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8日,一帆集团发布告知函,称下属一家生产子公司因安全事故停产,影响了烯草酮关键中间体的供应,造成了烯草酮短期的供应紧张。当前,一帆集团一方面积极配合主管部门进行事故调查,争取早日复产;另一方面也在与多家外部合作伙伴洽谈中间体供应合作,通过外购中间
2025年5月8日,一帆集团发布告知函,称下属一家生产子公司因安全事故停产,影响了烯草酮关键中间体的供应,造成了烯草酮短期的供应紧张。当前,一帆集团一方面积极配合主管部门进行事故调查,争取早日复产;另一方面也在与多家外部合作伙伴洽谈中间体供应合作,通过外购中间体方式恢复烯草酮生产。根据计划安排,预期在6月份可向市场恢复烯草酮供应。
其实在今年年初一帆生物宁夏工厂就因环保问题停产1万吨产能,4月复产后又因事故全面停产。作为全球烯草酮核心中间体供应商之一,国内第二大烯草酮核心中间体供应商(占全国总产能 20%)一帆集团这一停产告知函无疑引发了烯草酮产业链的震动。这场突发事件是否会触发烯草酮价格进入新一轮暴涨周期?
烯草酮作为全球主流的旱地除草剂,其生产高度依赖特定中间体环己烯酮衍生物。一帆集团作为全球和国内核心烯草酮供应商之一,其停产将直接导致中间体供应链出现断层。尽管企业声称正与外部合作伙伴洽谈外购,但中间体生产具备高壁垒和长周期特性,短期外购规模是难以覆盖缺口。
叠加当前行业平均库存仅够维持45天,这也意味着供需矛盾将在未来1-2个月内持续激化。
烯草酮是美国Chevron化学公司1987年开发的环己烯酮类除草剂产品。烯草酮为茎叶除草剂,是一种高效安全、高选择性的ACCase抑制剂,对于大多数一年生和多年生的禾本科杂草有特效,对阔叶作物安全,主要用于防除油菜、棉花、花生等阔叶田的野燕麦、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等禾本科杂草。
近年来,大豆田内出现草甘膦抗性禾本科杂草,为烯草酮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使其适用作物更加广泛。因为烯草酮具有自身安全、低残留、高效、低毒性等优势,已经成长为新兴的旱田苗后除草剂,表现出很好的选择性和成长性。烯草酮在农户中深受好评,是环己烯酮类除草剂中份额最高的品种。
2024年—2025年5月18日国内烯草酮原药价格走势(单位:万元/吨)
(数据来源:中农立华原药)
其实,在供给端受一帆生物停产影响,在需求端受全球大豆种植面积增长,国内转基因大豆推广加速,行业库存低位4大因素的影响推动,烯草酮的价格从去年10月就开始由6.8万元/吨一路上涨,尤其是进入今年以来,涨势更是开挂。
中农立华原药显示,截至2025年5月18日,烯草酮原药货源偏紧,内贸季节已到,叠加出口订单未交付,价格上行,报价11万元/吨,涨幅达62%。
业内人士表示,2025年全球大豆种植面积预计增长10%以上,将带动烯草酮需求同比增长,增速大概是5%左右,如果中国因为关税采购南美大豆变多,可能也会使得南美需求增加。北美、南美大豆播种旺季(5-8月)临近,巴西、阿根廷采购需求集中将释放。而因为一帆生物停产导致目前行业月度供给不到2500吨,即使扬农葫芦岛5000吨/年烯草酮产能开车,对供给短缺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烯草酮价格的上涨,最先受益的肯定是相关的龙头生产企业。
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截止2024年底,烯草酮国内产能合计约在4.6万吨/年,主要包括宁夏一帆生物(1万吨)、先达股份(1万吨)、河北兰升(1万吨)、吴桥农药(0.5万吨)、沈阳科创(0.3万吨)、山东侨昌(0.3万吨)、河北翰成(0.3万吨)、润丰股份(0.2万吨),行业集中度非常高。
其中,先达股份作为国内烯草酮行业龙头,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4.19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2,587.55万元,而到今年一季度在烯草酮产品量价齐升以及成本控制等因素的共同助推下,已经实现了扭亏为盈,交出了一份较为亮眼的业绩。
先达股份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43亿元,同比增长10.78%,归母净利润2169.3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先达股份表示,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于,报告期内公司部分主要产品烯草酮的销量增加和价格上涨、量价齐升的局面,让先达股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扭转了业绩颓势。
可以预见,在烯草酮持续上涨的价格行情加持下,以先达股份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二季度业绩将持续受益。
来源:农资与市场官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