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时评 | 儿童智能手表新国标:为孩子筑牢安全防线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2 15:46 2

摘要:5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儿童手表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该标准从电池安全、网络沉迷防治、个人信息保护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为儿童智能手表的使用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5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儿童手表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该标准从电池安全、网络沉迷防治、个人信息保护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为儿童智能手表的使用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回应社会关切,强化安全保障。近年来,儿童智能手表市场快速发展,产品功能日益丰富,但随之而来的安全隐患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例如,部分手表存在隐私泄露、诱导消费、内容不当等问题,给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正是对这些问题的积极回应。

在电池安全方面,标准明确要求儿童智能手表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应符合GB 31241标准,并需通过过充电、挤压、热滥用等测试。此外,为确保充电安全,手表在充电过程中应不可操作,紧急呼叫功能除外。

在网络沉迷防治方面,标准提出儿童智能手表应支持设置使用时长和使用时段,管理端应具备应用程序的可用性控制功能。对于支付功能,首次启用时需征得监护人同意,并提供限额设置和账单查看等管理功能。

保护个人信息,筑牢隐私安全防线。儿童智能手表涉及大量个人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如何保护儿童的隐私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标准明确要求,儿童智能手表应制定专门的儿童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并在操作系统或管理端界面公开展示,供监护人查阅。此外,手表不可向应用程序默认开放麦克风、摄像头、定位等权限,需征得监护人同意后方可启用。

在内容安全方面,标准要求手表建立儿童专属内容池,定期更新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的信息内容。同时,手表不可预置生成式语音问答应用程序,以防止不适当内容的传播。

推动行业规范,促进健康发展。此次标准的制定,不仅是对儿童智能手表市场的规范,更是对整个智能穿戴设备行业的引导。通过明确技术要求和安全标准,促使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功能开发中更加注重安全性和适用性,从而提升产品质量,增强消费者信任。

此外,标准的实施也有助于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例如,在生物特征识别方面,标准要求手表具备防假体呈现攻击检测功能,为使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进行身份验证的手表提供安全保障。

儿童智能手表的安全不仅仅依赖于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更需要家长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家长应加强对儿童智能手表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合理设置使用时间和功能权限,教育孩子正确使用智能设备。企业则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法规,持续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制定《儿童手表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是我国在儿童智能设备安全领域的重要举措。它不仅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升产品质量,更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我们期待,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儿童智能手表能够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安全伙伴,而非潜在的风险源。

来源:消费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