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星火少年不一般,星星火火冲向前。”21日,60名星火少年喊着响亮的口号,兴高采烈地走进新民学会旧址,拉开了一场植物多样性自然教育科普课的帷幕。孩子们化身植物小侦探,在湖南师范大学范雄伟教授带领下,完成了50多种植物的自主探究。这是高校和小学在协同育人上的创意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22日讯(通讯员 张平 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星火少年不一般,星星火火冲向前。”21日,60名星火少年喊着响亮的口号,兴高采烈地走进新民学会旧址,拉开了一场植物多样性自然教育科普课的帷幕。孩子们化身植物小侦探,在湖南师范大学范雄伟教授带领下,完成了50多种植物的自主探究。这是高校和小学在协同育人上的创意融合,双方搭建“科学教育+环境教育”的共同体,携手培育湖南省“绿色卫士”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童子军”,在麓山下湘水边播撒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的火种。
当日,湖南湘江新区新民小学正式聘请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胡胜标教授以及范雄伟教授为科学副校长。“环境保护不单单是公益行动,让孩子对自然产生敬畏,了解自然规律,形成情感链接,更是一种科学教育,一种身心疗愈。环境保护可以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可以与大健康教育相融合,师大生科院与新民小学在联合育人方面有天然的空间距离优势,未来生科院会有更多学生参与到小学科普教育实践中来。”胡胜标说。
首场科教活动之所以选择在新民学会旧址,也饱含深意。100多年前,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是在这里组建了读书会,提倡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而大自然就是一本没有知识边界的无字之书。新民小学校长赵冰清说,“小学虽小,但只要我们教学的理念和路径是准确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活动中,范雄伟及其科学教育专业方向研究生雷媛媛,先是为星火少年们普及了叶子的形态、分类等基本分类学知识,而后分组领着孩子们进行自然观察、记录和分类,不到一个小时,孩子们的探究表中就罗列出50多种形态各异的物种。
“老师,鸡爪槭是因为它的叶子长得像鸡爪吗?”“酢浆草的名字来源于我们喝的‘醋’,那叶子的味道应该是酸的吧?”“三叶草既然只有一片复叶,为什么叫三叶草?”“怎么没有发现正方形的叶子?”……在没有空间边界的自然课堂,孩子们也突破了思维边界,两位老师在这群“问题儿童”面前,显得“捉襟见肘”。
植物叶子形态的多样性背后,有植物在对抗逆境的生死战役科学故事,有生存策略下对人类创新思维启发仿生学设计,有自古以来文人墨客触景生情的诗词歌赋。大自然不单是一本无字之书,更像是一个无字的图书馆。孩子们大胆提出想法,记录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并根据调查记录表分组制作“植物身份证”,为植物举行“挂牌仪式”。
“保护自然,要从热爱自然开始,热爱自然要从认识自然开始,认识自然要从观察自然开始,观察、记录、讨论、总结,这就是真实的科学活动。”范雄伟说,最好的科学教育,就是自然发生的科学教育,在AI与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下,自然科学教育在未来的教育业态中应有一席之地。
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