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榕城,是揭阳核心城区,也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自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报阳复置县以来,一直为揭阳县治驻地,迄今已有870多年历史,在潮汕地区,揭阳榕城就像一颗被藏起来的明珠,名气一直比不上潮州和汕头。不过,正是这份低调,让它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历史韵味。趁着假
榕城,是揭阳核心城区,也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自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报阳复置县以来,一直为揭阳县治驻地,迄今已有870多年历史,在潮汕地区,揭阳榕城就像一颗被藏起来的明珠,名气一直比不上潮州和汕头。不过,正是这份低调,让它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历史韵味。趁着假期,我躲开那些人挤人的网红景点,来到揭阳游玩。今天,带大家走进揭阳榕城的第一站——揭阳学宫,感受一下这座古揭阳最高学府的独特魅力。
揭阳学宫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那时候揭阳刚复置县,它最初叫儒学署,位置就在现在榕城区韩祠路东侧。在古代,它可是揭阳唯一的官学,肩负着传授儒学、培养科举人才的重任。现在,它不仅是全国第二大的孔庙,还是广东三大学宫之一,规模大、建筑全、保存好,在岭南地区同类历史建筑组群里数一数二,是揭阳古城的文化地标,还有“粤东古建筑明珠”的美称呢。2013年,揭阳学宫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位相当高。
揭阳学宫历经多个朝代的修建和扩建,现在我们看到的主要建筑是清光绪二年(1876年)重修后的样子。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孔氏家庙和国庙,其他的孔庙一般都是儒学教育和祭祀孔子的地方,还大多是地方官学,所以也叫学庙、文庙或者学宫。从唐代开始,各地孔庙基本都参照曲阜孔庙的样子建造,不过礼制上不能超过曲阜孔庙和国庙。
揭阳学宫按照县级孔庙的规格建造,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府、县级孔庙之一,格局非常完整。它坐北朝南,由21座单体建筑组成,占地大概2.1万平方米,平面布局是三轴五进。中轴线上依次是照壁、泮池、大成门、乡贤祠、名宦祠、东房、西庑、大成殿、东斋、西斋、崇圣祠、尊经阁等。东轴线上有明伦堂、教谕署、忠孝祠、土地祠。西轴线有训导署、文昌祠等。整个学宫既有明清官式建筑的大气,又融入了潮汕传统建筑的精致特色。
走进揭阳学宫,从照壁开始,就能感受到它的独特。别的学宫一般从万仞宫墙开始,而揭阳学宫是从一段照壁起步,照壁南面有明代兵备道杨芷写的“太和元气”四字石刻,一看到它,庄重神秘的感觉就扑面而来,让人迫不及待想进去看看。过了照壁,是纯石结构的棂星门和眼镜形的泮池,石柱高耸,云枋龙首,古色古香。再往前走,过了泮池就是大成门,也叫仪门,门两边分别是“名宦祠”和“乡贤祠”,用来纪念历代有名的地方官员和贤人。
穿过大成门,就到了揭阳学宫的核心建筑——大成殿,以前叫先师殿,是供奉孔子的地方。大成殿里,四根大石柱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木雕巨龙,特别震撼。两边的东、西庑分别摆放着历代先贤先儒的牌位,一共有79位和77位。在大成殿后面是崇圣祠,这里还有一段重要的革命历史。1925年两次东征和1927年南昌起义部队在揭阳的时候,周恩来就在崇圣祠生活和办公,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展览馆,里面的展品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八百多年来,揭阳学宫一直是传播儒学、让人明事理、懂礼仪的地方,从这里走出了黄焕国、郑大进、曾习经等不少杰出人才。现在,虽然学宫不再像以前那样开设讲堂授课,但每年都会举行“开笔礼”,给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开启知识的大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如果你来到揭想,也想来揭阳学宫逛逛,我整理了一份攻略给你参考:
一、景点地址:就在揭阳市区韩祠路7号,很好找。
二、景点交通:
- 自驾的话,直接导航“揭阳学宫”就行,停车场4小时才收5元,超划算。
- 坐市区内公交车,可以到进贤门总站,再走300米左右就能到。
三、开放时间与游览建议:周二到周日开放,上午9点到11点能入场,下午14:30到16:30入场,周一闭馆。我上次下午去得有点晚,只有两小时参观时间,感觉根本不够。要是你想好好感受这里的历史韵味和建筑之美,建议预留半天到一天的时间慢慢逛。
四、门票:免费参观。
五、参观路线:照壁 - 棂星门 - 大成门 - 大成殿 - 崇圣祠 - 西路建筑(土地祠、文昌祠、节孝祠、享祠) - 东路建筑(忠孝祠、忠义祠、明伦堂、教谕署) 。
六、小贴士:
- 别忘了带上相机,摄影爱好者最好带上广角镜头,学宫的宏伟和细节之美,都值得定格下来。
- 要是天气热,参观时间又长,记得带瓶水,及时补充水分。
- 穿轻便舒适的鞋子,因为学宫面积不小,需要走不少路。
- 学宫的红墙特别出片,穿上汉服拍照,氛围感直接拉满,喜欢拍照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
揭阳学宫就像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块砖石、每一处雕刻都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和文化的传承。来揭阳,一定不要错过这座古学府,相信你也会被它的魅力所吸引。
来源:珊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