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儿无女的叔叔在我家住20天,不打招呼就走,半月后送来一个包裹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2 10:00 8

摘要:电话铃声打断了周末的宁静,父亲接起电话时,我正在沙发上看电视。

电话铃声打断了周末的宁静,父亲接起电话时,我正在沙发上看电视。

“什么?你现在就在小区门口?”父亲的语气里有一丝惊讶,“好的,我这就下去接你。”

“谁啊?”我好奇地问。

“你李叔叔,我哥,说是来住几天。”父亲抓起外套,语气复杂。

我的目光追随着父亲的背影,想起这位几乎从不联系我们的叔叔,他没有孩子,也没有妻子。

没想到,他这一住就是二十天,更没想到的是,他离开时无声无息。

半个月后,一个包裹送到我家,打开的瞬间,我整个人都震住了。

01

我家住在一个普通的小区,爸爸是一名高中教师,妈妈在社区医院工作,我则是一名大三学生。

我们的生活平静且有规律,像是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没有太多波澜。

那天是周末,天气格外晴朗,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形成一片温暖的光斑。

父亲下楼去接叔叔,我和母亲迅速收拾了一下房间,准备迎接这位突然造访的客人。

“你李叔叔多久没来了?”母亲一边整理沙发靠垫一边问我。

“好像是我小学毕业那年吧,他带了一个很大的望远镜给我。”我回忆道。

大约二十分钟后,门铃响了。

站在门口的是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男人,他穿着一件褪色的灰蓝色外套,手里拖着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旧皮箱。

“小北,长这么大了。”李叔叔的声音有些沙哑,眼角的皱纹在笑起来时舒展开来。

我有些拘谨地叫了一声“叔叔”,接过他手中的行李箱。

箱子出乎意料地轻,像是里面装的不是衣物,而是某种轻飘飘的回忆。

“明山,你怎么突然想起来看我们了?”母亲接过叔叔的外套,语气里带着一丝疑问。

“路过这边,想着好久没见你们了,就来住几天。”叔叔的回答很简短,似乎不想多做解释。

父亲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凝固,但很快就恢复了热情。

“住几天就几天,正好小北的房间空着,他可以去书房睡。”父亲拍了拍叔叔的肩膀。

我注意到叔叔的目光在客厅里缓缓扫过,像是在寻找什么,又像是在确认什么。

“这里变化不大。”他轻声说道,更像是自言自语。

晚饭时,母亲做了一桌丰盛的菜,叔叔却只是浅尝辄止。

“你这些年都在做什么?”父亲问道,给叔叔倒了一杯茶。

“还是老样子,到处跑,收收古董,鉴定鉴定字画。”叔叔的回答依旧简短。

我从来不知道叔叔是做这一行的,在我的印象中,他似乎没有固定的职业。

“生意还行吗?”父亲继续问道。

“够花就行。”叔叔轻笑了一声,“一个人也没什么大开销。”

饭桌上的气氛有些微妙,大家都在小心翼翼地避开某些话题,像是在薄冰上行走的旅人。

晚饭后,我帮叔叔把行李箱搬到了我的房间。

“小北,打扰你了。”叔叔站在门口,略带歉意地说。

“没事,叔叔,我去书房睡挺好的,那里安静,适合看书。”我回答道。

叔叔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巧的木盒,放在了床头柜上。

那是一个深棕色的小木盒,上面雕刻着精细的花纹,看起来年代久远。

“那是什么?”我忍不住问道。

“一点小玩意儿。”叔叔轻轻拍了拍木盒,没有打开它的意思。

我识趣地没有继续追问,离开了房间。

那晚,我在书房的临时床上翻来覆去,思考着叔叔突然造访的原因。

窗外的月光洒在地板上,像是撒下了一层薄薄的银霜。

02

叔叔来的第二天是周一,我要去学校,父母也要上班。

早餐时,叔叔说他要去市中心看看,可能要晚点回来。

“家里有钥匙,你拿一把。”父亲从抽屉里取出一把备用钥匙递给叔叔。

叔叔接过钥匙,放进口袋,目光却落在墙上的一张全家福上。

那是我十岁生日时拍的照片,父亲、母亲和我站在一起,笑容灿烂。

“你们一家人真幸福。”叔叔的语气平静,却让我感到一丝莫名的忧伤。

那天晚上,我回家时已经八点多了,发现家里只有叔叔一个人。

他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手里捧着一本看起来像是相册的东西。

“父母呢?”我放下书包问道。

“你妈说医院有急诊,你爸去接她了。”叔叔合上相册,站起身来。

我瞥见那本相册是家里的老照片集,里面收藏着父亲年轻时的照片。

“叔叔,你饿了吗?我可以叫外卖。”我提议道。

“不用了,我出去吃过了。”叔叔走回我的房间,临走前说了一句,“你父亲年轻时候很倔强,和现在不太一样。”

这句话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接下来的几天,叔叔的行为模式变得明显:白天出门,晚上很晚才回来。

有时候,我半夜起来喝水,能看到他房间的灯还亮着,门缝透出一线微光。

第四天晚上,我因为准备考试睡得很晚,凌晨两点左右去厨房倒水时,无意中听到了叔叔房间传来的低沉声音。

他似乎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和谁对话。

我放轻脚步,路过他的房门时,透过没完全关上的门缝,看到叔叔坐在床边,手里捧着一些泛黄的老照片。

床头柜上,那个精致的小木盒打开着,里面似乎装着什么闪闪发光的东西。

我不小心踩到了地板上的一块松动的木板,发出了一声轻微的“吱呀”声。

叔叔立刻抬起头,迅速合上了木盒。

“谁?”他警觉地问道。

“是我,叔叔,我来喝水。”我有些尴尬地回答。

叔叔松了一口气,示意我进来。

“睡不着?”他问道,同时把照片收了起来。

“在复习,明天有考试。”我解释道,目光不自觉地瞟向那个已经合上的木盒。

叔叔注意到了我的视线,轻轻笑了笑。

“好奇这个?”他指了指木盒。

我点点头,没有说话。

“这是我年轻时一个朋友送的,一直带在身边。”叔叔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我从未听过的柔软。

“很珍贵吗?”我问道。

“对我来说是的。”叔叔没有更多的解释。

我们沉默了一会儿,夜色从窗外悄悄漫进房间。

“你父亲跟你说过他年轻时的事吗?”叔叔突然问道。

“说过一些,关于他上大学的事,还有他和妈妈如何相识的。”我回答道。

叔叔点点头,似乎在思考什么。

“那时候我们家条件不好,你爷爷生病很久,家里的担子几乎都压在我身上。”叔叔缓缓道来,眼神望向远方,“你父亲能上大学,是我省吃俭用供的。”

我从未听父亲提起过这些。

“那时候我已经工作了,做过很多工作,建筑工地,餐馆服务员,还开过出租车。”叔叔继续说道,“你知道吗,那时候我还收藏过一些小古董,虽然不值钱,但我很喜欢那种触摸历史的感觉。”

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像是在讲述一个很远很远的故事。

“后来呢?”我忍不住问道。

“后来啊...”叔叔笑了笑,“后来我就一直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了,游走在古旧的物件之间,听它们讲述过去的故事。”

我注意到叔叔说这些话时,手指一直轻轻抚摸着那个木盒,像是在安抚一个沉睡的记忆。

“时间不早了,你去休息吧,别耽误明天的考试。”叔叔突然回过神来,轻声说道。

我点点头,离开了房间,但心中的疑问却更多了。

03

第二天早上,我出门上学时,发现叔叔已经出门了。

餐桌上留着一张字条:“去老城区,可能晚点回来。”

字迹工整但有些匆忙,像是有什么急事。

叔叔来的第七天,家里的气氛开始变得有些不同。

父亲不再像最初那样热情,当叔叔提起过去的事情时,父亲总是找借口转移话题。

一天晚饭后,我在厨房帮母亲洗碗,无意中听到客厅里父亲和叔叔的对话。

“明山,你这次来,到底是为了什么?”父亲的声音压得很低,但语气严肃。

“只是看看你们,没别的意思。”叔叔的回答依然简短。

“是为了那件事吗?都过去这么多年了...”父亲的声音有些颤抖。

“有些事情,不是时间能冲淡的。”叔叔的回答让我更加困惑。

母亲注意到我在偷听,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示意我别多问。

那天晚上,我在书房听到父母在卧室小声争执。

“他一定是为了那件事来的,你看他一直在找那些老照片。”父亲的声音透着焦虑。

“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就让他了结这段心事吧。”母亲的语气则更加平和。

“你不明白,那会让一切都变得复杂...”父亲的话没有说完,声音逐渐低了下去。

另一天,趁着父母和叔叔都不在家,我偷偷翻看了父亲的老相册。

在一本泛黄的相册最后几页,我发现了一张明显被撕掉一角的照片。

照片上有三个人:年轻的父亲,年轻的叔叔,还有一个陌生的年轻女子。

那女子站在叔叔和父亲中间,笑容灿烂,三人看起来关系亲密。

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字:“1988年夏,与志强、梅玲于西湖”。

我从未听父亲提起过“梅玲”这个名字。

当晚,叔叔比往常回来得早,他坐在客厅里,手里把玩着那个小木盒。

“叔叔,你在找什么东西吗?”我鼓起勇气问道。

叔叔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为什么这么问?”他反问道。

“我看你一直在翻家里的老照片,像是在寻找什么。”我小心翼翼地说。

叔叔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叹了口气。

“小北,你知道老城区的梅花巷吗?”他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问了一个看似无关的问题。

“知道,那里有很多老房子,但现在大部分都拆了。”我回答道。

“明天能带我去看看吗?”叔叔的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可以啊,明天周末,我没课。”我一口答应了下来。

叔叔笑了笑,似乎松了一口气。

“谢谢。”他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我无法理解的感伤。

那天晚上,父亲回来得很晚,脸色不太好。

“明山找你了吗?”父亲一进门就问我。

“嗯,他让我明天带他去梅花巷。”我如实回答。

父亲的表情瞬间变得复杂,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叹了口气。

“去吧,或许这样他能放下。”父亲的声音里带着疲惫。

我想追问父亲更多,但看着他疲惫的背影,最终选择了沉默。

04

早上,我和叔叔吃过早饭后,便出发前往梅花巷。

路上,叔叔异常沉默,眼神时而迷离,时而坚定。

“叔叔,你以前来过梅花巷吗?”我打破了沉默。

“来过,很久以前。”叔叔的回答简短,但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梅花巷位于城市的老城区,曾经是一条充满历史韵味的小巷,两侧是传统的老式建筑。

如今,大部分老房子已经被拆除,只剩下几栋保存完好的作为历史建筑保留了下来。

我们走进巷子,叔叔的脚步明显放慢了。

他的目光在两侧的建筑上来回扫视,像是在寻找什么。

走到巷子中段,叔叔突然停下了脚步。

“原来是这里...”他自言自语道,眼神落在一片空地上。

那里曾经应该有一栋房子,但现在只剩下一片平整的空地,周围用围栏围了起来。

“这里曾经有什么吗?”我好奇地问道。

“一栋老房子,两层楼,木质结构,窗户上有精致的雕花。”叔叔描述道,声音中带着怀念,“门前有两棵梅花树,每到春天,花开得特别美。”

他的描述如此详细,仿佛那房子就在眼前。

“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我忍不住问道。

叔叔沉默了一会儿,眼神变得有些迷离。

“因为我曾经在那里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他轻声说道。

我们在梅花巷的一家老茶馆坐下,叔叔点了一壶菊花茶。

茶馆很古朴,木质的桌椅散发着岁月的气息,窗外是巷子里来来往往的行人。

“小北,你父亲跟你提起过梅玲吗?”叔叔突然问道,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我摇摇头,心里却一震——这正是那张照片上的女子名字。

叔叔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目光望向窗外。

“她是我年轻时认识的一个姑娘,住在刚才那栋房子里。”叔叔缓缓道来,“那时候我在附近一家古董店工作,每天都会经过她家门前。”

叔叔的眼神变得柔和,像是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

“她很喜欢画画,经常坐在梅花树下写生。”叔叔继续说道,“有一次,我鼓起勇气向她请教如何鉴别一幅古画的真伪,那是我们第一次交谈。”

茶水在杯中慢慢变凉,叔叔的故事却渐渐升温。

“后来,我们成了朋友,我经常去她家做客,和她的父母也很熟。”叔叔的语气温柔得不像话,“那时候,你父亲刚考上大学,经常写信给我,我有时会让梅玲帮忙回信,因为她的字写得特别好。”

“所以,你和她...”我试探性地问道。

“我们相爱了。”叔叔直截了当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我们约定大学毕业后就结婚。”

叔叔说到这里,表情突然变得黯淡下来。

“可是后来,你爷爷生病了,需要长期治疗,家里的经济负担很重。”叔叔的声音低了下去,“你父亲正在读大学,我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

我突然明白了什么,但没有打断叔叔的讲述。

“梅玲的父母希望她嫁给一个条件更好的人,而不是一个整天为生计奔波的穷小子。”叔叔苦笑了一下,“我理解他们的想法,梅玲从小衣食无忧,跟着我只会吃苦。”

窗外,一阵风吹过,巷子里的落叶打着旋儿飘落。

“我选择了退出,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你父亲。”叔叔的眼中闪过一丝痛苦,“我只给梅玲留了一封信,然后离开了这座城市。”

“那后来呢?”我追问道,被这个故事深深吸引。

“后来我在外地工作,几年后听说她嫁人了。”叔叔的语气平静得可怕,“我把自己埋在工作中,走南闯北,收集古董,研究历史,一晃就是三十多年。”

茶馆里的老式钟表发出轻微的“嘀嗒”声,像是在为这个故事计时。

“叔叔,那你这次回来是为了...”我没有把话说完。

“为了兑现一个承诺。”叔叔从口袋里掏出那个小木盒,轻轻打开。

05

盒子里是一枚精致的玉坠,上面雕刻着一朵梅花。

“这是梅玲送给我的定情信物,她说梅花经历冬天的考验才能绽放。”叔叔的声音有些哽咽,“我们约定,如果有一天我们不能在一起了,我会在她家住满二十天,然后把这个玉坠埋在梅花树下,象征我们的爱情终结。”

我感到一阵心酸,没想到叔叔心里藏着这样一段往事。

“可是那房子已经拆了...”我轻声说道。

“我知道,我来之前就查过了。”叔叔合上木盒,苦笑了一下,“但我还是想完成这个仪式,哪怕只是象征性的。”

我们离开茶馆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叔叔在那片空地前站了很久,最后弯下腰,将一小捧土装进了随身带的小布袋里。

“走吧。”他说道,声音平静,但我看到他的眼角有泪光闪烁。

回家的路上,我们几乎没有说话。

到家时,父亲已经在客厅等着我们。

“去了梅花巷?”父亲问道,语气有些紧张。

叔叔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径直走进了房间。

晚饭时,气氛异常沉默。

父亲几次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饭后,我在厨房帮母亲洗碗时,忍不住问道:“妈,梅玲是谁?”

母亲的手停顿了一下,然后轻声说道:“一个很好的姑娘,如果不是因为家庭原因,她应该是你的婶婶。”

“那她现在在哪里?”我继续问道。

“去世了,车祸,就在她结婚后不久。”母亲的回答让我心头一震。

“叔叔知道吗?”我小声问道。

“知道,但他从未提起过。”母亲叹了口气,“有些痛苦,深到无法言说。”

我突然理解了叔叔为什么要回来,也理解了父亲的紧张和不安。

当晚,我听到叔叔在房间里低声啜泣,那声音压抑而悲伤,像是被封存了几十年的情感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叔叔在我家的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已经住了十八天。

这期间,他的行为变得越来越奇怪:有时一整天都坐在客厅发呆,有时又会突然出门,直到深夜才回来。

第十九天的早晨,我起床时发现叔叔已经出门了。

餐桌上留着一张纸条:“去办点事,晚上回来”。

父亲看到纸条后,脸上露出了忧虑的表情。

“爸,叔叔到底怎么了?”我忍不住问道。

父亲沉默了一会儿,最后轻声说道:“他在告别。”

那天,我和父亲都早早回了家,等着叔叔回来。

直到晚上十点多,叔叔才回来,手里提着一个小袋子。

“买了点东西,明天做饭给你们吃。”叔叔笑着说道,脸上的表情轻松了许多。

那晚,叔叔破天荒地和我们一起看了一部老电影,还讲了很多他年轻时的趣事。

气氛前所未有的轻松,就像多年前的那个夏天,我们是一家人,无忧无虑地享受着天伦之乐。

06

第二十天的早晨,我被闹钟吵醒,睡眼惺忪地走出书房。

客厅里静悄悄的,餐桌上摆着一张纸条:“心愿已了,不便打扰。明山”。

叔叔的房间门开着,床铺整齐,行李箱不见了。

那个他从不离身的小木盒也消失了。

“叔叔走了?”我惊讶地问父亲。

父亲点点头,脸上的表情复杂,既有释然,又有一丝担忧。

“他完成了他想做的事,是时候离开了。”父亲的声音低沉。

我走进叔叔住过的房间,在床头柜的抽屉里发现了一张撕碎的照片碎片。

那是我之前在相册里看到的那张照片被撕掉的一角,上面是年轻的梅玲的半张脸,笑容灿烂。

我把这个发现告诉了父亲,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你叔叔这辈子只爱过一个人,那就是梅玲。”父亲的声音带着一丝感伤,“他为了我和家里放弃了自己的幸福,这是我心中永远的愧疚。”

叔叔离开后,家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父亲似乎松了一口气,母亲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紧张。

但我的心中却始终萦绕着叔叔的故事,那个无儿无女、孤独一生的叔叔,和他心中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半个月过去了,叔叔的身影似乎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

父亲不再提起他,我们也默契地避开了关于他的话题。

直到那个包裹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平静。

那是叔叔离开的整整半个月后的一个周末下午。

我正在客厅看书,门铃声突然响起。

开门后,一位快递员站在门口,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木制包裹。

“您好,有一个包裹,署名'李明山'送给这个地址。”快递员礼貌地说道。

我接过包裹,惊讶地发现它的包装非常特别——古朴的木制盒子外面用麻绳细心地捆扎着,上面只有一行字:“致我最亲爱的家人”。

包裹沉甸甸的,拿在手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厚重感。

“是谁送来的?”我忍不住问快递员。

“一位老先生,特地嘱咐要亲手交给收件人。”快递员回答道。

我抱着包裹走进客厅,恰好父母也回来了。

“这是什么?”父亲看到包裹,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叔叔寄来的。”我递给父亲那个木盒。

父亲接过盒子,手明显颤抖起来,迅速将它放在茶几上,像是怕烫手一般。

“不用打开了,我大概知道是什么...”父亲的声音低沉而沙哑。

母亲走过来,安抚性地拍了拍父亲的肩膀,但我注意到她的眼睛一直盯着那个包裹,神情复杂。

晚餐时,那个包裹像一个无形的存在,占据了餐桌上的每一寸空气。

父亲几乎没怎么动筷子,母亲也心不在焉。

当晚,我在书房复习功课,无意中听到客厅传来轻微的响动。

我悄悄推开门,看到父母正小心翼翼地打开那个包裹。

借着客厅的灯光,我看到母亲突然捂住嘴,眼泪无声地流下来。

“他终于放下了...”父亲低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释然和感伤。

我屏住呼吸,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第二天早上,父亲将我叫到客厅。

那个木制包裹已经被打开,里面的物品摆在茶几上。

木盒打开的一刻,我屏住了呼吸。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精致的木雕,形状像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

树干和树枝上雕刻着无数细小的名字,那是我们的家族成员,从祖父辈一直到我这一代。

每个名字旁边都有出生年月的刻痕,工艺精湛,细致入微。

“这是家族树。”父亲轻声解释道,手指轻轻抚过那些刻着名字的树枝。

在木雕的底座处,有一个小小的暗格,父亲轻轻按下,暗格弹开。

里面放着一封信,一枚玉坠,一张泛黄的照片,还有一枚戒指。

07

“这些都是什么?”我好奇地问道。

“这是你叔叔的一生。”父亲的声音有些哽咽。

父亲拿出那封信,递给了我。

“这是写给你的。”他说道。

我接过信,惊讶地发现信封上确实写着我的名字,字迹工整而有力。

“为什么是写给我的?”我不解地问。

“或许因为你是唯一一个不带偏见听他讲述往事的人。”母亲在一旁轻声说道。

我打开信封,小心翼翼地展开里面的信纸。

“亲爱的小北...”我开始轻声朗读,但父亲伸手制止了我。

“自己看吧,这是你和叔叔之间的对话。”父亲的眼神中带着某种复杂的情感。

信很长,内容很多,我一字一句地读了起来。

信中,叔叔讲述了他和梅玲的相识、相恋,以及最终的分离。

他们的爱情故事纯净而美好,却因为家庭的责任而被迫中断。

叔叔为了照顾生病的父母和支持弟弟上大学,放弃了自己的爱情。

这件事,他从未告诉任何人,包括我父亲。

多年后,当他得知梅玲在结婚后不久遭遇车祸去世时,心如刀绞。

这次回来,是为了完成当年未能完成的承诺:在她家住满二十天。

虽然那栋房子已经不在了,但他还是象征性地完成了这个仪式。

信的最后,叔叔祝福我们全家幸福,也请求我们原谅他的任性和固执。

读完信,我的眼眶湿润了。

我从未想过,那个沉默寡言的叔叔,心里竟藏着这样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

“你爷爷生病那年,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父亲开始讲述他的视角,“我刚考上大学,学费和生活费是个大问题。”

“你叔叔从来没提过梅玲这个人,我只是偶然在他房间看到过那张照片。”父亲继续说道,“当时以为只是普通朋友。”

“等我工作了,有能力报答他时,他已经变成了那个独来独往、不愿多说话的人。”父亲的声音里满是遗憾。

母亲拿起那枚玉坠,轻轻抚摸着上面的梅花雕刻。

“这么多年,他一直带着这个,从未离身。”母亲感叹道。

那张照片上,年轻的叔叔和一位美丽的女子站在一棵开满花的梅树下,笑容灿烂,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照片背面写着:“1988年春,与梅玲于梅花巷,愿此情永恒。”

戒指很简单,是银质的,内圈刻着“明山·梅玲”。

“他本来是要向她求婚的。”母亲轻声说道。

“为什么他现在把这些东西都送给我们?”我不解地问。

“因为他终于放下了。”父亲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三十多年了,他终于原谅了自己,也放下了对梅玲的愧疚。”

我们三人沉默地坐在客厅里,望着桌上的木雕家族树和那些珍贵的信物。

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思考着生命的选择和命运的捉弄。

“我一直以为他恨我。”父亲突然说道,声音里满是自责,“如果不是为了供我上学,他本可以和心爱的人在一起。”

“他从来没有恨过你。”母亲握住父亲的手,“他为自己的选择骄傲,只是遗憾没能两全其美。”

我拿起那封信,重新读了一遍结尾的部分:

“人生很长,但真正值得铭记的,往往只有那几个瞬间。不要像我一样,等到白发苍苍,才懂得珍惜。”

这句话让我心头一震,似乎明白了叔叔这次回来的真正意义。

“我们应该把家族树放在哪里?”我问道,试图缓和一下气氛。

“客厅最显眼的位置。”父亲毫不犹豫地说道,“让它见证我们家族的延续和成长。”

08

那晚,我们三人一直聊到深夜,父亲讲述了很多关于叔叔的往事。

原来,在我很小的时候,叔叔经常来看我们,还会带各种奇怪的礼物。

那个望远镜,就是他在一次古董拍卖会上特意买来送给我的。

后来,他来的次数越来越少,可能是因为每次看到幸福的我们,都会想起他失去的那段感情。

“他是个好人,只是命运和他开了个玩笑。”母亲总结道。

临睡前,父亲把那枚玉坠和照片小心翼翼地放回木盒,但把戒指留了出来。

“这个,我想寄还给他。”父亲说道,“这是他欠梅玲的,也是他欠自己的。”

我点点头,理解了父亲的想法。

叔叔的包裹带来的震动渐渐平息,我们的生活重新回到正轨。

那个木雕家族树被摆在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每天都能看到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上面,让那些刻着名字的树枝熠熠生辉。

一个月后,我们收到了一张明信片,来自西藏。

明信片上是布达拉宫的照片,背面是叔叔熟悉的字迹:

“高原的风很冷,但心是暖的。开始了我迟到三十五年的旅行,不必挂念。明山”

父亲看到明信片,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他终于为自己活了一次。”父亲轻声说道。

那天晚上,父亲破天荒地讲起了他和叔叔的往事。

“你叔叔比我大八岁,从我有记忆起,他就是我的榜样。”父亲的声音充满怀念,“他很聪明,小学老师说他是天才,可惜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初中毕业就辍学了。”

父亲讲述着叔叔如何在他十二岁那年,父亲生病时,背着他走了十五公里的山路去镇上的医院。

“那时候,我就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叔叔过上好日子。”父亲的眼中闪烁着泪光,“可是直到现在,我都没能做到。”

“你已经做到了,爸。”我握住父亲的手,“叔叔最在乎的是我们能幸福,而我们做到了。”

第二年春天,我们又收到了叔叔的来信,这次是从云南。

信中说他买了一间小院子,开了一家古董店,生活安稳而充实。

他还寄来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他站在一棵开满花的树下,笑容轻松而满足。

“那是梅花树吗?”我问父亲。

“是的,他终于圆了自己的梦。”父亲点点头,眼中带着欣慰。

又过了半年,叔叔突然来电话,说要来看我们。

这次,他不再是独自一人,而是带来了一位同样热爱古董的老友。

他们相识于云南的一个古玩市场,因共同的兴趣成为了朋友。

叔叔看起来年轻了许多,眼中有了光彩,说话时不再有往日的忧郁。

临走时,叔叔拥抱了我,轻声说道:“谢谢你,小北,是你让我明白,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

我看着叔叔远去的背影,想起了那封信中的话:“人生很长,但真正值得铭记的,往往只有那几个瞬间。”

或许,对叔叔来说,那个在梅花树下的春天是一个值得铭记的瞬间。

而对我来说,叔叔在我家住的那二十天,以及半月后那个包裹带来的震撼,同样是我人生中难以忘怀的记忆。

生活继续向前,我们都在自己的轨道上前行。

叔叔偶尔会寄来明信片或者打电话,告诉我们他的近况。

那个木雕家族树依然摆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见证着时光的流逝和亲情的永恒。

而那枚玉坠和照片,被我们小心收藏在一个锦盒里,连同那个未能实现的爱情故事,成为家族的珍贵记忆。

来源:小灰灰游戏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