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近期和美国贸易关税谈判为例,英国和欧盟都是各谈各的,英国更是已经达成协议。虽然离得不远,但完全是两个毫无瓜葛的经济体。
2020年1月31日正式“脱欧”,英欧关系一度相当冷淡。
以近期和美国贸易关税谈判为例,英国和欧盟都是各谈各的,英国更是已经达成协议。虽然离得不远,但完全是两个毫无瓜葛的经济体。
不过近期,英欧关系却“破冰”了。
英国与欧盟在19日举行英国“脱欧”后首次英欧峰会,英国首相斯塔默、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都出席了当天的峰会也出席了当天的峰会,级别相当的不低。冯德莱恩称其为 “历史时刻”。
峰会还达成了多项协议,内容覆盖经贸、防务、青年交流等多个领域。
分析人士指出,英欧关系一度冷淡,但美国政府政策转向,是促成英欧再次“牵手”的一个因素。
英欧关系能破冰,英国方面的积极态度自然是少不了的。
2024年举行的英国议会选举中工党胜利,他们时隔14年再次成为执政党,工党领袖斯塔默正式就任英国首相。
他的态度和施政理念主导了英国在外交布局上的扭转,斯塔默致力于改善英国与欧盟的关系。就任首相不久,在英国举行的欧洲政治共同体领导人会议上,斯塔默表示,在他的领导下,英国将成为“欧洲的朋友和伙伴。
可以说,英国从脱欧后的经济困境中重新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自“脱欧”以来,英国对欧盟出口下降21%,进口下降7%,影响不言而喻。
此次峰会上,英欧在多个重要领域取得突破。
在食品贸易方面,双方同意取消动植物产品的常规边境检查,这一举措将推动英国生肉制品重返欧盟市场,预计每年可为英国经济贡献近 9 亿英镑 。
国防采购领域,英国获准参与欧盟价值 1500 亿欧元的国防联合采购计划,不仅为英国军工企业开拓了新市场,也为双方在防务上的合作开启了新篇章。
渔业争议也得到了妥协安排,欧盟渔船获准在英国海域作业期限延长至 2038 年。此外,双方还计划设立年轻人跨境工作生活机制,解决了英国 “脱欧” 后边境通关的难题。
预计此次双方达成的相关协议将在2040年前推动英国经济增长近90亿英镑,英国商界更是普遍对与欧盟达成协议表示支持。
曾经冰冷决绝分手的英欧,为何如今又走向了 “抱团取暖”?这背后,美国政策的转向扮演着重要角色,折射出美国政策转向对跨大西洋关系的巨大冲击。
在安全领域,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单边行动,让英欧深感 “被抛弃”。
美国政府单独与俄谈判,却将英国和欧洲诸国排除在外,还不断施压欧洲承担更多防务成本,其孤立主义倾向加剧了欧洲的安全焦虑。
面临美国“撤资”的困境,北约诸国甚至未来会将国防预算,增加到占GDP比重5%的高度,非常夸张,把以前的欠账简直都给补上了属于是。
欧洲国家意识到,过度依赖美国的安全保障并不可靠,必须加速防务自主化。此次英欧在国防合作协议上的进展,正是对 “美国不可靠” 的直接回应。
在经贸领域,美国的做法同样令欧洲寒心。美国政府对欧盟钢铝加征关税,还出台《通胀削减法案》打压欧洲,这一系列举措迫使英欧搁置分歧。
英国首相斯塔默直言,美国政策 “迫使全球重新思考贸易与安全纽带”。在这样的背景下,英欧选择以市场互惠对冲外部风险,通过简化食品贸易流程等方式,共同应对供应链挑战 。
美国的这些政策转向,并非只影响了英国和欧盟的关系,欧洲多国都普遍产生了被抛弃感。
在安全上,美国的单边行动让欧洲国家在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被削弱,面对俄罗斯等周边安全威胁时,感到孤立无援。
经济上,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欧洲的利益,欧洲的汽车、钢铁等产业在美国市场面临重重阻碍,企业发展受限 。
欧洲多国开始反思与美国的关系,意识到不能再一味追随美国的脚步。比如在近期的关税贸易谈判中,强硬的中国反而逼迫了美国做出阶段性让步,取消了报复性关税。
德国、法国等欧盟主要国家,近年来也在积极推动欧洲战略自主,试图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在能源领域,欧洲努力寻求多元化的能源供应,降低对美国页岩气等能源的依赖;在外交上,欧洲也开始更加积极地与亚洲、非洲等地区开展合作,拓展外交空间。
英欧重新联合,是对美国政策转向的无奈回应,也是欧洲寻求自身发展与安全的积极探索。
在全球地缘政治剧变的当下,欧洲多国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定位,以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寻找新的平衡。
英国是否会重新加入欧盟以开展更为紧密的经贸合作,欧洲未来能否真正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实现战略自主,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来源:百态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