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对虾养殖攻略:防病害、稳水质,打好丰收基础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2 13:17 2

摘要:5 月,气温逐渐升高,天气变化频繁,正是对虾生长的 “黄金期”,也是养殖风险的 “高发期”。这个月稍有不慎,就可能让辛苦养殖的对虾生病减产。养殖户们想要养好虾,必须紧盯水质、严防病害。今天就来聊聊 5 月对虾养殖的那些关键事儿!

5 月,气温逐渐升高,天气变化频繁,正是对虾生长的 “黄金期”,也是养殖风险的 “高发期”。这个月稍有不慎,就可能让辛苦养殖的对虾生病减产。养殖户们想要养好虾,必须紧盯水质、严防病害。今天就来聊聊 5 月对虾养殖的那些关键事儿!

一、5 月养殖环境:多变气候下的挑战

5 月的天气像 “孩子脸”,说变就变。气温波动大,昼夜温差能达到 10℃以上,水温也跟着忽高忽低。对虾是变温动物,水温骤变会让它们应激反应强烈,轻则食欲下降、生长缓慢,重则免疫力降低,感染各种疾病。同时,闷热天气增多,池塘容易缺氧,一旦溶氧量低于 5mg/L,对虾就会浮头,长时间缺氧甚至会大批死亡。

此外,随着水温上升,池塘里的藻类、细菌繁殖速度加快。如果水质调控不好,藻类过度繁殖就会爆发 “水华”,水体 pH 值飙升;而藻类大量死亡又会导致水质恶化,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超标,给对虾生存带来巨大威胁。

二、重点预防的疾病及应对方法

1. 白斑综合征

这是对虾养殖的 “头号杀手”,5 月高温高湿的环境特别容易爆发。发病初期,对虾活力下降、食欲减退,甲壳上出现白色斑点;后期会停止摄食,大量死亡,短短几天就能让整池虾全军覆没。

预防:定期使用生石灰或二氧化氯对池塘消毒,每亩用量 10 - 15 千克;投放虾苗前,用聚维酮碘溶液对虾苗浸泡消毒 10 - 15 分钟。

治疗:一旦发现病虾,立即隔离。全池泼洒抗病毒中药制剂,如板蓝根源液,每立方米水体使用 2 - 3 毫升,同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 C 和免疫多糖,增强对虾免疫力。

2. 肝胰腺坏死症

5 月对虾摄食量大,肝胰腺负担加重,容易引发坏死症。患病对虾肝胰腺萎缩、颜色变浅,身体瘦弱,生长速度明显放缓。

预防:投喂优质饲料,避免使用发霉变质的饵料;定期在饲料中添加胆汁酸,每吨饲料添加 1 - 2 千克,保护肝胰腺健康。

治疗:发现症状后,停喂劣质饲料,改用保肝护胆的功能性饲料;全池泼洒乳酸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每亩用量 2 - 3 千克。

3. 肠炎病

天气闷热时,池塘底部容易积累残饵、粪便,滋生大量有害细菌,导致对虾肠炎。病虾肠道发红、肿胀,严重时肠道溃烂,伴有白便现象。

预防:控制投喂量,避免饲料过剩;每隔 7 - 10 天使用芽孢杆菌改良水质,每亩用量 1 - 2 千克。

治疗:全池泼洒大蒜素,每立方米水体使用 1 - 2 毫升;同时在饲料中添加恩诺沙星,按 0.1% - 0.2% 的比例拌料投喂,连续 5 - 7 天。

三、5 月养殖管理关键要点

1. 水质调控是核心

每天早、中、晚测量水温、pH 值、溶氧量等指标。水温保持在 25 - 30℃,pH 值维持在 7.8 - 8.6 之间。定期加注新水,每次加水 10 - 20 厘米,保持水体透明度在 30 - 40 厘米。当水质恶化时,可使用沸石粉、腐植酸钠等水质改良剂,每亩用量 5 - 10 千克。

2. 科学投喂保生长

根据对虾规格和天气情况调整投喂量。一般幼虾每天投喂 4 - 5 次,成虾投喂 3 - 4 次。坚持 “少量多次” 原则,避免饲料浪费。高温闷热天气适当减少投喂量,防止残饵污染水质。

3. 加强巡塘早发现

每天早晚巡塘,观察对虾的摄食、活动情况。发现对虾游塘、浮头、体色异常等现象,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同时检查增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确保池塘溶氧量充足。

5 月的对虾养殖,就像在走 “钢丝”,既要稳住水质这个 “底盘”,又要守住病害防控这条 “红线”。只要养殖户们多留心、勤管理,把每个环节做到位,就能顺利度过这个关键期,迎来对虾丰收的好时节!

(素材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侵删)

·END·

晓农音

知晓天下,传播农音!


来源:晓农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