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交|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收官,专家:重大亮点、重要助力、重要贡献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2 15:22 1

摘要:商务部5月21日对外发布,5月20日,中国-东盟经贸部长特别会议以线上方式举行,双方经贸部长共同宣布全面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

据新华社报道,商务部5月21日对外发布,5月20日,中国-东盟经贸部长特别会议以线上方式举行,双方经贸部长共同宣布全面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

3.0版谈判于2022年11月启动,历经近两年时间、9轮正式谈判,于2024年10月实质性结束。在各国经贸部长全力协调和共同推动下,双方全面完成谈判,向签署升级议定书的目标又迈出关键一步。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3.0版将发出维护自由贸易与开放合作的强音。中国与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伙伴,均是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者。3.0版建设作为双方经贸合作的优先事项,是双方共同维护和深化自由贸易的标志性成果。在全球经贸面临重大挑战的形势下,双方全面完成谈判,顺应了世界发展大势,彰显了自由贸易与开放合作的强大生命力,将为区域和全球贸易注入更大确定性,为各国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据马来西亚媒体“今日商业”(Business Today)报道,东盟秘书长高金洪20日表示,东盟与中国可以进一步深化伙伴关系,实现高质量的共同发展,推动智能制造等领域合作,加强互联互通和绿色转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美国发动的贸易战的挑战,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在加速重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的达成,将有助于中国和东盟之间保持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加强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合作,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降低贸易投资的成本,“将使得中国-东盟的经济合作更加稳健,也给中国-东盟企业提供了更优越的贸易投资制度条件,对企业深耕中国-东盟市场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3.0版自贸协定具有开创意义

2002年,中国与东盟十国领导人宣布开启自贸区建设进程。双方先后达成并实施了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构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1.0版;2015年,双方达成升级协议,形成了2.0版,协议于2019年全面实施。

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带动下,中国与东盟贸易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总额近7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5.9%;今年一季度东盟继续稳居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进出口1.71万亿元,同比增长7.1%,占我国整体外贸的比重提升到16.6%。

据新华社报道,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士介绍,3.0版自贸协定将打造包容、现代、全面、互利的自贸协定。与此前的2.0版相比,3.0版包含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标准技术法规与合格评定程序、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竞争和消费者保护、中小微企业、经济技术合作等9个新增章节。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有利于双方在新形势下推进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有力促进双方产供链深度融合,具有重要开创性意义。

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称,升级后的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将强化现有规则并引入新内容,以改善海关程序、供应链连通性、消费者保护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等。

“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的条款对企业很有吸引力。”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称,自贸区3.0版本新增的电商、消费者保护等条款,很受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关注和青睐。许多企业希望从新版自贸协定中受益。

桑百川表示,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发展代表了未来经济变革的趋势,3.0版中专门新增有关章节,有利于促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在数字经济、跨境电商、数字化转型、绿色贸易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对促进中国-东盟经济发展紧跟技术变革趋势,以及人类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一个重要的导向。”

“与中国这样一个大市场进行有效合作,是推动东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紧密合作,双方都能看到巨大的经济利益。”桑百川说。

为中国-东盟产供应链合作增加韧性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保护主义不断影响全球产供链稳定的背景下,与中国文化相似、消费习惯相似、拥有6亿人口的东盟,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必争地。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就出口贸易而言,2019-2024年,中国对东盟主要国家出口贸易实现了稳定增长。其中,中国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实现了双位数增长,对新加坡和菲律宾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65%和5.10%。从规模而言,我国对越南和马来西亚的出口贸易超过了千亿美元。相比之下,2024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自美国的进口贸易额分别为469亿美元、277亿美元、177亿美元、131亿美元、102亿美元、93亿美元,合计为1249亿美元。同年,他们从中国的进口贸易额达到了5575.83亿美元。

近年来,中国企业也加快了在东盟国家的布局。据路透社5月15日报道,中国在东盟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在激增,尤其是在电动汽车、电池和太阳能等新能源、新技术领域。例如,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于2024年7月在泰国启用了一座产能为15万辆的电动汽车工厂;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宣布,在2023年向印尼镍业投资58亿美元。据《经济日报》4月的一篇报道指出,目前,中国是东盟的第二大外国投资来源地,近年来对东盟投资快速增长,2023年直接投资流量251.2亿美元,同比增长34.7%,投资存量1756.2亿美元,在东盟设立直接投资企业超7400家,雇用外方员工超72万人。东盟也是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地,2023年东盟在华投资新设企业2887家,同比增长35.5%,实际投资金额102.9亿美元,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6.3%。截至2024年7月,中国同东盟国家累计双向投资超4000亿美元。

同时,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产业园区建设也持续推进,截至2023年底,中国企业已在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等东盟国家建立3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吸引入驻企业2000余家,中国·越南(深圳—海防)经贸合作区、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等成为合作典范,中马、中印尼“两国双园”项目建设成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新高地。

“东盟与中国贸易的未来前景光明。”《曼谷邮报》报道称,东盟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已成为东南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包括泰国在内的东盟国家可充分发挥战略位置优势,增强供应链韧性,不断巩固在全球经济中的关键地位。

桑百川表示,3.0版对于构建中国-东盟稳健的、富有韧性的供应链体系做出了重要的制度安排,对推动中国与东盟在产供链方面的合作会发挥重要作用,“中国与东盟之间在产供应链上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在产业上存在着互补性,在供应链体系中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相互之间的供应链合作也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在这种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制度优化推动中国-东盟供应链的稳健成长、增加供应链韧性,是3.0版自贸协定的重要内容。”

践行多边主义和开放主义的重要实践

桑百川表示,在当前全球化遭遇阻力,特别是美国滥施关税措施加大许多国家贸易成本、扰动正常经济运行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达成自贸区3.0版协议,实际上是对全球化逆流的有力阻击,也是践行多边主义和开放主义的重要实践。”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自贸区,两大经济体也都重视国际贸易和市场开放。中国-东盟自贸区从1.0向3.0版迭代升级,也向世界传递出中国与东盟不断深化合作,持续扩大互相开放的信号。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过去多年来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经济的腾飞,与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然而,近年来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中逆全球化暗潮涌动、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凸显,以及能源转型、科技进步等对现有经济模式的冲击,都给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以特朗普政府挑起的关税战为例,东南亚与中国都是受影响最直接的国家。根据特朗普4月2日公布的关税计划,美国确定对印尼的关税税率为32%,对越南为46%,对老挝为48%,对文莱为24%,对泰国为37%,对缅甸为45%,对菲律宾为17%,对柬埔寨为49%,对新加坡为10%,对马来西亚为24%。在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达成协议前,美国已将对华惩罚性关税税率提升至145%。

外交部亚洲司梁建军副司长在中国公共外交协会5月20日举办的“临甲7号沙龙”活动上谈到美国关税的影响时表示,从国际市场看,中国是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对美出口占全部出口份额不断下降,从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出口总额仅占中国GDP的3%。此外,美国对外贸易量仅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3%,占其余87%总额的190多国相互之间仍有巨大的贸易合作空间。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今年4月接受新华社访问时也表示,东盟致力于深化对华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时倡导多边主义,以应对共同挑战。“当前全球经济呈现关税壁垒增多、保护主义盛行、‘脱钩’趋势上升的态势。我们不应随波逐流。”高金洪说:“必须坚持维护开放、自由、基于规则的全球经济贸易体系。”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20.8%(按美元计算),高于3月的11.6%。越南和马来西亚仍是中国对东盟出口的主要目的地,而中国对印尼和泰国的出口量分别同比增长37%和28%。

桑百川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的完成,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一个重大亮点,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受到一些国家滥施关税措施、建立排他性的供应链体系的过程中,中国-东盟自贸区3.0的达成,“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同时是对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助力,是维护自由贸易、自由投资的重要贡献。”

澎湃新闻记者 聂舒翼

来源:米西说剧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