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您要是去过故宫,肯定见过那些红墙金瓦。导游总爱指着坤宁宫讲帝后大婚,可您知道吗?就在东六宫最偏僻的延禧宫后头,藏着几间不起眼的灰瓦房。三百年前,那里每晚亮着昏黄的灯笼,住着群穿绿袍不戴首饰的宫女——她们就是史书讳莫如深的"皇帝生理老师"。
您要是去过故宫,肯定见过那些红墙金瓦。导游总爱指着坤宁宫讲帝后大婚,可您知道吗?就在东六宫最偏僻的延禧宫后头,藏着几间不起眼的灰瓦房。三百年前,那里每晚亮着昏黄的灯笼,住着群穿绿袍不戴首饰的宫女——她们就是史书讳莫如深的"皇帝生理老师"。
明朝嘉靖年间有个规矩:太子满十岁,司礼监就要递上《养正图说》。这可不是什么四书五经,翻开第三页就画着男女交合的春宫图。伺候过万历皇帝的太监刘若愚在《酌中志》里写:"卯时三刻,掌事嬷嬷引教习宫人入帷"。
这些"教习宫人"多是二十出头的农家女。《清稗类钞》里记载,她们要在太子面前解开衣襟,手把手教人体结构。您别以为这是香艳场面,崇祯皇帝的启蒙老师王氏回忆:"浑身发抖不敢抬眼,生怕呼吸声惊了贵人"。
最荒唐的是教学流程。太子初次临幸要选吉日,教习宫人得提前三日沐浴斋戒。当天寅时喝鹿血,辰时焚香,巳时由八个老嬷嬷抬进寝殿。您猜怎么着?万历皇帝第一次吓得直哭,硬是让三个宫女按着才完成"功课"。
嘉靖二十三年春,紫禁城北门来了辆青布马车。车上八个十四五岁的姑娘,都是内务府从直隶农户家挑的。她们要过三道坎:脱光验身查隐疾,喝三个月避子汤试药性,背熟《女诫》考忠心。
有个叫春杏的姑娘在日记里写:"嬷嬷拿银针扎乳头,疼得咬破嘴唇不敢叫"。这些姑娘必须三代清白,祖上不能出过娼妓罪臣。最要命的是得会装聋作哑——隆庆帝的教习宫人秋月,就因多嘴说了句"殿下腰力不足",被活活杖毙在慎刑司。
您可能好奇,教皇帝这种好事轮得到农家女?这里头藏着皇家的算计。正三品以上官员的女儿要留着联姻,宫女出身的怕有异心,只有这些签了死契的农家女最好拿捏。教完了往冷宫一塞,省得出去乱说话。
乾清宫西暖阁有口枯井,老太监说里头填着七具女尸。这都是成化朝没教好皇帝的教习宫人。要说她们的出路,真是比走钢丝还险。
运气最好的像万贵妃。她本是宣宗长孙的教习宫人,硬是凭着胆识爬到贵妃位子。但您看《明史》怎么骂她?"貌雄声巨,类男子",这话摆明是说她失了女人味。最后背了谋害皇子的黑锅,三尺白绫了断深宫。
第二条路是当"活死人"。嘉靖帝的教习宫人张氏,教完皇帝就被锁在景阳宫后的耳房。每天两餐从门洞递进去,马桶三天倒一次。捱到四十二岁咳血而死,内务府记录就六个字:"病殁,无册无葬"。
最惨的是第三条路。正德帝的教习宫人刘氏,被玩腻了赏给太监当对食。结果被变态太监拿蜡烛油灌下体,惨叫三天才断气。这事记在《万历野获编》里,笔者边写边批:"此天家阴私,非臣子所宜言"。
您别小看这些女人,康熙帝能生35个皇子,多亏八岁就由苏麻喇姑开蒙。苏嬷嬷后来活到93岁,成了清朝唯一有谥号的教习宫人。但这样的幸运儿三百年也就出一个。
更玄乎的是天启帝的教习宫人客氏。这女人不简单,教完皇帝转头勾上太监魏忠贤,把持朝政七年。要不是崇祯帝继位后把她活剐了,大明江山恐怕早改姓客。您说这是不是应了那句老话——教徒弟饿死师傅?
故宫修缮队在延禧宫挖出过个铜盒子,里头有张万历年的血书。歪歪扭扭写着:"教得龙子入九天,奴家枯骨葬黄泉"。现在这物件存在档案馆,编号是"不可考宫女遗物"。
前些年考古队在河北挖出个明朝宫女墓,棺椁里除了根银簪子,还有块刻着"教"字的木牌。X光一扫,盆骨碎裂,肋骨断了三根。专家嘀咕:"这怕是教学时受的伤"。
最唏嘘的是清东陵附近有个乱葬岗,三百多个无碑坟包排成八卦阵。守陵人说这是前朝教习宫人的坟,为防她们阴魂不散才摆的风水阵。去年暴雨冲开座坟,里头白骨手腕还套着龙纹金镯——这是教学成功的赏赐,也是催命符。
下次您逛故宫,路过那些朱漆剥落的偏殿,不妨驻足听听风声。四百年前,这里每寸砖瓦都浸着教习宫人的血泪。她们用青春教会皇帝传宗接代,自己却连名字都留不下。封建王朝早灰飞烟灭了,可那些嵌在青砖缝里的呜咽声,至今还在红墙黄瓦间打转呢。#历史冷知识##历史杂谈#
来源:自说自话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