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熙生物的“玻尿酸”保卫战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2 16:08 1

摘要:这几天,华熙生物公众号发了篇文章,怒怼几家券商。因为券商研报通过对比研究,刻意贬低透明质酸产业,夸大重组胶原蛋白的优越性,被点名的券商包括华泰、安信、国金、西部等9家。

这几天,华熙生物公众号发了篇文章,怒怼几家券商。因为券商研报通过对比研究,刻意贬低透明质酸产业,夸大重组胶原蛋白的优越性,被点名的券商包括华泰、安信、国金、西部等9家。

上市公司怼券商经常有,这么大面积还是不长见。

华熙认为,研报被媒体大量引用传播,导致资本市场于消费市场形成“舆论共振”,损害透明质酸产业的全球优势地位。点名巨子生物为被资本包装的“新贵”,暗示其技术路径尚未成熟。当然了,华熙拉上了两大协会,并获支持,说要打破“题材幻象”。

它可能忘了,自己当年也是超级大题材。

如今重组胶原蛋白概念被追捧,这是资本市场“求新”特性,泡沫是资本市场的常态,“盈亏同源”企业也得适应泡沫周期。

核心原因还是,医美的整体市场在下滑,华熙生物24年利润比22年暴跌了80%多,而且不仅是华熙生物,其他家包括贝泰妮、敷尔佳、昊海生科利润通通下滑严重。况且玻尿酸为主的医美,没啥技术含量竞争还太激烈,价格一直在卷,功能特性而言还真不一定。

资本这时候追捧合成胶原的,没什么好喷的。

主要还是存量博弈,市场就这么大。前些年美女自己手里有钱,或者有舍得付出的男朋友,这些医美公司是暴利,基本50%都是营销费用,什么研发,创新基本没有。

更重要的是,肯花钱这个前提也没了。

单从重组胶原蛋白技术与透明质酸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透明质酸的产业化是要更早一步。根据机构数据,2021年中国透明质酸原料的总销量占全球总销量的82.0%,其中华熙生物2021年透明质酸销量在全球占比44%,市值最高曾超1400亿。

但2023年以来,华熙生物归母净利润持续下滑,市值目前也就200多亿。

而2022年在港股上市的巨子生物则是业绩和股价齐飞,市值已近900亿港元。另一家在北交所上市的重组胶原蛋白公司锦波生物,近两个多月股价翻倍,目前市值已达460亿元。

看看这差距,谁能不急。

在巨大的外部压力下,华熙内部也在努力。今年3月,董事长赵燕启动“反贪风暴”,并公开表示,鉴于之前的宽松风气,滋生了很多问题,今年要刮骨疗伤,对历史问题绝不姑息。

接着,就是高管大换血。

公司三位高管刘爱华、徐桂欣、栾依峥离任副总经理一职。在离任的高管中,刘爱华、徐桂欣都是华熙系20余年的“老将”,栾依峥也在华熙工作5年有余。

然后就是,默默的布局。

华熙生物在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也说了,自己先后上市了多款胶原蛋白产品,准备未来1-2年上市。不止华熙,爱美客、华东医药、江苏吴中、福瑞达、丸美生物、敷尔佳、德展健康在内的多家A股公司也在布局重组胶原蛋白市场。

所以,吵架归吵架,都是生意。毕竟重组蛋白的路线有着极具价值的诱惑。

看巨子生物和锦波生物一个利润增长逾40%,一个利润直接翻倍。体量较小的锦波股价5年有三年实现翻倍,市值478亿,已是华熙生物两倍。

巨子生物的范代娣2022还只是化工学院的院长,如今已是西北大学副校长。

更厉害的是,2024年胡润百富榜中,严建亚、范代娣夫妇以245亿元排在全国第196位,位居陕西地区富豪第三。但是,今年根据媒体的测算其夫妇两已经是陕西首富了。

是谁说的知识和财富不能同时拥有。

来源:薛不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