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强专栏|格兰维尔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2 14:52 2

摘要:我平生打过最长的一个国际长途,用的是自己的国内手机,拨打英国伦敦一个住宅座机号码,通话时长超过半小时。在移动通信供应商,官气比商气高得多的时代,那一通电话,要支付很高的成本。

我平生打过最长的一个国际长途,用的是自己的国内手机,拨打英国伦敦一个住宅座机号码,通话时长超过半小时。在移动通信供应商,官气比商气高得多的时代,那一通电话,要支付很高的成本。

但那也是我平生打过最有价值的一通长时间电话。因为接听我电话、并且和我跨越时空畅谈的,是布莱恩·格兰维尔。

我一直认为,布莱恩·格兰维尔、休·迈克尔瓦尼和西蒙·巴恩斯,是英文世界里足球及至体育报道,最超凡脱俗的三位巨匠。过去这一周,格兰维尔以93岁高龄驾鹤西去,留下的空洞,永远不可填补。可他留给我们的营养、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塑造和影响,依旧丰沛饱满。

只要还有文字传播、只要这个世界还需要用文字来表述、来观察、来探究足球以及体育,格兰维尔就会存在。不论是叙事风格的文化高度、探究真相的媒体态度,还是坚持自我的独立哲学,格兰维尔都是足球报道的鼻祖、大师。乃至我私淑的“最伟大足球记述者”。

当年那一通电话,应该发生在北京奥运会前,我通过英国朋友联系,和格兰维尔约定了通话时间,话题是我对他写作的《世界杯历史》极有兴趣,希望能得到他授权进行中文翻译。写这个话题内容的史著有很多种,唯独格兰维尔版本的,书名根本没有“历史”字眼——The Story of the World Cup,你们一本正经自命为历史作者,他却是来讲故事的,即便他讲故事的真心态度,比你们更加一本正经。

格兰维尔是犹太人,17岁就能毛遂自荐为二战前阿森纳以及英格兰头号球星克里夫·巴斯汀代笔写自传,由这本成功畅销书入行。从业超过70年。电话沟通中,一口典型英国公学腔的格兰维尔,还有些歉意地说,因为妻子健康原因,他错过了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现场采访,所以再版世界杯“故事集”,他少了那一届的素材。之后南非世界杯能不能去,他对自己的健康不太自信。

那一年,格兰维尔应该是75岁上下。

那也可能是我平手半小时长通话里,内容最为丰富多彩的一通电话。对于一个万里之外的无名后辈,格兰维尔兴致勃勃地询问我为什么会对他的作品感兴趣,然后大通讲述他和世界杯渊源、他超过半世纪的从业经历,然后还想知道中国的体育传媒业者是如何作业,尤其如何处理和国际足联以及本国体育管理机构关系的。对于授权翻译中文版这一条,他居然是“为之荣幸”的态度,对于版权费用或者稿费,没有任何要求。

这就是一个毕生热爱足球和体育,又乐此不疲地用自己的智慧、才华和热情,来向全世界传播足球和体育的使者。他的世界杯叙事,以及他数以万计的赛事报道、专题写作,十数本足球作品、非足球的小说创作以及剧本,字里行间充满着格兰维尔独有的文采,机智深刻,同时又有他时不时顽皮的尖刻和嬉戏怒骂。用文字营造出一种娓娓道来、令读者欲罢不能的深度阅读畅快感,并且是文化大餐式的进补,独此一家。

他的文风与众不同。例如他特别反感体育报道流行的“欧亨利式收尾”,厌恶为强求余音绕梁而形成的做作,因此哪怕他过去20年为各种体育局人辞世撰写的讣告专栏,都会用他的信马由缰去收篇,不论方丹、贝利还是马拉多纳。

我没能翻译他的巨著。18年过去,翻译他巨著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因为文本已经在传播介质上一落再落。我后来多次遇见格兰维尔,一直对此事羞于启齿,格兰维尔也随着年岁增长,越来越模糊对那一通莫名国际长途的印象。但只要你愿意聊足球和体育,他总有足够的时间和无限的故事,用他无与伦比的方式,或者口头语言,或者精炼文字,来为你奉献。

1990年,阿森纳球迷格兰维尔在一场阿森纳热身赛平淡表现后,在《星期日泰晤士报》上锋利批评乔治·格雷厄姆的战术;两天后又一场热身赛,阿森纳表现大幅提高。发布会结束时,耿耿于怀的格雷厄姆最后甩了一句“布莱恩,新赛季开始后,希望你的报道写作能多点质量。”

格兰维尔秒答:“别担心,乔治,如果我能在比赛中看到任何‘质量’的话。”

来源:体育爱健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