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重大失误!“郭晶晶”忘动作尬舞?这个失误有多严重?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2 14:39 1

摘要:而北京女队今年在全锦赛上只派了四个人,全锦赛的预赛又是654的赛制,导致所有选手的成绩全部都要计入有效分。这一套最终得分只有10.4+,也不得不计入有效成绩。

这名运动员应该是北京队的运动员郭晶晶(与著名跳水选手重名)。

而北京女队今年在全锦赛上只派了四个人,全锦赛的预赛又是654的赛制,导致所有选手的成绩全部都要计入有效分。这一套最终得分只有10.4+,也不得不计入有效成绩。

而本届全锦赛又是全运会的预赛,只有获得全锦赛预赛前12名的队伍才有资格比全运会。北京女队因为计入一套低分自由操导致成绩不尽如人意,未能进入团体前八名比团体决赛,甚至掉出12名都有危险。

从2017年北京女队的黄金一代(王妍、杜思雨、唐茜靖、祁琦、付夏秋然、杨海蒙、荆洋、林雨遥等人)到如今的几乎凑不齐人,勉强撑完团体,可以看出中国各省队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状况。

郭晶晶

很多人关注这一套如果比成这样会扣多少分。从舞蹈动作上讲,在其完成结束串之后,做了一个准备做立转的准备动作,但未能完成立转。由于郭晶晶是第一次参加正式的全国比赛,无从推测她原本应做的成套。

她成套做了三个技巧串(屈二、540360、团二),以及三个舞蹈动作(蹲转720(失败)、立转1080、POPA跳),推测这里可能会塞入一个立转(可能是立转720),而未完成动作就意味着损失了动作本身的难度,再加上成套里没有跳步连接,损失了0.5的特定。

理论上应该是出现了编排问题,不大可能是能力不足(毕竟做一个A跳间接A跳就可以满足这个特定了),导致成套难度损失惨重。

更要命的是,这样的表现会导致成套的艺术分数(如动作是否合乐、是否有个人特色表情转换等)损失殆尽,和动作未完成的损失结合起来,以及必然引起的流畅性损失,合计损失在0.8分左右。

下面是对于本次全锦赛女子团体预赛与决赛我的一些感想:

1.不知变通的顽疾,始终在阻挠着中国队的进一步发展

北京队郭晶晶的这一次表现,将这个问题明显地展示了出来。

有些中国的体操运动员,在场上表现的并不是体操,而是执行教练安排的机器。他/她们机械着听从着教练的指示,完成教练安排的动作,并没有任何变通的能力。

像郭晶晶这个成套,在做完结束串后,已经摆好了做转体的姿式,哪怕你没有能力转720度,只做很简单的A组立转360,实际效果也不会这么尴尬。或是即兴随着音乐挥挥手。

郭晶晶之前没有在正式比赛中亮相过,谁也不知你真正的成套怎样,稍加掩饰就糊弄过去了。如果运动员懂得规则,在这个时间把跳步连接补上(比如2011年世锦赛自由操决赛米特切尔的做法),那成套还能补回很多分数。但中国的运动员,很明显并不具备临场调整的能力。

所以,我们看到了江钰源在2010世锦赛高杠掉杠后,一脸蒙逼地从低杠上杠导致丢失特定。

江钰源

我们看到了芦玉菲在2021年奥运会叶格尔掉杠后,上杠不会单做叶格尔,而是从头做了一遍林转凌转叶格尔,因为单做叶格尔她不会。

我们看到苏炜德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单杠掉杠两次,领先三分不知怎么降难度,最后让日本队实现大逆转丢失男团金牌。

类似的案例,太多太多了。

的确,这样的变通能力,教练们觉得不重要,中国体操队觉得不重要。锻炼运动员变通能力,不如让他们多拉几次成套,多练几个动作重要。

运动员不需要懂规则,不需要知道怎么调整成套损失最小,不需要“脑子”,不需要变通。

2.国内比赛势力对于省籍间不正当竞争手段运用的炉火纯青

其实,尽管体操队内往往闹出过许多笑话,发生了许许多多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国内的体操管理,更多的是“坏”,而不是“蠢”。

苏炜德

比方说,国内非常清楚如何有效地捧起“高贵省份”,打压“低贱省份”。比如体操比赛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就是预赛由于轮次众多,必然分为早场与晚场。而早出场的队伍,裁判需要逐渐试探打分,渐进磨合,往往需要留出足够多的“空当”,分数势必无法打得太高

(我举个例子,你早场给一个运动员打了9.5的E分,那之后后面出场的运动员完成的比这个还好,你怎么打分呢?)而晚场的比赛,由于前面的分数已经“定调”,所以裁判可以对完成优质的成套打出高分鼓励,因而晚场的成绩,往往“水涨船高”,其打分尺度远远地松于早场。

在历届全锦赛中,我们通常可以看到一些国内相对弱势的省队被安排在早场(如本届全锦赛的湖南队),而相对强势的省队和东道主队伍被安排在晚场(如浙江、广东),这已经成为了惯例。这某种意义上也成为了省籍管理的工具:几乎明码标价,越愿意配合国家、给国家“贡献”足够多的省队,其资源也就越向这样的省队进行倾斜。

这样的结果,就会导致省籍“不给力”的运动员很难出头,除了个别具有国内顶尖实力的运动员外,其他运动员受制于省籍话语权的不足,很难通过全国性质的比赛获得保送资格,进而难于获得良好的退役保障,并逐步沦为体操项目的消耗品。

由于这个现象越来越普遍,最后的结果就是弱势的省份愿意选择体操的运动员越来越少,有体操天赋的运动员被交易至强势省队(比如吴柳芳、欧钰珊从广西交易至广东,罗欢、管晨辰从湖北交易至浙江),进一步导致强势省队内卷严重,斗争越来越畸形。

吴柳芳

另一方面,我国经常在奥运会后一年的全锦赛里不进行央视转播,仅有少量网络转播,甚至在有些时候完全闭馆比赛,谢绝转播(如2013年)。

一方面是由于奥运会后一年运动员的成套往往处于调整期,大部分运动员的实力并未达到基准线,大面积转播容易引发观众层面的争议,另外的原因就是这一年的全锦赛通常是当年全运会的选拔赛,全运会的名额由这一场全锦赛选出。

而全运会则是中国各省体育局的“修罗场”,将直接决定各省体育局领导的前途与钱途。因而减少转播甚至闭馆,有利于一些事情的暗箱操作,减少风险与影响,避免更多的事情暴露于大众视野。

总的说来,各方各面的证据都表明,中国分管体操的领导,并不是大众认为的“蠢”。很多事情,他们都清楚,远比观众认为的清楚,他们懂,他们真的很懂,只不过他们不愿意让观众知道他们懂。

3.蒋书轩事件带来的长尾效应

蒋书轩被湖南省队租借至广西队后,广西队在其作为东道主举办的学青赛中让重伤到走路都很困难的蒋书轩强行上场。

蒋书轩

本次全锦赛,是蒋书轩在学青赛之后的第一次正式参赛,已经间隔了一年半之久(之前的西南区比赛是非正式比赛)。从比赛的实际情况来看,学青赛时的脚伤对蒋书轩的影响仍然非常严重。

此次全锦赛,蒋书轩已经改名为“蒋卓希”进行参赛,蒋卓希为其正式申报名字,改名原因不明。为了保持统一,本文之后仍使用蒋书轩进行称呼。

在团体决赛时,蒋书轩很明显仍然受到脚伤的影响,自由操出现重大失误并只比出10分出头的分数。而在两年前的同期,蒋书轩作为当时少年组中的自由操第一人,拥有高达5.6的全国一线自由操难度,两年之后,她的自由操能力近乎被伤病毁灭,只留下一声叹息。

在前不久进行的西南区比赛中,蒋书轩尝试了高难度的两跳前直540与冢原720。西南区比赛跳马的落地是在海绵坑里,非正式比赛场地,然而饶是如此,蒋书轩两跳落地后都出现明显地朝右歪斜,与其学青会时重伤的那一跳一模一样。

这是很明显因为伤病影响造成的不敢发力、发力不均匀、畏惧落地带来的长尾效应。考虑到蒋书轩生于2009年,到下届奥运会时已经19岁,在当今的年龄伤病已然如此严重,很难在未来获得足够的资源进行培养,其运动前景目前看来极为渺茫。

蒋书轩

一个原本拥有少年组最强跳自天赋的运动员,可以预见因为政治原因大概率陨落,连国家队也对其拒之门外,对观众来说,只能感到格外悲凉。

之前有些读者询问我说,既然国家队重视高低杠平衡木,那省队是否可以以跳马自由操为突破点取得国内成绩呢?实际上,跳马与自由操的训练,格外依赖科学的规划与教学。在国内希望通过跳自突破那很有可能会步蒋书轩的后尘。

实际在蒋书轩之前也有许多国内相对不强势的省队希望运动员通过跳马自由操进行突破,比如天津的厉琳肸、陕西的张思磊、湖南的杨静熙、河南的李懿薇、江苏的李兹琪等人。

但这些运动员即使在单项上一度拥有全国前三的实力,其成绩也未能进入广大观众的视野,国内几乎任何宣传造势与资源投入,这些运动员非资深体操迷外几乎无人听说过。

杨静熙

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撑扎之后,这些省队对跳马自由操的训练兴趣也越来越低,毕竟即使因此出了小比赛的全国冠军,对他们来说仍然是几无收益的。

但反过来站在广西队的角度来讲,对他们来说,让蒋书轩在学青赛上上场,仍然是“不上白不上”,不仅靠蒋书轩拿到了有效的成绩,未来即使蒋书轩职业生涯的毁灭,也不会让他们受到惩罚。

更有意思的是,蒋书轩职业生涯的近乎毁灭,还替广西队削弱了竞争对手(蒋书轩原籍湖南队)的竞争实力。既然让蒋书轩上场,对广西队而言不会有任何负面反馈,那自然所有人都无权阻止广西队在学青赛上让蒋书轩带伤登场,那蒋书轩这样的结果,也就从偶然变为了必然。

4.“重视规则”的孰是孰非,业余的管理成为祭品

上面说过,本届全锦赛是全运会的资格赛。全锦赛的预赛,将决于全运会的团体资格。而女子团体资格的第十二名,在广西女队与云南女队间决出。

因为国内比赛的放纵,导致中国运动员经常在国际大赛里表现的极为业余,因为不了解规则常常犯下低级错误,这是不应该的。

有趣的是,本届体操全锦赛,对于这样的问题,突然开始“抓”了。

在全锦赛预赛的过程中,云南队与广西队对团体前十二名进行了激烈的竞争。广西队是全锦赛的东道主,而云南队,则是全运会团体资格的“挑战者”。

在比赛中,云南队被裁判“实以严惩”。他们在运动员成套失败之后的休息时间内,教练在场下说话导致扣分,又因为未按顺序热身又被扣分,在比赛过程中队友帮忙拉跳板(正式规则应由教练帮忙拉跳板)再度导致每个人让扣了0.1分。

最终所有规则可以抓的地方,全都“事无巨细”的抓了一遍,各种0.1的扣分点满天飞舞,而云南队最终也以0.8分的差距不敌东道主广西队,将广西队送进了全运会的资格。

这个事情,就变得格外有趣了。

其实,平心而论,我认为云南队扣这些分数扣的并不算冤。云南省队的领导也需要反思,为什么这种很基础的问题会在本届比赛中大面积出现,这证明对于规则的理解与管理也是业余的。

不过,对于这种问题,国际上通常的做法是先予以警告,如果警告无效,再予以分数扣除(比如2003年世锦赛范晔、李娅、张楠在赛场上热身),而不是默默地看着你犯错,你错的越多越好,然后冷不丁一声不响地让你吃个哑巴亏。

李娅

这本质上并无益于让各省队学懂规则(云南队当时不确定这些分数细节扣在哪里,还是下来之后多次询问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就像柯洁与卞相壹的LG杯决赛一样,规则的作用,原应是守护比赛不要出现恶心的事情的,而不是用来恶心人的。在本届全锦赛,规则成为保护东道主全运会晋级资格的工具,虽然裁判针对规则扣分本身属于合法合理,但是这种默默地看着你犯错,你犯错了我也不告诉你就默默地记小本本的做法,只能说,业余的管理配上了“专业的团队”,只能收获成为祭品的结局。

柯洁与卞相壹的LG杯决赛

以往的国内比赛中,对于这种不大影响比赛实际内容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不太抓,而本届全锦赛突然抓包重扣,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而且其实国内教练在场下喊要领之类的属于“重灾区”。

无论是高贵省份还是各个体操小省普遍都有过触犯,但对体操小省抓的严、抓的狠,对于国家队的重点队员与体操大省却各种“轻轻放过”(比如欧钰珊的后直1080缺度数问题在国内比赛里屡屡放过,最终在世锦赛与奥运会中被降组导致团体损失大量分数)的区别对待问题,一直是中国国内体操比赛的特色。

5.由上而下的“宏观调控”,变本加厉的举国目标

有人曾经提到,说是中国体操女队目前跳马的水平不行,全国上下专攻平衡木,能不能这么来?就是有跳马天赋的运动员专攻跳马,根据队员的天赋进行选材,适合练平衡木的就延续过去的策略,再分出一些人来走正常的力量型赛道来保持跳马水平,我国有这样的国力支持这么做,看着,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啊。

想法,是美好的。

但是体操这个项目的一大特点是,体操的各项是相通的,其需求的基础能力有很大的重合性。

一个拥有10分跳马天赋的运动员,你让她去专攻平衡木,去马拉松地练习平衡木,那她也大概率能做到6分到7分的平衡木水平。

芦玉菲

因此在举国体制的金牌战略之下,由于现在只有平衡木有较大的金牌把握,国家巴不得所有的“苗子”全部投到平衡木上,哪怕你特长是跳马,你也转过头来给我练平衡木,把一个跳马好手转变成平衡木的基石,对运动员本人来说自然是亏的,但是对国家来说是赚的。

毕竟,现在的形势,你跳马跳的再好,你也跳不过拜尔斯,跳不过安卓,跳不过杰德·凯莉,你不能给国家争奖牌,那还不如把你变成平衡木的一把柴,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让这些的运动员,可以托举,可以养蛊,可以作为一线平衡木运动员平时比赛的“备胎”,你练平衡木,说不定就突然开窍(如芦玉菲)了呢?管晨辰原本冒出尖的也是跳马,后来转型平衡木,不是一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所以,在当前的中国,力量型运动员很难有自己的话语权。毕竟,国家需要的是平衡木,而不是跳马。

对国家来说,他们看重的是那一块奥运金牌,在这个前提下一切都是可以牺牲的。由于管晨辰的成功,导致国家队之后走团体和全能的路子近乎断绝,国家队唯一的选择,是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夺命狂奔。

唯有把中国国家队异化为平衡木队,才有希望在未来的洛杉矶奥运会上从东道主美国队手里抢一块奥运金牌。

这时候,就是国家“宏观调控”出手的机会了。

管晨辰

可以看出,本届全锦赛里,平衡木的得分被拉得很开。进入决赛的运动员,平衡木平均难度达到了6.4之高,远远超出了其他各项目的难度,而各省的队伍里则是大量充斥着11+、12+的平衡木得分。

对应的,则是平衡木项目的高分满分飞舞,14+的得分并不罕见,最高分15分在各项目里一骑绝尘。平衡木得分的两极分化意味着对一个运动员来说,如果只是稳定地完成一个低难成套,你的平衡木成绩就会被甩开。你别的不好不要紧,拉不开分,你平衡木不好,不行。

这样的结果,对省队而言,信号是很明显的。

各个省队如果想争取更好的团体排名,让队伍进全运会,让队员保送,唯一的办法,就是全队全力、马上、疯狂地练习平衡木,平衡木是国内最拉分的项目,平庸的平衡木会断送一个省的竞争力。

跳马不行无所谓,在国内拉不开分,自由操练习高难度没用,国内的裁判会用完成分给你平衡回来,而平衡木你不上难度,不去跟着“卷”,国内的裁判会让你知道,什么是死亡。

所以,通过上层的“宏观调控”,整个中国女子体操就被绑上了平衡木这架战车,各省的运动员没有选择,省里的领导也没有选择,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苦衷,有其百万槽工。

所以,我一再强调的是,中国分管体操的领导不蠢,很清醒。他们非常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尽管他们想要的和体操这个项目应有的发展轨迹背道而驰。

所谓的跳马高手,醒醒吧。

为了大家,练平衡木,是你唯一的出路。国家不需要你的跳马,国家只需要大家变成平衡木项目的一根柴火,不断填进火炉之中,把火炉烧的越来越旺。

来源:动物形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