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养老院里住着200多位老人,哦,对了,其中还有一位40多岁就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律师。
5月初,我前往一个医养结合的养老院为职工讲授养老护理员课程。
这个养老院里住着200多位老人,哦,对了,其中还有一位40多岁就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律师。
住在养老院的人们,状况各异。
有的看看书,写字画画,自得自乐;
有的卧床不起,生活无法自理,依靠鼻饲输送营养液维持生命;
有的患有老年痴呆症,时而安静,时而狂躁,或是摔砸东西,或是撕扯身上的尿不湿;
有的双目失明,出行全靠护工牵引;
有的中风偏瘫,只能借助轮椅行动;
有的老人腿脚不便,拄着拐杖,步履蹒跚;
还有的坐在走廊的凳子上,或发呆,或喃喃自语,或打盹儿,或吃着零食。
住在这儿的人身份多样,有曾经的企业领导、学校领导、律师、设计人员,也有五保户。但大多数还是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的老人。
这个养老院在住宿及就餐环境方面做得相当不错。
宽敞明亮的二人间,配备洗漱间,还有活动空间与可供散步的地方。
当然,散步范围仅限于养老院内。
若老人需外出,必须有家属签字接出才行。
那些有儿女或亲戚的老人,时不时会收到送来的牛奶、水果、糕点,由养老院保管,每天拿出来给老人食用。
给我印象最为深刻,感触也最深的是,住在养老院的老人们大多眼神迷茫,仿佛空气中透着一股暮气沉沉的味道。
他们每日的生活不过是吃喝拉撒睡,不被人需要,被时代抛弃,被社会淘汰。
仿佛他们来养老院的目的,就是静静等待着那一天的来临,去往一个没有伤痛、没有孤独,阳光普照、鲜花盛开的世界。
目睹此情此景,我不禁陷入沉思,人活一世,终有驾鹤西去的那一天。
60岁后的我,该如何度过下半生呢?
思来想去,我认为应尽力做好这几件事。
第一,尽量把自己身体搞好一点。该吃吃,该喝喝,均衡营养,不要舍不得吃;适度锻炼身体,至少要保证生活能够自理。如此,既不给他人增添麻烦,也能让自己有尊严地活着。正如俗语所说:“健康不是一切,没有健康没有一切。”
第二,保住自己的住所。不管子女如何劝说卖了小房子,两家凑钱买大房子,住在一起有个照应等各种理由,都不要动卖房子的念头,要保住自己的老窝。
尽可能选择居家养老,不到万不得已,不去养老院。家,始终是心灵的港湾,是遮风挡雨的居所,有家才有安全感归属感。
第三,老两口别再争吵,过了几十年,已经是亲人了,知道彼此的皮气性格。双方互相包容、相互扶持,知冷知热,相濡以沫共度余生。“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夫妻之间的缘分来之不易。
第四,多攒些钱,倘若日后生活不能自理,才有钱请保姆或入住养老院。
在尽量保证自己身体营养的基础上攒些钱,人老了,生病是经常的事,手里有钱心不慌。
经济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能保障生活质量。
第五,努力与子女和兄弟姐妹保持良好关系,万一老了,不能自理,去了养老院,也有人牵挂。
毕竟,血浓于水,亲情是强大的后盾。
第六,若70岁之前条件允许,出去走走看看,领略不同的山水风光,感受各地的人文地理,品尝特色小吃,留下美好回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的丰富在于不断体验。
第七,放平心态,不与他人攀比钱财多少、房子大小、儿女是否成器、子女结不结婚、生不生小孩等,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轨迹。正如但丁所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来源:小草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