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山东海岸线|八仙过海与烟台的仙道文化

B站影视 2024-12-20 10:23 1

摘要:“人说天上好,神仙乐逍遥……”在蓬莱阁景区,这首上世纪80年代的《八仙过海》主题曲仍萦绕在游客耳边,经久不衰。这部鲁港合作的神话剧不仅开创了万人空巷的收视奇迹,也让蓬莱成为家喻户晓的人间仙境。其实,烟台的“仙气”古已有之,从齐地八神信仰,到秦皇汉武东巡寻仙,再

“人说天上好,神仙乐逍遥……”在蓬莱阁景区,这首上世纪80年代的《八仙过海》主题曲仍萦绕在游客耳边,经久不衰。这部鲁港合作的神话剧不仅开创了万人空巷的收视奇迹,也让蓬莱成为家喻户晓的人间仙境。其实,烟台的“仙气”古已有之,从齐地八神信仰,到秦皇汉武东巡寻仙,再到全真道教发祥兴盛,底蕴深厚的仙道文化为这里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神秘。

《列子·汤问》中记载海中有五座仙山:“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相传,这五座仙山都是由巨鳌背负,后因龙伯之国的大人将巨鳌钓走,致使五山中的岱舆、员峤二山流失,所以才有了海中三神山之说。仙山之中以蓬莱最负盛名。根据相关文献所述,蓬莱位于渤海之中,望之如云,山上的珍禽异兽都是白色,仙人则住在黄金美玉建造的亭台楼阁之内,在这仙山上长有仙果,采食就可以不老不死。

有了对仙人、仙境的憧憬,便自然派生出了对仙药的向往和寻觅,从齐威王到此后几百年间,寻仙的队伍不绝如缕,尤以秦始皇和汉武帝为最。史书记载,秦始皇五次出巡,三次到过蓬莱。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药,他耗费巨资,两次派方士徐福入海求仙,可徐福显然并不靠谱,在第二次出海之后就杳无音讯。而汉武帝更甚,他八次东巡,七次到过蓬莱,为了寻找海上仙山,他命人打造了很多大船,每年都会出海寻仙,无论是出海船只的数量,还是出海的次数和时间跨度,都远超之前所有时期,最后寻仙不得,他只能在建章宫中,人造了“蓬莱、方丈、瀛洲”的假山,聊以自慰。

为何寻仙活动会集中在烟台地区?向前追溯,与齐地八神信仰不无关系。根据考古证实,齐国立天、地、日、月、阴、阳、兵、四时八主于境内。《史记·封禅书》中记载:“始皇遂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羡门之属。八神将自古而有之……四曰阴主,祠三山。五曰阳主,祠之罘。六曰月主,祠之莱山。皆在齐北,并勃海。七曰日主,祠成山。成山斗入海,最居齐东北隅,以迎日出云……” 这其中的日主、月主、阴主、阳主四神都位于烟台。

丰富的八神信仰,以及帝王祈福活动带来的上行下效,无疑为后来烟台仙道文化的兴盛提供了必备的土壤。

此后,王重阳在昆嵛山创立全真道,更让烟台的仙道文化迈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金大定七年,已经55岁的王重阳从陕西终南山千里迢迢来到了昆嵛山,并收马钰、丘处机、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为徒,从此创立全真道,而这嫡传的七位烟台高徒就是被后世津津乐道的“全真七子”。王重阳死后,全真七子在北方广泛传播全真道,并且各立支派,全真道逐步从山东走向全国。其中丘处机成就最大,他为了拯救天下苍生,以74岁高龄西行万里劝说成吉思汗放下屠刀止杀爱民,被成吉思汗尊为神仙,赐以“国师”称号,并赐金虎符牌令其掌管天下道教。此后,全真教一跃成为中国北方声势显赫的最大道派,信徒广布,而烟台昆嵛山作为全真教祖庭也随之成为名震朝野的“仙山圣地”。

如果说海上寻仙以及全真教的发展是服务帝王的官方活动,那八仙的传说无疑是来自民间普通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八仙的传说在我国流传久远、影响深广。”蓬莱阁景区管理服务中心文物部副部长刘莉介绍,早在隋唐时期就有八仙之说,直到明代,吴元泰的小说《八仙出处东游记》问世以后,才确定为现在这八位仙人。传说当年他们八人在蓬莱阁上喝醉了酒,打算漂洋过海。为了显示法力,过海都不乘船,用自己随身的宝器作为渡海工具,所以就引出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典故。

“八仙并非生而为仙,均为凡人得道,而且都有些缺点,所以个性与百姓较为接近。”刘莉说,八仙当中有的是风流倜傥的书生,有的是相貌丑陋而心地善良的乞丐,有的是皇亲国戚,有的是民间歌者,年龄和性格都不相同,却能结合成一个团结的仙人群体,实际代表着社会的各个阶层,寄托了广大劳苦大众的美好愿望。“八仙的传说流传到今天已不再是简单的民间传说,而是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刘莉说,现在生活中就经常会见到以八仙命名的八仙桌、八仙宴、八仙秧歌、八仙健身法等,雕刻有八仙图案的花瓶、香炉、铜镜、建筑也是比比皆是,表现手法更是千变万化,足以看出仙道文化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之深。

来源:大众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