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请了十年保姆,临终前交待后事说还有遗憾,竟是跟保姆有关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2 10:16 1

摘要:父亲一阵清醒一阵昏迷中,我们不敢走开,想着他清醒时能跟我们说上几句话,交待一些后事。

父亲病危,我们几兄妹全赶来了。

父亲一阵清醒一阵昏迷中,我们不敢走开,想着他清醒时能跟我们说上几句话,交待一些后事。

没想到,他醒来时交待的后事竟然是这一生的遗憾,还跟保姆有关。

我们已经在病床前守关父亲两天两夜了。

医生说,父亲也就是这几天的事,叫我们做好思想准备。

没有人说话,只有各种仪器发出的滴滴声,像是在倒计时。

窗外下着雨,雨点敲打在窗户上的声音让人心烦意乱。

我坐在父亲的病床旁,看着他消瘦的脸庞,手里握着他已经没什么温度的手。

"还有什么想吃的吗?"我试图找点话题,能跟父亲再多说上几句话,"我去给你买。"

父亲没有回答。

他看着天花板,眼神涣散。

医生说他最多还能撑两天。

突然,他的手指动了动,紧紧抓住我的手。

我感到一阵惊讶,看向他的脸。

"爸?"

"孩子,我有话要说。"父亲的声音很微弱,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我俯下身子,凑近他的嘴边。

"我这辈子...唯一后悔的事..."他说话断断续续,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尽全力,"就是阿兰..."

我愣住了。阿兰是照顾父亲十年的保姆。

"爸,你在说什么呢?"我惊讶地问。

"如果...如果我走了,你一定要告诉阿兰..."

他的话没说完,心电图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一条直线出现在屏幕上。

医生和护士冲了进来,把我推到一边。我站在角落,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脑子里全是父亲最后的话。

关于阿兰的话。

02

十年前,母亲去世后。

我们就张罗着给父亲请个住家保姆,换了八个了,还是没一个能跟你们处上两天,大部分都是哭着走的。

我知道是父亲故事的。

父亲开始整天闷在房间里,不吃不喝。

偶尔出来,也是面无表情地坐在沙发上,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我们几兄妹全在外面工作,父亲怎么哄都不愿意离开他自己的家。

我和大哥商量后,决定给父亲再请保姆,一直找到他满意为止。

"爸,我给你请了个保姆,明天就来。"那天,我小心翼翼地告诉他。

父亲猛地抬起头,眼睛里闪过一丝愤怒:"我不需要什么保姆!你们是盼着我也快点死吗?"

"爸,我们只是担心你。"大哥说,"你看你,这段时间瘦了多少。"

"不用担心我,我好得很。"父亲挥挥手,"把保姆退了。"

但我们没有退。

第二天,阿兰如约而至。

她穿着朴素的蓝色上衣和黑色长裤,头发整齐地扎成一个马尾。

看起来四十多岁的样子,眼角已经有了细纹,但笑起来很温和。

"老先生,我是来照顾您的。"阿兰站在门口,轻声说。

父亲看了她一眼,没说话,转身走回了房间,重重地关上了门。

我尴尬地对阿兰笑笑:"我爸他...最近心情不好。"

"没关系的。"阿兰点点头,"很多老人都这样,我能理解。"

大哥叹了口气:"你先试试吧,实在不行我们再想办法。"

谁也没想到,这一试,就是十年。

03

最初的日子并不好过。父亲像个固执的孩子,对阿兰百般刁难。

"这粥太稀了!"

"拖地声音太大了!"

"我的衣服不是这么叠的!"

我知道,父亲这是故意的,目的就想赶保姆走。

阿兰从不争辩,只是安静地重做一遍。

有一次,父亲甚至把她端来的饭菜推到了地上。

阿兰只是平静地说了句"我去重新做",然后蹲下来收拾满地的狼藉。

但奇怪的是,很快一个月就过去了,父亲并没有赶她走。

而阿兰也没有被吓退。

阿兰来的第三个月。

那天,父亲发高烧,整个人昏昏沉沉的。

阿兰守在床边,一整夜没合眼,不停地用冰毛巾给他降温,还煮了姜汤。

第二天早上,父亲的烧退了。

他睁开眼,看见阿兰趴在床边睡着了,手里还握着半条毛巾。

从那以后,父亲对阿兰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

"阿兰,你今天怎么来这么晚?我的药都没人按时给我吃!"

虽然话里带着责备,但语气里却藏着一丝期待和关心。

我每周回家看望父亲时,慢慢发现家里的氛围变了。

家里变得干净整洁,饭菜也丰盛了许多。

父亲的脸上有了笑容,甚至开始关心起我的工作和生活。

但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邻居们的闲言碎语开始多了起来。

04

小区里的王大妈拦住了正要进门的我。

"哎呀,小赵啊,"她神秘兮兮地凑过来,"你爸和那个保姆,都老夫老妻似的了,你们就不管管?"

我愣了一下:"王大妈,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哎呀,你别装糊涂了。"王大妈一脸"我都懂"的表情,"昨天我看见他们一起去超市,你爸还给那保姆买了条围巾呢!"

我勉强笑了笑,匆匆告别。

但这只是开始。

越来越多的邻居开始用奇怪的眼光看我们家。

有人说看见父亲和阿兰手挽手在公园散步;有人说他们一起去看电影;甚至还有人说他们在小区后面的小树林里拥抱。

这些话传到我和大哥耳朵里,我们都不太舒服。

"你觉得...爸爸和阿兰真的有什么?"一次,大哥欲言又止地问我。

"应该不会吧。"我不太确定地回答,"爸这么爱妈,怎么可能..."

但心里的疑虑却越来越重。

心中有了疑惑,每次看到父亲和阿兰相处融洽的样子,我心里都会涌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终于,在父亲七十大寿那天,我和大哥决定当面问清楚。

05

我们在父亲最喜欢的酒楼订了个包间,请了几位他的老朋友。阿兰在一旁默默地帮忙,安排座位,张罗茶水。

酒过三巡,大哥清了清嗓子,提高了声音:"爸,我和小弟有个问题想问您。"

餐桌上的谈笑声渐渐安静下来。

"您和阿兰...是什么关系?"

父亲的筷子停在半空中,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爸,我们不是那个意思,"我急忙解释,"就是...最近小区里有些传言..."

"传言?什么传言?"父亲的声音提高了。

"就是说您和阿兰..."大哥吞吞吐吐。

"别说了!"父亲猛地拍桌而起,"我和阿兰清清白白,没有半点污点!你们如果不相信,那阿兰以后就不用来了!"

阿兰站在角落,脸色苍白。她轻声说:"老爷子,别生气,对身体不好..."

"你别管!"父亲怒视着我们,"这些不孝子,连自己父亲的人格都怀疑!"

说完,他转身就走,留下一桌子的尴尬和沉默。

阿兰犹豫了一下,也跟了出去。

我和大哥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那天之后,父亲整整一个月没和我们说话。

阿兰继续每天来照顾他,但气氛明显变得更加小心翼翼。

我们也不好再提这事,只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但谁都知道,有些裂痕,一旦出现,就再也无法完全愈合了。

06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阿兰已经照顾父亲快十年了。

父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去年冬天,他摔了一跤,髋关节骨折,从此卧床不起。

阿兰的工作更辛苦了,但她从不抱怨。

每次我去看望父亲,都能看到阿兰忙碌的身影。

给父亲翻身,喂药,擦身子,一天到晚不得闲。

"阿兰,我们在家,你也该休息休息了。"我有些过意不去。

"没事的,老爷子需要人照顾。"阿兰笑着摇摇头,转身又去厨房准备父亲的流食。

看着她忙碌的背影,我心里充满了感激和敬佩。

也许,当初是我们错怪她了。

父亲对阿兰的依赖也越来越明显。有时候我去看他,他会问:"阿兰今天去哪了?"

"她去买菜了,一会儿就回来。"

"哦。"父亲点点头,眼神中有一丝失落。

父亲生病住院后,阿兰几乎寸步不离。

她在医院的椅子上将就着睡,照顾父亲的一日三餐,还负责他的大小便。

有一次,我去医院换班,看见阿兰正在给父亲擦身子。父亲瘦得皮包骨,阿兰的动作却格外轻柔,仿佛在对待一件易碎的珍宝。

父亲安详地闭着眼睛,脸上带着满足的表情。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什么。

07

父亲去世后的第三天,我和大哥开始整理他的遗物。

他的东西不多,一辈子简简单单的老人,留下的也不过是几件衣服,几本书,和一些日常用品。

我在收拾床底下的杂物时,发现了一个尘封的木盒。

盒子上落了一层灰,显然很久没人碰过了。

"大哥,你看这是什么?"我把盒子拿出来,放在床上。

大哥走过来,皱着眉头看了看:"不知道,打开看看吧。"

我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叠发黄的纸张。

最上面的是一份填写到一半的结婚登记表,父亲的信息已经填好了,另一半是空白的。

下面是一些关于退休金政策和遗属补助的资料,有些地方被荧光笔标记了出来。

"这是...爸爸真的打算和阿兰结婚?"我惊讶地自言自语。

大哥脸色变了变:"不会吧?他和妈妈感情那么好..."

盒子最下面是一本旧笔记本。

我翻开第一页,上面的日期显示是五年前。

"这好像是爸爸的日记。"我轻声说。

我和大哥对视一眼,然后一起坐在床边,开始读父亲的日记。

第一页写道:"今天是英子离开的十周年。十年了,我还是时常梦见她。阿兰说今天买了菊花,让我带去给英子,这姑娘,真是有心了。"

英子是母亲的小名。

08

父亲的日记很简单,大多记录日常生活。

他写到和老朋友下棋,写到楼下新开的超市,写到阿兰做的可口饭菜。

但在简单的记录中,我们看到了父亲不为人知的一面。

"阿兰今天带我去公园散步,路上遇到王大妈,她看我们的眼神怪怪的。回来后阿兰说以后不和我一起出门了,怕影响我的名声。这孩子,想得太多了。"

"孩子们最近很少来看我,可能是工作忙吧。阿兰说要不要给他们打电话,我说不用了,别打扰他们。"

"今天看到一条新闻,说退休老人过世后,如果配偶没有固定收入,每月可以领到遗属补助。我想到了阿兰,她年纪也不小了,没有退休金,以后怎么办呢?"

读到这里,我和大哥都沉默了。

继续往下翻,我们看到了父亲的一个计划。

"我琢磨着,要不要和阿兰结婚。不是因为别的,就是想给她留点保障。她照顾我这么多年,任劳任怨,我总得为她的将来想想。只是不知道怎么开口告诉孩子们,怕他们误会..."

再往后几页,父亲写道:

"今天终于鼓起勇气,试探性地和阿兰提了结婚的事。她很惊讶,连连摇头。'老爷子,您别这么说,我照顾您是真心的,不是图你家的钱,更不能让您的子女误会您晚节不保...'她是个好人啊,可越是这样,我越是觉得对不起她。"

看到这里,我的眼眶湿润了。原来父亲的"遗憾"是这样的。

大哥的手突然紧紧抓住我的肩膀。"你看这一页。"他指着日记本最后一个有字的页面,声音有些颤抖。

父亲在住院前两天写道:"医生说我时日不多了。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阿兰,这些年她把青春都搭在我身上了,晚年也没个保障。

我本想给她个名分,让她以后能领到我的遗属补助,可她始终不肯答应。

孩子们又误会我们的关系...唉,这大概就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吧。

阿兰说她等我走后就去南方投奔她儿子,但我知道她儿媳可不是什么好讲的人,晚年不能挣钱后肯定过得没尊严,我怎么才能帮到她呢?"

我站起身,走到窗前。

父亲走后,阿兰帮忙料理完后事就收拾东西走了,电话打不通,连她老家也找不到人。

她就这样消失在了我们的生活中,像是从来没出现过一样。

"我们得找到她。"我转身对大哥说,"这是爸爸最后的心愿。"

大哥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

09

找阿兰并不容易。

她没有社交媒体账号,朋友也很少。

唯一的线索是父亲日记中提到的"南方儿子"。

我和大哥分头行动,先去她老家,通过询问她老家的邻居,打听到阿兰可能去了广州。

一周后,我坐上了去广州的飞机。

广州很大,我几乎不抱希望能找到阿兰。

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老家人提供的老乡联系电话,我得知阿兰可能在一所养老院打工。

我们赶紧又找到了养老院,知道最近来了一位外地阿姨,符合阿兰的特征。

养老院坐落在一个安静的小镇上,周围是成片的荔枝林。

我走进院子,看见一个熟悉的背影正在晾衣服。

"阿兰!"我喊道。

她转过身,显然被吓了一跳:"小赵?你怎么..."

"找了你好久。"我走上前去,"为什么不辞而别?"

阿兰低下头:"你父亲已经走了,我不能再回去了,那是你们的家,不是我的..."

"但爸爸最后的心愿是找到你。"我说,"我们看了他的日记,知道了一切。"

阿兰抬起头,眼中噙着泪水:"他的日记?"

"他很感谢你这些年的照顾,想给你一个保障,但你拒绝了。"

"我怎么能接受呢?"阿兰摇摇头,"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你父亲是个好人,他总担心自己走后我会没人照顾,可我怎么能让他为难呢?你们还以为我和他..."

"对不起,阿兰。"我真诚地说,"是我们误会你了。"

"没什么对不起的。"阿兰擦了擦眼泪,"我理解你们的想法。换作是我,可能也会这样想。"

看着眼前这个朴实的女人,我心中充满了敬意和愧疚。

"跟我回去吧,阿兰。"我说,"我们还有话要和你说。"

10

回到家,我召集了所有兄弟姐妹,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

会议一开始气氛很尴尬,大家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阿兰。

"我们看了爸爸的日记,"我清了清嗓子,打破沉默,"知道了他和阿兰之间的真实关系,以及他想为阿兰做的事。"

"什么真实关系?"二姐有些警惕地问。

"纯粹的雇主和雇员,加上多年相处的情谊。"大哥说,"爸爸想和阿兰结婚,不是因为爱情,而是想让她能领到他的遗属补助。"

"真的假的?"三弟半信半疑。

"千真万确。"我说,"爸爸的日记里写得清清楚楚。这些年阿兰照顾爸爸,任劳任怨,从不计较。爸爸只是想报答她,给她一点保障。"

"那为什么没结成?"二姐问。

"因为阿兰拒绝了。"我看了一眼坐在角落的阿兰,"她担心会影响到我们对爸爸的看法。"

房间里一时安静下来,大家都在消化这个信息。

"所以爸爸临终前告诉你的'遗憾',就是这个?"大哥问。

我点点头:"他希望我们能找到阿兰,告诉她他的心意。"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三弟问,"阿兰阿姨不可能再和爸爸结婚了啊。"

"我有个提议。"我深吸一口气,"我们把父亲留下来的那套房子过户给阿兰吧,那套房子已经是老旧房,卖了最多也就得20左右,每人也就分几万,但我们可以替父亲完成他的遗憾,让阿兰晚年有个稳定的住所,算是对她照顾父亲这么多年的感谢,也是对父亲心愿的另一种实现。"

话音刚落,我就看到大哥皱起了眉头。

他一向是家里最反对父亲和阿兰关系的人,我本以为他会第一个反对。

出乎意料的是,大哥站起身,说道:"我同意小弟的提议。"

大家都惊讶地看着他。

"我一直以为爸爸是被她迷住了,直到看了那些日记..."大哥的声音有些哽咽,"也许我们才是那个不懂爸爸的人。"

二姐和三弟也都点头表示同意。

阿兰站起来,眼中含泪:"不用了,真的不用了。我照顾老爷子,不是为了钱..."

"我们知道,阿兰。"我走到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但这是爸爸的心愿,也是我们的心意。请你收下吧。"

阿兰终于点了点头,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落下来。

11

一年后,我们回来给父亲扫墓。

阿兰也来了,她穿着朴素的黑色衣服,安静地站在一旁。

经过这些年的相处,家里人对她的态度好了很多,甚至把她当成了家人。

扫墓结束后,我送阿兰回去。

阿兰一路上跟对我们兄妹几个细细叨叨的交待着:老大你年纪大了,别再喝那么多酒,伤身;老二,你家孩子大了,别老动不动就跟孩子发脾气,管孩子得有耐心;小妹,照顾你婆婆的事要不请个人来帮忙吧,可别把你给累坏了......

阿兰现在她老家种了几分地果树,树下养了几十只鸡鸭。

每到小节大节,我们都能听到阿兰那爽朗的声音:孩子们,果熟了,有空回来摘果,顺便再抓几只鸡鸭回去吃......

每次接到这样的电话,我都心疼一热,仿佛自己的亲妈在招呼我们。

人这一辈子,到头来才发现,最珍贵的不是金钱和名利,而是那些真心对你好的人。

阿兰就是这样一个人。

我忽然明白了,真正的亲情不仅限于血缘,而在于彼此的理解和关怀。

父亲最后的牵挂,是对一个善良女人的感激和愧疚。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完成他未了的心愿,让爱和温暖继续传递下去。

来源:雪妈说曰常生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