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腰腿疼痛怎么办?棍械理筋推拿疗法来帮您!| 筋骨堂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2 14:05 2

摘要: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微信订阅号【筋骨堂】专栏,逢周四推送!本栏文章由医院骨科专家名医亲自撰文或指导写作,内容涉及众多骨科常见病的科普讲解与防治建议,实用、权威!敬请关注!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微信订阅号【筋骨堂】专栏,逢周四推送!本栏文章由医院骨科专家名医亲自撰文或指导写作,内容涉及众多骨科常见病的科普讲解与防治建议,实用、权威!敬请关注!

颈肩腰腿疼痛怎么办?

棍械理筋推拿疗法来帮您!

医学指导:骨伤中心颈椎病与脊柱骨病科 晋大祥主任中医师

图文/骨伤中心颈椎病与脊柱骨病科 徐继禧主治医师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肌筋膜炎等筋骨疾病已成为困扰许多人的健康问题。面对这些疾病,目前治疗手段主要以药物和手术为主,但近年来,一种融合传统武术与中医推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疗法 “西关棍棒养生法”——徐氏棍械理筋技艺(以下简称“棍械理筋技艺”)逐渐走入大众视野,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图1 广州市荔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关棍棒养生法

一、源流:武术与医学的完美结合

西关棍棒养生法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清末民初的广州西关。包括独特的棍棒工具、理筋手法和理筋心法等多个方面,利用不同材质制成棍、叉、铲等多种棍棒工具,运用武术棍术动作对人体穴位、经络、筋膜肌肉通过推、揉、击、按、弹、拨等手法进行康复保健理疗。

中医正骨医师徐广坚,将百年传承的蔡李佛拳医武同源骨伤科治疗和理论体系融会贯通,在武术和棍术中加入力学中杠杆原理,通过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创新了棍械理筋技艺。特点是以棍代手,利用棍法的灵巧发劲,通过对粘连筋肌进行由浅入深的松解,剥离,直至病灶消除。如一把不流血的手术刀,用最巧妙省力功夫,达到满意的疗效。

图2 西关棍棒养生法徽标

二、理论:筋骨并重的治疗智慧

棍械理筋技艺的核心理论可以概括为“筋骨并重”。这里的“筋”不仅指现代医学中的肌腱,还包括肌肉、筋膜、韧带等所有软组织;“骨”则与现代解剖学概念一致。疗法认为,现代人常见的“静力性劳损”是由于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如久坐、低头)导致肌肉持续收缩,逐渐变得僵硬,形成条索状结节,进而引发疼痛和功能障碍。

与传统推拿相比,棍械理筋技艺具有两大特点:

1 手摸心会:以现代解剖学为基础,施术者通过由浅入深对各层组织的触诊,感知筋膜、肌肉和骨骼的僵硬、条索、结节改变。该方法较传统推拿按照穴位经络更精准,更到位。

2 以棍代手:利用不同形状的理疗器械作为双手的延伸,有针对性地对紧绷、僵硬及钙化部分进行松解,以达到松解粘连,激活筋膜肌肉,恢复筋骨平衡,延缓筋骨退变,缓解患者症状,提升患者功能与生活质量的目的,具有精准、无创、省力、高效的优势。

本疗法的精髓在于触诊和运劲发力,通过触诊感知一些影像学检查无法发现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治疗,利用中医特色优势早期干预,具有较好的疗效。棍械作为工具,不仅是简单的辅助器械,更是施术者手的延伸,能够将力道准确传导至深层组织,同时保护施术者,避免手部劳损。

图3 徐广坚医师亲自选材制作的部分工具

三、临床应用:

从颈椎到腰椎的全方位守护

当今社会,人们普遍使用手机和电脑,长时间低头、久坐成为常态,伴随而来的就是颈肩腰背部肌肉劳损,常见症状为头晕头痛,颈肩部和腰背部僵硬酸痛,四肢麻木及放射痛,多是由斜方肌、菱形肌、肩胛提肌、竖脊肌、髂腰肌、腰大肌等肌肉劳损僵硬,同时伴有慢性炎症后形成的筋膜、韧带纤维化造成,引起局部神经刺激,产生痛感,或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出现头晕头痛,严重时可导致脊柱小关节错位。

棍械理筋技艺正是针对以上改变,利用各种工具对不同组织进行逐层精准松解,通过棍械使劲力透达深层,犹如一把不流血的手术刀,松解粘连的肌肉筋膜。

四、治疗体验:安全舒适的自然疗法

进行治疗时要让患者处于放松状态,保持固定体位。术中时刻与患者保持沟通,痛感以患者接受为度。用力要轻柔,沉稳,以身体带动双手协同发力,不可使用蛮力。

接受棍械理筋治疗的患者通常描述治疗过程为:

1 医师先进行细致触诊,找出疼痛根源;

2 根据部位选择合适棍械,力度会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而改变;

3 治疗后肌肉松弛,活动度立即改善;

4 每周进行一次治疗,一般3-5次为一个疗程。

与传统推拿相比,患者普遍反映:

1 疼痛感主要为酸胀痛,无明显不适感;

2 治疗后轻松感更明显;

3 效果维持时间更长。

图4 徐继禧医师为患者进行棍械理筋推拿治疗

五、结语

棍械理筋推拿疗法是传统武术医学智慧的结晶,为现代筋骨疾病提供了“精准、自然、整体”的治疗选择。它不仅是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更是“中西医结合”的典范。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进一步的推广,这一疗法有望惠及更多受筋骨问题困扰的人群,让传统医学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命力。

对于长期受颈肩腰腿痛困扰的患者,在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后,不妨尝试这一融合武术与推拿的特色疗法,或许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毕竟,最好的治疗往往是让身体找回它本应有的平衡。

骨伤中心简介

(骨伤中心传承传播中医药文化和科普宣传平台《筋骨堂》,每周四发表一期。篇幅所限,每篇介绍中心及各专科一个亮点)

1

骨伤中心(骨伤科学系)简介

骨伤中心(骨伤科学系)坚持临床、教学、科研和科普宣传“四位一体”协同发展,临床部共有407张床位,设有13个骨科专科病区,包括:上肢创伤骨科、手外伤与创面修复科、下肢创伤骨科、足踝骨科、脊柱微创科、颈椎病与脊柱骨病科、股骨头坏死科、人工关节与髋关节科、人工关节与膝关节科、运动医学科、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儿童骨科、经典骨伤与骨康复科。其中髋关节与股骨头坏死专科群是全国临床重点专科,其他均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此外还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间、广东省名中医工作室3间。骨伤门诊设置齐全,包括岭南名医、特需、专家、专科、专病、普通等不同模式和专门的筋骨康复特色治疗室,全心全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诊选择需求,为“百姓医院”出新出彩。

2

《骨伤名医故事》——袁浩

骨伤中心(骨伤科学系)作为医院“大师平台、名医摇篮”一份子,迄今历经四代全体骨科人的传承和创新,享誉国内外。本期名医故事主角是“袁浩”。

袁浩(1926—2011),是第二代学术传承人之一。我国著名的股骨头坏死研究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他1955年大学毕业就主动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奔赴海南岛前线,支边30年,当时被评为知青上山下乡先进标兵受到中南局第一书记兼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的接见。后来把全部精力致力于骨科“不死的癌症”中西医结合股骨头坏死的研究,国家验收评价为“全国一流,国际先进”,并创建了国家级第一家中医髋关节病治疗中心。

他先后获得各级荣誉及奖项数十项,最突出的就是2000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劳动模范等,并受到时任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接见。他救治“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好军嫂韩素云的故事,感动了祖国各行各业,成为爱国拥军、大医精诚典范。他救助患股骨头坏死的河南贫困农民李敬斋夫妇、19年后夫妇回来照顾他生病的故事,感恩文化传遍祖国各地,被赞誉为“社会主义新时期和谐医患关系的典范”。现在,骨伤中心已经开启了以他命名的“袁浩大讲堂”进行学术传承和创新。

3

《每期一科简介》

骨伤中心颈椎病与脊柱骨病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颈椎病与脊柱骨病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中西医结合诊治颈椎病和各种疑难脊柱伤病为特色的专科。是粤港澳大湾区脊柱侧弯畸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设有病床45张。

科主任晋大祥教授同时兼任岭南(脊柱)骨科病研究所副所长。颈椎病与脊柱骨病科技术力量雄厚,拥有正高2名,副高1名,主治医师3名,全部拥有脊柱专业医学博士学位。全科医护人员均经过国内外一流医院专科培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疗和护理水平。

颈椎病与脊柱骨病科博采众长,以独特的棍点正脊手法,各种微创技术,结合中医辨证施治诊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和老年严重退变性脊柱侧弯为优势和特色,总结完善了一整套的棍点正脊、微创技术和辨证施治的个体化、标准化、科学化和精准化的操作流程。率先成功开展了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齿状突骨折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寰枢椎脱位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复位融合、小切口侧前方入路腰椎间盘切除融合矫正等高难度手术。特别对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复杂退行性脊柱侧弯的矫正重建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多年临床的基础上,颈椎病与脊柱骨病科研制出“补气通络胶囊”、“葛根通络胶囊”、“独活通络胶囊”、“补肾通络膏方”等多种专科制剂,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和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

专家介绍

晋大祥

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颈椎病与脊柱骨病科主任,岭南(脊柱)骨伤病研究所副所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脊柱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健康学会脊柱分会常务委员

粤港澳大湾区脊柱侧弯畸形联盟副理事长

主要著作有:《中医正骨学》副主编(2012,精编教材,上海科技出版社)。《骨质疏松症图谱》(第3版)主译(2013,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微创脊柱畸形外科学》主译(2021,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局麻经椎间孔入路全内镜下腰椎手术技术》主审(2023,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三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

【擅长】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椎管狭窄症、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脊柱肿瘤、脊柱侧凸等疑难疾病的诊治。先后成功开展了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齿状突骨折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寰枢椎脱位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复位融合、小切口侧前方入路腰椎间盘切除融合矫正等高难度手术。特别对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复杂退行性脊柱侧弯的矫正重建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作者介绍

徐继禧

主治医师

医学博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专业

出生于传统中医正骨世家,自幼跟随父亲、棍点理筋正骨手法创始人徐广坚先生学习。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医骨伤专业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主张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骨质疏松椎体骨折、脊柱畸形、结核、感染。曾到南京鼓楼医院进修学习脊柱畸形治疗半年。

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9篇,参与省部级课题3项,编译论著3本,获得专利1项。

【擅长】

利用微创方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尤其擅于结合现代骨科理念,运用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各种颈肩腰腿痛、头晕、软组织肌肉劳损、胸背及腰骶肌筋膜炎、脊柱小关节紊乱、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肩周炎、网球肘、足底筋膜炎、膝关节炎等疾病。

温馨提示

请关注下方“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公众号。关注后进入页面菜单栏“就诊助手”或“门诊服务”,搜索“医生姓名”即可挂号。

执行编辑 | 陈苑汕、张诗琦、张晓晓

责编 | 梁幸琳、王爔晨

审核 | 杨铭昊

审定 | 方熙茹

健康与你同路!

医院地址导航

关注|可预约挂号、缴费、代煎配送、查询检验(查)报告和住院日清单等

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