系统这么多,有一个是真正帮上忙的吗?”

这就是很多小公司在“选系统”这件事上走过的坑:

想高效,反而更累;想统一,反而更乱;想规范,反而卡流程。

今天我就带大家搞懂——

小公司到底该不该用ERP、OA、CRM?用的话怎么选?选了怎么落地?要避开哪些坑?

这话说出来,厂商可能不爱听,但这是实情。

ERP也好,OA也罢,CRM更别提,大多数软件一上来就是“流程建模、权限设定、模块对接、数据整合、BI分析、KPI联动”,你一个刚成立两年、员工十几号人的小团队哪整得起这个大阵仗?

你想解决的是:

进销存要顺;报销审批别太慢;客户信息集中别乱丢;财务对账别总对不上。

但你买来的系统却是:

一堆你用不上的模块(资产管理、预算控制、费用共享);一堆你根本没人维护的字段(公司规模、纳税等级、信用评级);一堆你听不懂的名词(主数据、流程引擎、中台联动)。

结果就是:工具太重,操作太烦,人手又不够。

说到底,小公司最怕的不是没有系统,而是花了钱、人用不上,变成负担。

我从来不反对小公司用系统,相反,越是人少事杂的公司,越该靠“数字工具”来替自己分担。

但要用得对,就要换个思路:

小公司不是选“最全的系统”,而是选“能用起来的系统”。

这句话很关键,咱慢慢拆解。

很多老板压根搞不清楚这三者的区别,选工具就像抓阄。先给你说清楚,别再混用了。

ERP就是帮你把公司的“进货、卖货、发货、收款”这整条链条串起来,不靠人记、不靠群聊,全在系统里跑,有记录、有流程、有逻辑。

你可以先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

仓库的库存到底是多少,卖出没卖出、缺货没缺货,心里有数吗?销售下了单,采购知不知道?仓库备没备货?发货发了吗?财务回款了吗?一笔订单利润到底是多少?进货价多少,销售价多少,毛利是多少?本月赚了多少钱?货卖出去多少?应收账款多少?库存积压多少?

如果你经常靠“感觉”来回答这些问题,那你就真的该上ERP了。

进销存清楚:进了多少货、在哪个仓、用了多少、还剩多少、快过期没。采购有流程:谁下单、谁审批、谁收货、谁入库,一清二楚。销售闭环:客户下单、生成销售单、出库单、开票、收款,环环相扣。成本算得清:每个产品的标准成本、采购成本、实际成本,一目了然。财务同步: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对账明细、利润分析,都能自动生成。库存准确:不靠人脑记库存,不靠仓管拍脑袋凑单,系统精算。以为“功能越多越好”,结果上线三个月还没跑起来。 → 小公司80%的ERP需求,其实就集中在“进销存+采购+销售+基础财务”四个模块。 → 你根本用不到“制造执行、预算控制、资产管理”这些复杂功能。选了一个“行业大系统”,但自己根本没那个IT能力运维。 → 比如SAP、金蝶云星空这种,其实更适合中大型企业,小公司搞不起。想拿ERP来管人、考核、算绩效,最后啥也没搞清楚。 → ERP是管“货、钱、单据”的,不是HR系统,不是OA系统,也不是老板的“电子算盘”。

OA的本质是“内部协同”,它不管客户、不算利润、也不记账,但它能让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审批、事务变得有记录、有流程、不出错。

打卡考勤:上下班打卡、请假审批、考勤汇总;报销申请:发票拍照上传、审批流程走一遍、财务打款;用章申请:盖公章、合同审批、有据可查;公告通知:不用拉群,一个公告发全员、谁看了系统都有记录;合同管理:上传、归档、权限控制,避免丢文档;流程审批:用表单设流程,谁发起、谁批、多久超时一目了然。OA一上来就搞十几个流程,复杂程度跟法院起诉一样 → 请个假走5级,报个销要等3天,这不是效率,是流程癌。以为OA能解决公司没规矩的问题,结果反而流程越来越烂。 → 管理靠机制、文化、拍板,OA只是“形式化记录”,不是“治理能力提升工具”。没人维护流程模板,系统上有30个审批单,只有3个在用。 → 冗余流程会把员工逼回“线下”。

CRM就是“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它让客户从“加了微信”变成“在系统里有标签、有过程、有记录”,避免人走客户跟着走,跟进全靠印象流。

销售说“我有微信,不用系统”,CRM就沦为摆设。 → 没有“使用机制+激励+强制”,销售不会主动用系统记录。功能太复杂,客户资料、字段、标签全堆一起,没人愿意填。 → 销售只想知道:这客户是谁?我该跟进啥?能不能成交?其他都是噪音。老板以为CRM能自动搞定业绩,其实你连商机阶段定义都没设清楚。 → 商机漏斗、客户分级、跟进频次,得你自己设清楚。

原则一:选“能上线”的,而不是“能集成一切”的

小公司资源少,千万别被销售一忽悠就选了个“全功能平台”,结果:

功能多:上线时间久;接口多:维护费用高;权限复杂:内部还得专人管系统。

建议:

选即开即用型系统,功能少也没关系;能做起来80%业务,就可以用;剩下20%手动做也比“工具瘫痪”强。

原则二:选“谁来用”而不是“能干啥”

很多工具的问题不是功能不强,而是没人用

ERP太复杂,仓库说:“我就扫个条码,搞这么复杂干嘛?”CRM没人填,销售说:“我打电话一天下来还得补记录,烦死。”OA流程过多,员工请假要跑5级审批,干脆不请了。

建议:

选工具的时候拉上要用的人一起试;能不能移动端操作?能不能微信提醒?流程能不能简化?别让工具“成为负担”,而要“能救命”。

原则三:先统一流程,再选系统,而不是反过来

别想着系统能帮你“捋流程”—— 你流程都没搞清楚,上了系统就是“流程更乱”。

正确顺序:

先手工跑通你的流程(比如销售提单→采购→出货→收款);明确什么节点要控制、什么节点要记录;再去找能把这个流程“固化”的工具,哪怕是个表单工具。

系统不是“万能管家”,它只是“流程的自动执行者”。

最后一条建议,写给老板:

你不懂技术没关系,但你一定要知道:

系统解决的是“你想管什么、怎么管、谁来用、用完怎么改”;这四个问题你不亲自想明白,再好的软件也救不了你。

所以,不要甩锅给IT或外包顾问,不要“听别人怎么选”就跟着选。

你公司独特的业务逻辑,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只有你参与进来,选出来的工具才是——真有用,不鸡肋。

来源:简道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