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政策转化机制,将协商共识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通过项目落地机制,把群众建议变为市政工程图纸;通过公开督办,使决议事项在阳光下生根发芽;通过融媒体传播矩阵,让民主成果飞入千家万户……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我区从纸面到地面、从建议到现实,每条转化渠道都是“民意民
议事结果的多元转化,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智慧结晶。
通过政策转化机制,将协商共识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通过项目落地机制,把群众建议变为市政工程图纸;通过公开督办,使决议事项在阳光下生根发芽;通过融媒体传播矩阵,让民主成果飞入千家万户……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我区从纸面到地面、从建议到现实,每条转化渠道都是“民意民智”与公权力的握手,每次成果运用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注脚。
成功转化群众诉求
“建成停车场站2个,扩建维修民生道路2条……”2024年3月21日,李家沱街道议事代表会上,参加议事的代表孟世胜随身携带的本子记得密密麻麻。
“刚才街道通报了2024年干成的事,我都给记下来了,回头也跟左邻右舍交代清楚,让大家心里有本‘明白账’。”孟世胜说,以前街道一年到头干了啥,群众都不太了解,居民的想法也没有常态化的反映渠道。现在通过代表民主议事制度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再通过街道议事代表会来推动解决,切实为基层人大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议事结果的运用是民主议事制度的重要环节。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六个渠道”,将议事结果切实融入政策制定、监督工作、代表建议等领域中,推动民主议事制度发挥实效。同时,还将每次的议事结果书面报党委(党工委),转“一府一委两院”,供决策参考。2024年10月至12月,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代表民主议事制度累计向区委报告并向区政府、区监委、区法院、区检察院反映人民群众建议156项。
“我们引导代表将议事过程中形成的共识和建议转化为代表议案和建议,及时高效推动问题的解决。2025年1月,区人代会期间,代表所提的392件建议中,有47件由代表民主议事结果转化而来。”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参加议事的代表还结合辖区群众的诉求,通过手中的选票,票决票选推荐民生实事项目,让“群众想什么”与“政府干什么”精准对接,让“政府的事”真正成为“大家的事”,成功将一批群众关心和急需的民生问题转化为民生实事项目。
代表议事促成“好制度”
2024年9月,以“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为主题的区人大代表民主议事活动中,7名区人大代表和来自龙洲湾、花溪、界石等10个镇街的43名物业小区业主代表,围绕物业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后,区住房城乡建委根据代表和群众意见,新制订有关物业管理制度2项,修订有关考核制度1项,为进一步化解物业矛盾,破解基层治理难题贡献了力量。
“感谢人大代表用心用情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鱼洞街道下新新社区居民刘泽惠说,物业问题跟广大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这项制度的修订完善,可以解决大家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矛盾和烦恼,真是一项好制度。
扎根人民的智慧土壤
近日,东温泉镇人大代表民主议事活动在五布河步道旁举行。当日晨间,步道上雾气氤氲,周边镇人大代表、社区居民、村民等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围绕产业发展、饮水安全等话题畅所欲言。
2024年以来,东温泉镇通过人大代表集中议事和分散议事,收集到急难愁盼事项227件,经现场投票表决,确定重点事项80件,最终生成代表建议62条,切实打通群众诉求接收的“最后一公里”,让人大工作的神经末梢扎根人民的智慧土壤。
“代表民主议事制度作为基层民主发展的实践创新,为镇街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进一步夯实了民意基础。”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区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压实责任,不断丰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和实践内容,推动镇街议事协商工作往深里走、往实处做,使镇街协商工作由“自选动作”变成“规定动作”,让人大代表的“根”在人民群众中越扎越深,让全过程人民民主之路越走越宽。
来源:巴南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