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蝶大客户困境:AI技术难破局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2 15:13 2

摘要:近日,金蝶举办金蝶云苍穹AI峰会上,在该峰会上,金蝶联合20余家产学研机构成立"企业管理AI生态联盟",旨在破解中小企业AI应用适配难题。

近日,金蝶举办金蝶云苍穹AI峰会上,在该峰会上,金蝶联合20余家产学研机构成立"企业管理AI生态联盟",旨在破解中小企业AI应用适配难题。

“企业管理AI能够把繁重的重复性工作和数据密集型工作交给智能体,极大地释放了人的工作时间,让人更好地发挥创造力。人与智能体的共生关系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表示,AI是企业管理的必选项,也是金蝶未来发展的主航道。

其实金蝶AI转型已久,2022年至2024年,金蝶连续三年就推出AI概念及AI产品,从实际效果上看,金蝶的AI转型并没有金蝶中小微企业占比过高,大客户市场拓展缓慢的难题。

金蝶的AI转型在效果上没有改变其营收结构,是大企业排斥AI技术吗?其根源在于大型企业在采用AI技术时,更看重其系统的基础功能,而不会仅仅为AI概念买单。

【1】AI+大客户的双轮驱动

“1个大客户对于toB企业的价值,要远远高于10个中小客户”,经纬中国创始人左凌烨表示,在中国,面向企业端的软件服务生意,向来是一门“得大客户者得天下”的生意。

确实中小微企业业务不稳定、付费能力低等特性,会给金蝶带来无法对冲的行业性风险,因此大客户一直都是整个企业服务市场的最优解。

其实从创立之初,金蝶也想做利润更高、订单更稳定的大型企业和政务服务,并不愿意将自己贴上中小微企业服务商的标签。

而金蝶也迎来了自己的市场和技术红利。

一方面,2020年出于对核心技术“卡脖子”的担忧,政策要求到2027年央企国企100%完成信创替代,涵盖企业管理软件、操作系统、芯片等领域。

这意味着2027年,SAP、Oracle将会释放出50%高端ERP的市场份额,同时随着Chat GPT等AI产业的爆发,传统大型企业的ERP市场将会迎来重新洗牌。

“新一轮科技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高运营效率的重要工具”,徐少春看到了颠覆行业的新机会,看到了金蝶突破大企业客户的机遇。

彼时的金蝶,可谓要市场空间有市场空间,要技术机遇有技术机遇,为此徐少春全力押注AI,“要让每家企业、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超级智能的AI管理助手。”

其实早在2024年一开年,徐少春便野心勃勃,提出“ALL IN AI”,在金蝶内部,任何一名金蝶员工都可以提出自己的AI创意,只要通过评估和评选并被选中,金蝶将投资其创意。

这种主动拥抱AI的变化,直接反映在其业务当中。

北京商报更是在《金蝶2024年大企业赛道突破性增长 2025年AI转型全面提速》一文中报道:金蝶战略推进呈现明显“哑铃型”特征:一端通过行业化战略筑牢大型企业基本盘,另一端以AI创新打开价值空间。

金蝶的AI+大客户战略似乎已经成形,成为金蝶未来发展的两大新引擎。

【2】AI拓展大客户不及预期

其实金蝶的“哑铃形”确实没有错,在过去几年,金蝶推出多款针对大客户的AI 企业服务产品。

2023年,金蝶发布了号称“中国首个财务大模型”金蝶云·苍穹GPT;

2024年金蝶云・苍穹升级为新一代企业级AI平台,发布AI管理助手及苍穹App;

2025年,金蝶宣布将DeepSeek大模型全面集成至全线产品,结合豆包、通义千问等引擎,构建“基础大模型+行业小模型”生态。

这些产品都是接入当时最主流的AI大模型,金蝶提供行业经验和产品,帮助大企业实现数字化管理。

过程很立志,但是结果并不理想——没有从根本上扭转金蝶严重依赖中小微企业的事实。

据金蝶2024年财报显示:2024年,金蝶在大型企业市场中,金蝶云·苍穹和金蝶云·星瀚合计录得云服务收入约人民币13.04亿元。

而在同期,中型成长型企业市场、小微企业市场依旧是金蝶的营收逐利,其营收贡献分别为21.53亿元、12.29亿元。

从财报上看,中小微客户营收是大企业客户营收的259%,为金蝶带来了54%的营收贡献度。

在AI技术加持和信创政策带来的市场红利下,金蝶依旧以中小微客户为主,那么金蝶为什么在大客户市场迟迟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原因很简单,相比概念包装,大型企业更在乎基础功能好不好用,而这点似乎是金蝶的短板。

“为什么大公司不用金蝶?”在知乎上,有相关财务工作者表示,金蝶定制化能力较弱,系统功能有限。

其实这种担忧并非一家之言。

一位名叫“会计过去式”的网友在知乎分享称,自己亲自负责了金蝶旗舰版财务供应链的实施,金蝶在财务上确实不错,但在生产企业保证答应能做到的事情,却根本做不到。

“我们是订单式生产企业,谈判时我们的众多要求金蝶公司满口回答保证能做到,做不到的经过简单开发肯定能做到。是的,开发的都做到了,不开发的最主要的点开客户就能从订单查询到客户订单、材料出入库、销售及发票开具的情况的要求没有达到。”

可以说,在大客户拓展上,金蝶的短板不是AI这些新概念,而是符合大企业业务的个性化定制需求,这是最基础也是金蝶最为欠缺的。

【3】金蝶需要回归原点

“金蝶将在大型企业市场上,全面进攻,重点突破,高质量抢占重点行业和国产化替代阵地”,一直以来,徐少春都将大型企业客户将是金蝶的重点,是金蝶在2026年成为中国最强大的PaaS平台服务商,到2030年成为一个世界级的企业SaaS服务商的关键步骤之一。

大客户意味着更稳定的营收、更高的利润,关键问题是怎样获得大客户的认可?

对于业务简单、流程单一的中小微企业,他们的企业服务讲究的是性价比,因此标准化、批量化的产品服务模式是关键,但对于业务复杂的大型企业来说,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能用,更是好用。

因此在这样一个市场机会期,金蝶首先要解决的是定制化功能弱的问题,而不是AI概念,这就需要金蝶回到原点,从企业服务基础功能上重新做起:

一是要摒弃“概念先行”,强化产品基础功能,补齐功能有限的短板,实现从“能用”到“好用”,如针对不同行业,增强生产制造模块的深度,支持多组织架构下的复杂流程等。

二是优化个性化设置选项上,强调对大型企业的“贴身式服务”,只有让产品与企业业务高度契合;

三是在信息保密上,目前金蝶主要为云服务,因此金蝶需要与阿里云等厂商进行数据合作,才能让大型企业放心合作。

只有这样,金蝶才能改变其营收结构中,中小微企业占比过高,大型企业客户短缺的难题。

其实在过去五年,金蝶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费用,仅在2024年,其研发费用高达15.14亿元,占到其营收总额的24.23%,但是高研发并未带来正向利润,据数据显示,目前金蝶已经连续五年亏损,其中2025年亏损额接近14亿。

其实看金蝶的财报,我们发现,金蝶是高研发高创新,并且处于信创和国产平替的市场风口下,本应该实现业绩的增长,但依然出现亏损,其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大客户市场迟迟无法打开。

因此在司库财经看来,金蝶抓住时代风口的前提,并不在于AI技术的领先性,反而是金蝶的产品能不能支撑大型企业复杂管理业务需求。只有在基础功能做到晚上,徐少春心中的“AI颠覆”才不是一句空谈,而是金蝶逆袭国际巨头的真正起点。

来源:金融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