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周刊|当非遗影视化

B站影视 2024-12-20 09:58 2

摘要:说起非遗,你会想到什么?传承人的绝活展演,还是博物馆里的精美展陈,抑或是纪录片中的文化奇观?其实,传统非遗早已走进寻常百姓家,看个电影、追个剧,你也许就会和非遗撞个满怀。

如何挖掘非遗富矿?影视和非遗如何彼此成就?

当非遗影视化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灵云

说起非遗,你会想到什么?传承人的绝活展演,还是博物馆里的精美展陈,抑或是纪录片中的文化奇观?其实,传统非遗早已走进寻常百姓家,看个电影、追个剧,你也许就会和非遗撞个满怀。

日前,电影《雄狮少年2》在海口举办首映。影片中,舞狮少年被生活推上了“人生擂台”,在学习传统武术中实现蜕变,“生于野草,活成雄狮”,激励人心的故事之外,更凭借亮点满满的非遗元素“圈粉”无数。

近年来,影视作品刮起非遗风,令观众耳目一新,让非遗随着剧集的播出一起“破圈”。热闹之中,我们还得静心思考,在这场双向奔赴中,影视和非遗如何彼此成就?拥有3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海南,如何挖掘非遗富矿,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电影《雄狮少年2》海报。本组图片均为资料图。

影视剧刮起非遗风

“舞狮加武术,看完血脉觉醒,很难不爱。”走出电影院,观众吴倩在社交平台上发帖,安利《雄狮少年2》。

这位“00后”女孩运营一个自媒体账号,专门“细扒”非遗大剧。在她看来,非遗元素在影视作品中最直接也最有冲击力的植入,便是服化道。比如,《大鱼海棠》中的客家土楼、《梦华录》中的茶百戏、《去有风的地方》中的白族扎染、《八角亭谜雾》中的昆曲、《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马球和建盏等等,它们根据剧情融入各种生活场景,让观众看到“活态”的非遗。

再进一步,影视作品探讨非遗的发展与传承。《雄狮少年2》中,少年三人组阿娟、阿猫、阿狗并肩勇闯上海,为生计奔波打拼,舞狮梦只能搁置。为了赚钱给父亲治病,阿娟代表没落的传武拳馆参加“上海格斗之夜”武术比赛,最终战胜偏见和自己,为传统武术正名。在《鬓边不是海棠红》中,商人程凤台起初并不懂京剧,甚至带有些许排斥,但在见识了京剧名伶商细蕊出演《长生殿》后,成为京剧爱好者,为守护国粹奔走。

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海报。

更有影视作品,直接以非遗为表现形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戏曲类影视作品,其中以京剧、粤剧、昆曲等拥有较高知名度和观影基础广泛的非遗项目为主。例如,粤剧电影《白蛇传·情》《谯国夫人》等,它们从舞台走向大银幕,以当代电影视听语言去传递传统戏曲艺术之美,摆脱了传统戏曲表演程式的时空束缚。

随着国潮风大热,非遗影视作品在创作题材和展现方式上日渐丰富多元。传统之美与故事之美相融合,起到了1+1>2的效果,非遗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拓展了作品的思想深度与内容广度,影视可以具象地展现非遗的技艺之美,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实现了有力的科普。

数据显示,电视剧版《去有风的地方》播出当年,无数观众爱上了充满民族特色和匠人精神的白族扎染、白族刺绣和木雕,成为“追风者”,取景地大理的游客人次同比增长67.39%、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04.67%。

电视剧《谯国夫人》海报。

非遗触电的海南尝试

黎锦灿若云霞,琼剧余音绕梁,贝雕七彩闪耀……丰富灿烂的非遗,给琼州人民带来无尽滋养。截至2024年,海南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2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103项,市县级以上非遗项目398项。

《公仔》是海南第一部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题的电影,展示了公仔戏、琼剧、八音三项海南非遗项目,上映于2019年。影片全程在海口取景,讲述两代人之间因为公仔戏的传承而碰撞出的火花,从不解到顿悟,从矛盾到相惜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里表演海南公仔戏的演员,都是海南知名公仔戏团里的资深演员,剧中的唱念做打,作揖、拱手、跺脚、拂袖、跪马、射箭等招式,都是平日里最真实的演出,他们演活了传统文化,也传递了传承优秀非遗的重要性。

约有400年历史的琼剧,一直是海南人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品种。1962年,第一部琼剧电影《红叶题诗》诞生,由珠江电影制片厂、香港新联影业公司联合摄制,更有戏剧大师田汉先生修改润色过的优美唱词,是琼剧雅致作品的代表作。随着技术的发展,2017年,海南首部4K高清琼剧电影《喜团圆》在院线上映,随后在东南亚部分国家上映,漂洋过海传乡音。第三部琼剧电影《圆梦》在2019年上映,讲述山海黎乡土地上发生的奋斗故事。

和很多地方戏一样,琼剧也面临观众老龄化和年轻观众流失的问题。让琼剧登上大银幕,这种呈现方式、传播形式的创新,更贴合当下观众的审美,也让传统文化离年轻人更近一步,推动了琼剧的“破壁出圈”。

此外,《追梦的黎族女娃娃》《三月三》等展现了独具特色的黎族民俗文化。

当下,海南非遗正以百姓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出现,非遗展演、非遗文创集市越来越多,如何用好造梦的光影艺术讲好非遗的故事,将自然之美、人文之韵、时代之变巧妙地融入到故事之中,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双向奔赴并非易事

非遗题材在影视创作领域方兴未艾,成为公认的流量密码,今年便有《正好遇见你》《清明上河图密码》《蜀锦人家》《另一种蓝》等开播,掀起收视热潮。

尽管非遗元素、非遗题材备受关注,但如何让非遗与影视剧内容、剧情、人物相辅相成,做到观赏性、娱乐性、文化性的平衡,并非易事。比如,《后浪》讲述了中医药大学教授致力于广传中医,辞职创办中医传承班的故事。该剧播出后,不少观众提出疑问,认为剧中对中医的呈现不够专业,有些情节过于浮夸。

非遗包含无形的文化和与之相关的有形物质。很多影视作品中,通常植入非遗元素,为剧情发展、服化道锦上添花,美则美矣,对非遗故事的挖掘并不够。特别是,传统文化题材备受欢迎的今天,很多人视之为捷径,只想着“沾光”“镀金”,缺乏对非遗的细致、精准呈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生命基因,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影视创作若不做深层次的了解,不真正摸清楚来龙去脉,很可能遭到流量反噬‌。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影视剧牵手非遗,尤其需要在非遗细节的还原与非遗知识的普及上深耕,不要只是在“美”和“奇”上下功夫。

保护与传承非遗,青年是主力军,而当下影视剧的主要受众也是年轻人,只有摆脱影视创作碎片化呈现非遗元素的惯常思路,将对技艺的解码融入叙事,系统化展现非遗,才能让年轻观众产生对非遗的价值认同感。

来源:南海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