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汾阳最早的钱庄创始人王庭荣,同时也是千里茶路最早的开拓者之一。无论是从我国商业的历史见证,还是从金融发展的意义考量,都是能够载入史册的经典......”
资讯来自;微汾阳 作者;(王希良 宋志强)
汾州帮茶商的开拓者
“汾阳最早的钱庄创始人王庭荣,同时也是千里茶路最早的开拓者之一。无论是从我国商业的历史见证,还是从金融发展的意义考量,都是能够载入史册的经典......”
《再说祥发永》
1、从祥发永茶庄到中国最早的钱庄
自中俄通商以来,中国向俄国输出品以茶、丝为大宗,汾商中比较有实力的茶庄是汾阳城清代著名大资本家王庭荣在张家口开设祥发永茶庄,茶庄向外蒙及俄国推销各种名茶,并独家经营。王家派有专人长期在湖南、福建收购各种茶叶,然后经过水陆两路,运到张家口,再到库伦,集中分类,最后运到恰克图祥发永分庄,营销于俄国各地,其中以莫斯科为重点。聂生村的宋聚源就是祥发永长期派驻汉口、湖南一带,收购大宗茶叶的老板。宋文惠、宋泰喜则是长期驻恰克图推销茶叶的老板。在当时,他们都已成为聂生村的小康之家。
乾隆元年王庭荣在张家口开设的祥发永钱庄是全国最早的账局。祥发永钱庄的总经理就是聂生村的宋文惠,而宋文惠又曾做过祥发永在恰克图的坐庄老板。祥发永既是钱庄,也经营茶叶和皮毛生意。若按宋氏的升迁经历看,茶庄在先,钱庄在后。可以说,茶业的发展和商人们通过茶道积累的资金,使得中国的金融业萌芽初现,祥发永茶庄到钱庄的转变就形象地说明了这一历史性现象。
张家口,当地俗称“堡子里”。500多年前晋商前辈们,便是从这里开始了他们商业帝国的创业之路。那个时期,汾阳商人王庭荣和他创立的“祥发永”就是堡子里最具晋商代表性、最具中国近代金融企业市场性的经典。学者宋志强赴堡子里考察的一个重大发现,就是依据文献史料,把王庭荣以及他的家族前辈张家口经商的时间,由清乾隆元年(1736)往前推进115年,即明崇祯十一年(1621)。理由是“汾阳商人王庭荣出资四万两,于乾隆元年(1736)在张家口设立“祥发永”账局、兼汉口分号红茶帮茶商。”这是全世界都认定的中国最早的金融业。在当时还没有转账汇款的历史状况下,王庭荣这笔数目巨大的现金从何而来?答案应该是王氏家族前辈在早于“祥发永”一百多年前经商积攒下的。证实了王庭荣父辈们早在明朝末年就在张家口开始了商业创举。
《国朝文录续编——崇祯(四卷)》中有这样的记载:“……国朝定鼎,汾阳城内人大贾(商)王氏(应是王庭荣前辈)自十一年本朝龙兴,遣人来张市易,皆八家之后。”当时王庭荣的前辈们,虽然共同参与了八大皇商当时在张家口堡的商业运作,但在规模、时间、名气上略显逊色,因此钦定为“之后”。百年以后,王庭荣接力前辈,在张家口创立了中国第一家金融界的账局,并开创了一条金融与贸易并驾齐驱的商业道路。从而成为张家口商业帝国中的领跑者。
张家口历史研究会撰文、党建出版社出版的《品读张家口堡》文献中记载着:“王庭荣茶庄专司中国名茶,在武夷山、丽江设厂,在长沙、汉口、通州有转运码头,除伊利、西宁、兰州及太原设茶庄,还专门向海拉尔、后贝加尔、库伦、恰克图、莫斯科和波兰外销……王庭荣精通业务,交际甚广,他们的贸易商号分支机构横跨欧亚,延伸到了外蒙古和俄罗斯,茶叶贸易每年数百万担,在张家口堡占有四分之一。”应该说,“祥发永”在中国金融与张家口的贸易发展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六百年沧桑,汾阳王家的商人是张家口“茶马互市”最早的前辈创业者,王庭荣也成为了堡子里毫无争议的金融街开创者。他的“祥发永”商号,作为中国最早的账局,无论是从我国商业的历史见证,还是从金融发展的意义考量,都是能够裁入史册的经典。
《晋游日记》载:“自乾隆元年至清末年间,祥发永总号一直设在张家口,股东为王庭荣,经理为王桂洁。除经营存放款业务外,茶叶贸易也是其国内外贸易最主要的经营项目。经查,晋商的茶叶贸易起源于明代,弘治三年(1490)明代山西大同开展“茶马互市”,给了晋商茶叶贸易兴起的契机,使茶叶从内地流到蒙古转而输入到俄国。
清康熙末年“祥发永”在福建武夷山、湖南都有其庞大的茶山与茶田,且设有祥发源分号,专门负责收茶与制茶。祥发永也为恰克图重要商号,其他相关字号有:祥发承、祥永发、祥发成、祥发昌,这五个字号售君眉茶602246两、白毫茶309840两、青茶1300200两,共2212286两,其中青茶占了58.8%左右,每年与俄贸易在5万两以上,光绪年间仍领青茶部票贸易,同治七年(1868)以后每年达20万(银两)左右”。如果按现值通货兑换,仅茶叶单项收入就可达约2600万元人民币,可见贸易额规模之大。
关于祥发永慈怀善念报效社会之事,宋志强先生在张家口与雁门关考察中,也曾发现了两件事,一是张家口堡子里清嘉庆二十三年(1817)五月“重修文昌帝君阁”碑记,碑阴中381家商铺与个人的捐款名单里,祥发永名列前茅,捐赠白银35两;二 是宣统元年(1909)“重修雁门关”碑铭个中,当年祥发永捐赠(铜钱)30千(相当于白银30两)的碑刻记录。(王希良 宋志强)
未完待续。
来源:草根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