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壁垒破坏全球供应链,消费者将为高额关税买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2 09:18 2

摘要:根据美国商务部上个月实际算出的关税,柬埔寨部分制造商面临的税率将高达3521%,反映出该国决定停止配合美国调查的影响。其它国家和企业的税率要低得多。越南平均税率在396%,泰国为375%,马来西亚则是34%。

“问道2025”:“怎么看 怎么办”系列报道之三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朱睿颖

当地时间5月20日,美国政府贸易委员会得出结论,从东南亚进口太阳能产品威胁到国内制造商。这意味着对当地四个国家的相关设备征收高关税已成定局。

根据美国商务部上个月实际算出的关税,柬埔寨部分制造商面临的税率将高达3521%,反映出该国决定停止配合美国调查的影响。其它国家和企业的税率要低得多。越南平均税率在396%,泰国为375%,马来西亚则是34%。

交易遇阻、成本上升……大面积的关税壁垒正在扭曲全球供应链。

(图源:新华网)

4月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多项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并陆续将对中国关税提高至145%。美国这一举动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强烈反对。

多家国际金融机构警告,此举将加剧通胀,拖累经济增长,甚至引发经济衰退。

“小院高墙” 影响产业链供应链

在全球化发展浪潮中,世界各国供应链深度合作、优势互补,国际贸易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全球贸易额增长至33万亿美元,是全球经济紧密联系、共同发展的重要体现。

今年以来,美国频繁向世界多国发出关税威胁,其对贸易伙伴所实施的“对等关税”政策席卷全球,给全球经济秩序造成了巨大影响。其滥施关税严重影响了国内外市场的供需结构,加剧欧洲和新兴市场国家的产业链脆弱性,给全球经济长期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世界贸易组织预判,美国加征关税可能导致2025年全球商品贸易量总体萎缩约1%,较此前预期大幅下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美国加征关税可能拖累全球经济增长率降为2.8%。

多国经济学者认为,美方单边、任意地对贸易伙伴加征或威胁加征关税,给全球带来“关税冲击”,加剧了经济不确定性。德国美国商会主席西蒙尼·梅恩指出,一旦某国试图用关税对本国贸易进行保护,就会导致物价上涨,商品交换变得困难。这种人为的限制会导致经济增长停滞。

当前,大多数国家对国外进口产品征收关税,旨在增加收入、保护国内产业或针对不公平的贸易行为。特朗普宣布的“对等关税”计划导致了全球市场的剧烈波动。美国知名投行韦德布什证券公司分析师表示,特朗普政府这一举措危害深远,对科技、金融等行业造成巨大冲击,其所谓的“计算公式”无法成为国际贸易理性谈判的根基。这类关税加征也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带来打击。

以发展中国家出口美国的低端产业链商品为例,此前美国对其征收更高关税(柬埔寨49%、老挝48%、越南46%、缅甸44%、文莱24%),阻碍了新兴市场国家接收技术产业转移,阻碍其向产业链上游流动,威胁区域产业发展。此外,美国还对非洲51个国家的出口服装和纺织品征收10%~50%不等的关税。非洲作为全球产业链最薄弱的地区,对关税冲击高度敏感,关税一旦落地也对全球产业链下游带来冲击。

2018年,特朗普宣布对进口钢铁征收25%的关税,打响了全球贸易战的第一枪。自此,美国多次针对我国出口的产品加征关税,征税对象从机械、电子、医药、汽车等高科技制造业扩大至化工、金属等原材料乃至服装、食品等终端消费品。仅轻工制造领域,从2018年至2020年就共计加征关税4轮,累计加征关税商品规模达5500亿美元。

在当时,这一关税政策给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带来重大打击,许多科技公司将中心转移至汽车领域,跨国车企将零部件生产和组装环节外迁,以躲避关税影响,许多车企甚至出现芯片或核心零部件“断供”情况。

与此境遇相同的是当下的欧洲,欧洲经济在关税大棒下摇摇欲坠,汽车、钢铁等重要产业危机重重。以德国为例,作为制造业出口大国,2024年出口商品1.68万亿美元,“对等关税”将导致德国对美国出口下降约15%,2025~2028年间累计直接损失约2000亿欧元,同时造成中国对美国出口萎缩,间接导致德国对中国的出口下降10%。

末日消费 民众未雨绸缪

5月15日,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公司高管表示,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该公司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开始上调部分商品在美售价。特朗普17日在真实社交上发文批评沃尔玛,称其“应该自己‘吃下’这些关税,而不是向尊贵的顾客收费。”

美国密歇根大学16日公布的美国最新消费者信心指数为50.8,连续第5个月下降,且创下自2022年6月以来的最低纪录。特朗普曾承诺控制通胀,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的报道则认为,越来越多美国公司因关税提高商品售价,而沃尔玛等加入了这一行列。

在关税影响下,许多美国企业加紧囤货。此前供应链咨询公司和标准普尔市场情报公司对全球2.7万家企业进行的月度调查显示,美国制造商尤其是消费品行业的制造商,最近普遍增加了“安全库存”。

南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邓恒进在接受现代物流报采访时表示:“供应链具有整体性,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税在保护本国贸易的同时,限制了进口,最终将由美国消费者承担苦果。”

在关税压力下,美国商品变得更加昂贵,美联储上周表示,关税导致今年物价上涨了0.3%。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称,面对关税冲击,一些公司提高了全部商品的价格,另一些公司则直接下架了可能会引发价格冲击的产品。

美国玩具制造商美泰公司、工具制造商史丹利百得公司以及消费品巨头宝洁公司等已宣布涨价或计划涨价;福特汽车近期刚刚宣布将提高旗下三款畅销车型的价格;法国奢侈品牌爱马仕也表示将上调美国市场的价格……

高达98%的经济学家认为高关税主要由美国消费者承担。高额关税导致进口商品成本增加,使得企业以涨价的方式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随着更多依赖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行业生产成本上升,可能会导致更广泛的通胀压力。

今年2月,美国个人金融信息在线咨询企业“银率网公司”下属网站发布调查报告显示,自特朗普上任以来,近两成受访者购物超出往常。这些受访者中,逾60%承认,近期购物习惯改变或多或少受关税政策影响。

报告中称,42%的受访者已经或计划开始囤货,食物和厕纸是囤货首选。还有22%的受访者表示,主要受加征关税计划影响,自去年11月以来进行大宗消费,另有30%受访者报告同期大宗消费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伴随着商品涨价,许多美国人开始缩减开支。美国银行研究指出,近期只支付信用卡最低还款额的家庭比例有所增加,表明“一些家庭面临的压力正在增大”。

据非营利研究机构税务基金会预测,新征关税将在未来10年让美国人损失3.1万亿美元,仅2025年,每个家庭税收将增加约2100美元。专家表示,恐慌情绪可能导致更多消费者囤积物资,加剧通胀预期。

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环比上涨0.5%,通胀水平超过预期。能源和食品价格持续上涨。政策智库耶鲁预算实验室估计,假设美联储不采取任何行动,从2026年起,由于关税引发的通胀,美国家庭平均每年将多支出3800美元。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前财政部官员加里.赫夫鲍尔表示,在特朗普加征关税的背景下,通胀率降至2%目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预计,未来6个月通胀率将维持在3.0%至3.8%的区间内。

来源:现代物流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