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浦江潮涌,法治扬帆。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和全球要素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上海始终肩负着打造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时代使命。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上海司法行政系统以“五个中心”建设为纲,聚力涉外法治创新,从徐汇首创跨境法律互认机制,到浦东打造国际法律服务
开栏的话
浦江潮涌,法治扬帆。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和全球要素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上海始终肩负着打造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时代使命。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上海司法行政系统以“五个中心”建设为纲,聚力涉外法治创新,从徐汇首创跨境法律互认机制,到浦东打造国际法律服务中心核心承载区;从商事调解多元化解纠纷的实践突破,到鼎新法治人才计划培育国际化法治菁英,每一步都彰显着“法治软实力”护航高水平开放的硬核担当。
本栏目“区局长谈涉外法治”将聚焦各区司法行政一线的创新实践,邀请局长们共话机制革新、平台搭建与人才育用,以鲜活案例展现上海涉外法治的“破冰之力”与“融合之道”。期待通过这场思想碰撞,汇聚智慧、激荡动能,为擦亮上海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品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法治新篇章注入更强声量!
聚焦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建设,构建全要素、一站式、共享型的法律服务综合体
王琳
虹口区司法局
党委书记、局长
北外滩是上海建设“五个中心”的战略支点,更是全球资源交汇的“法治会客厅”。作为这一核心承载区的司法行政部门,虹口区司法局紧扣“国际法律服务中心”目标,依托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建设,以机制创新、平台聚合、人才培育为抓手,打造辐射全球的涉外法治实践新高地。
创新服务港功能机制
全链条生态赋能法律服务
2023年底,虹口区对标上海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面向全球的亚太仲裁中心建设要求,出台《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围绕北外滩区域内“一核、一带、多点”布局,建设高质量法律服务生态圈。目前,虹口已集聚117家律师事务所、5家商事调解组织和5家法律科技企业,构建全球法律服务“辐射网”。打造企业出海法律服务中心,整合区内9家律所建立覆盖46个国家的法律服务网点,由律所、金融机构、商会等组建“走出去”联盟,发布《海外法律服务地图》,为出海企业提供国别合规指引、知识产权维权等精准服务。
紧密围绕“一核、一带、多点”布局。“一核”指在白玉兰广场8楼的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实体枢纽,联动同楼宇内20楼的白玉兰党群服务中心、L层的法治演播室和多家综合性律师事务所,打通纵向上“多楼层”之间的法律服务联动通道;“一带”指在北外滩滨江滨河沿线,打造特色产业发展带,实现横向上“多楼宇”之间的功能互补、优势共享;“多点”指在北外滩来福士广场、中美金融信托大厦等标志性楼宇内建设一批法治会客厅,打造法律服务产业链条。楼宇园区就是法治社区、上下楼就是上下游、朋友圈就是生态圈,一处“法治中枢”、一幢幢办公楼宇、一片商业区域,勾勒出北外滩城区的法治动线。
ALL-IN-ONE的“法治中枢”
集聚法治资源,实现服务触手可及
服务闭环覆盖全周期,优化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实体枢纽整合“商事调解+仲裁确认+司法执行”全链条服务,联动上海国际仲裁会客厅、航运仲裁院等机构。白玉兰广场等楼宇嵌入“商事调解工作站”,首创“楼宇微网格”模式,企业“足不出楼”即可化解纠纷。随着服务港的正式启用,联动范围也从一幢楼宇扩展至北外滩一整片区域,法律服务模式也由原来的“一梯直达”升级成了“一域直达”。
临时仲裁突破壁垒。全国首例涉外海事临时仲裁案件在北外滩落地,填补国内空白,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典型案例。建立北外滩仲裁服务中心,发布北外滩临时仲裁服务指引,为国际商事主体提供高效解纷方案;深化上海航运法律共同体建设,举办仲裁员和仲裁秘书培训课程,打造国际海事仲裁人才基地;推广仲裁文化,承办上海仲裁周分论坛等主题活动,鼓励市场主体将北外滩作为涉外海事商事纠纷的争议解决地和临时仲裁的首选地。
特殊资产处置创新实践。创新庭外重组与庭内重整的衔接机制和支撑机制,成立北外滩企业庭外重组中心,组建“重组业务专家委员会”“投资人库”“中介机构库”“重组咨询专家库”四大名录库,与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全国首例庭外重组司法程序衔接项目在北外滩落地。
ONE-TO-ALL的“法治辐射”
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出海服务“全周期生态”
构建全球法律服务“辐射网”。打造企业出海法律服务中心,构建“1+2+3+4+X”企业出海服务体系(“1”是指一个全球法律服务网络;“2”是指中国香港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两大特色区域;“3”是指服务机构互认协议、行业协会合作协议、跨区域平台协作协议三类协议;“4”是指即“启航”筹备组建阶段、“助航”落地经营阶段、“护航”安全发展阶段和“归航”回流引资阶段四大企业出海阶段;“X”是指联合多家行业协会成立企业出海服务基地),打响“企业出海、选择虹口”的金字招牌。已整合区内9家律所建立覆盖46个国家的法律服务网点,由律所、金融机构、商会等组建“走出去”联盟,发布《海外法律服务地图》,为出海企业提供国别合规指引、知识产权维权等精准服务。
锻造国际化法治人才“智囊团”。构建“校内外+域内外+海内外”协同培养体系,打造涉外法律人才实训基地,在北外滩集聚一批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涉外法治人才,组建159人涉外法治专家库,含17名境外调解员及RCEP成员国法律顾问,覆盖海事海商、碳交易合规等50余领域。首批引入10名粤港澳大湾区律师(覆盖跨境投融资、企业合规、商事仲裁等8大领域)入驻实体枢纽,参与跨境项目服务。与上海仲裁委员会、ICC(国际商会)分别合作举办首届国际仲裁全景式训练营和世界商法研究所—仲裁庭秘书(先行计划)北外滩培训,全方位、多维度打造涉外法治人才集聚新高地。
扩大法律服务港朋友圈。与上海海事法院自贸区法庭、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制度处、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等共同签订《关于共建海事法律服务引领区的合作协议》;与深圳市福田区司法局签订涉外法律服务战略共建协议;与市律协特邀委、一带一路委、法律合规委、反倾销反垄断委、法律科技委、环境资源与能源委、社会责任委和政府法律顾问委等专委会联合举行活动;国际航空运输协会2025年全球法律大会和第十五届“MOOT SHANGHAI”国际商事模拟仲裁庭上海邀请赛在北外滩落幕,通过以法会客、以法交友,吸引涉外法治人才集聚于虹口。
法治是北外滩打造“世界会客厅”的底色,更是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竞争力。虹口区司法局将始终以“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担当,推动涉外法治建设从“服务保障”向“规则引领”跨越,让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成为全球企业信赖的“法治港湾”,为上海建设国际法律服务中心书写更鲜活的“虹口实践”!
来 源:虹口区司法局
责 编|袁 琳
审 核|徐连宗
来源:上海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