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元 617 年,隋末的天下,已是烽火连天。隋炀帝的暴政使得民不聊生,农民起义如燎原之火,遍布大江南北。在这乱世之中,李渊,这位出身太原世家大族的贵族,凭借着卓越的谋略与果敢的决策,发动了一场改写历史的战争 —— 攻取长安之战,为大唐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元 617 年,隋末的天下,已是烽火连天。隋炀帝的暴政使得民不聊生,农民起义如燎原之火,遍布大江南北。在这乱世之中,李渊,这位出身太原世家大族的贵族,凭借着卓越的谋略与果敢的决策,发动了一场改写历史的战争 —— 攻取长安之战,为大唐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渊,字叔德,袭封唐国公,时任太原留守。他为人豁达,广交豪杰,素有济世之志。在隋朝统治摇摇欲坠之际,李渊敏锐地察觉到了时代的变局。次子李世民,更是年少有为,胸怀大志,与晋阳县令刘文静密谋起兵之事。刘文静向李世民分析形势:“炀帝远在江淮,李密围攻洛阳,各地起义军蜂起,此时若有人振臂一呼,取天下易如反掌。太原有众多豪杰,可集兵十万,再加上您所带军队,乘虚入关,号令天下,帝业可成。” 李世民深以为然,便开始秘密筹备。
恰逢李渊与突厥作战失利,隋炀帝欲将其召至江都治罪。李世民趁机劝说父亲:“如今隋炀帝无道,百姓困苦,太原城外已是四战之地。若只效忠于隋朝,既无法平定起义,又恐被炀帝治罪,不如顺应民心,兴义兵,方能转祸为福。” 在众人的劝说下,李渊终于下定决心反隋。
大业十三年(617 年)六月,李渊以讨伐刘武周为名,派李世民、刘文静等人四处募兵,迅速集结了一万余人。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察觉到李渊的意图,欲先发制人,却被李渊、李世民抢先一步,以 “引突厥兵入寇” 的罪名斩杀,这便是著名的 “晋阳事变”,标志着李渊集团正式公开起兵。
李渊深知,要成就大业,仅凭太原的兵力远远不够。于是,他一面与北部的突厥结盟,稳住后方,一面传檄郡县,宣称尊炀帝为太上皇,拥立镇守长安的代王杨侑为帝,以此争取隋朝旧臣和关陇、河东地主集团的支持。同时,李渊巧妙地利用了瓦岗军李密与隋朝的矛盾,与李密联合,使隋军无暇西顾。
七月,李渊命李元吉留守太原,亲率三万大军,在西突厥兵的协助下,向长安进发。一路上,李渊父子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风范。西河郡隋将婴城拒守,李建成和李世民奉命攻打。他们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赢得了当地士民的支持。仅仅九天,便攻克西河,斩杀郡丞高德儒。此后,李渊开仓赈饥,招募士兵,将军队分为三军,实力进一步壮大。
李渊大军南下,进逼霍邑(今山西霍县)。此时,恰逢连雨,军队粮食短缺,李渊和裴寂一度准备退回太原。李世民却坚决反对,他哭谏道:“如今正值收获季节,田野间粮食充足,不必担忧粮草。若遇抵抗便撤兵,恐怕将士们军心涣散,大势将去。” 李建成也支持李世民的主张。李渊最终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决定与隋军在霍邑决战。
战斗打响,李渊、李建成在城东列阵,李世民在城南列阵。太原兵初战不利,李世民见状,率领骑兵从城南直冲隋将宋老生阵,从背后夹击隋军。李渊与李世民前后合击,隋军腹背受敌,大败而逃,宋老生被杀,霍邑被顺利攻克。这一战,极大地鼓舞了李渊军的士气,为后续的进军奠定了信心。
随后,李渊相继攻克临汾郡和绛郡,进逼龙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关中势力最大的一支武装孙华和冯翊太守萧造纷纷投降李渊,李渊的势力得到了进一步扩充。
九月,李渊兵临河东(今山西永济县),隋将屈突通固守城池,久攻不下。此时,李渊的部下出现了两种意见:裴寂认为应全力攻下河东,再进军关中;李世民则主张兵贵神速,直捣关中。李渊权衡利弊,最终采取了折中的方案,分兵两路,留诸将围攻河东,牵制屈突通,自己则率领李建成、李世民大军攻取长安。
李渊率军迅速渡过黄河,派李建成扼守潼关,阻挡关东隋军;李世民自渭北进入三辅,关中各支武装纷纷响应,归附李渊。一时间,李渊军声威大震,关中局势逐渐稳定。
十月,李渊会师李建成、李世民、刘弘基之兵,共计二十余万,将长安团团围住。李渊并不急于攻城,而是严申军令,禁止士兵抢掠,同时派人向城中守将申诉尊隋之意,希望守军能够弃暗投明。然而,守城军不为所动。
面对这种情况,李渊不得不下令攻城。他与部下相约:“不得侵犯隋朝七庙及代王、宗室,违者夷三族!” 十一月,经过激烈的战斗,军头雷永吉率先登上城头,京城长安被成功攻克。
李渊进入长安后,迎立代王杨侑为傀儡皇帝,自任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加封唐王,并与民约法十二条,废除隋朝苛法,得到了关中地主阶级的广泛支持和拥护。
次年五月,李渊见时机成熟,篡隋自立,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是为唐高祖。从此,一个辉煌灿烂的大唐王朝在华夏大地崛起,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篇章之一。
李渊从太原起兵到攻克长安,仅仅用了短短五个月的时间。这一奇迹的背后,是李渊父子卓越的战略眼光、灵活的战术运用以及对人心的巧妙把握。他们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抓住了时代赋予的机遇,在隋末的乱世中脱颖而出。这场攻取长安之战,不仅改变了李渊家族的命运,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为大唐盛世的来临奏响了激昂的序曲。
来源:萌鹰影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