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麦浪摇风,新蝉试声。郑州市首季经济平稳开局: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工业投资以32.3%的增速让人眼前一亮。这张飘红的成绩单上,跃动着“万人助万企”活动浇灌出的生机——政策甘霖精准滴灌,服务暖流浸润心田,313个企业难题迎刃而解,93.2亿元惠
“春风行动”招聘会为企业牵线搭桥招贤纳士
上街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一线走访解难题
麦浪摇风,新蝉试声。郑州市首季经济平稳开局: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工业投资以32.3%的增速让人眼前一亮。这张飘红的成绩单上,跃动着“万人助万企”活动浇灌出的生机——政策甘霖精准滴灌,服务暖流浸润心田,313个企业难题迎刃而解,93.2亿元惠企资金直达市场主体。
今年以来,郑州市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着力在“建机制、送政策、搭平台、优服务”上下功夫、做文章、出实招,全力保障重点企业稳定生产经营。
建机制
夯实服务根基,提升助企效能
将包保服务网络如经纬般延伸,覆盖180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在全市420家重点企业包保服务基础上,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和重点工业项目纳入包保服务体系,各区县(市)共计新增包保企业1800余家。
我市深入开展“大走访、大帮扶”活动,全面开展助企服务,建立常态化对接联络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郑州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协调解决企业融资、用工、审批等问题,通过“企业意见建议直达平台”线上解决问题289个,企业满意率100%。帮扶郑飞机械、领航机器人等重点企业,解决施工许可证办理等问题24个,问题办结率100%;协调遂成药业、河南达利食品等20家企业节后用工需求,通过“点对点”招聘、校企合作等方式补充劳动力200人,保障企业满负荷生产。
送政策
精准滴灌赋能,激发企业活力
我市坚持以政策落地为抓手,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重点解读省、市“开门红”政策、满负荷生产奖励、技术改造专项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产业链“三化改造”等政策,涵盖财税支持、用工保障、设备更新、出口退税等领域,助力企业稳产增效。
28场培训如星火燎原,点燃1500余位企业家的创新激情。内容覆盖先进制造、数字经济、跨境电商、AI技术应用等领域,通过精准匹配企业需求,结合政策导向与技术创新,为企业提供可落地的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政策利用率、技术应用能力和市场拓展效率。其中,高新区开展“AI赋能跨境营销”专题培训,采用“理论+实操”模式,邀请跨境营销专家、AI技术工程师现场演示,帮助企业提升获客与转化能力,护航企业安全高效“出海”。
我市印发《郑州市“免申即享”政策清单(第一批)》,持续完善“免申即享”惠企政策服务的精准供给。重点围绕“数据比对、意愿确认、政策兑现”三个环节优化办理要素和业务流程,加强数据共享,提高审核效率。搭建“郑惠企”政策服务平台,变“找政策”为“送政策”“前台跑”为“后台跑”,形成全市涉企资金兑现“一张网”,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累计发布政策2037条,开通线上兑付政策项目298个,汇聚208万市场主体库信息,政策推荐触达6.7万次,兑现企业资金93.2亿元。
畅通对接渠道,凝聚发展合力
链动中原,聚势而行。郑州市以“六项对接”为纽带,让产业链上下游如齿轮咬合般紧密联动:荥阳市阀门展销会上,订单如雪片纷飞;惠济区200亿元项目签约现场,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奏响春天的发展序曲;中牟新区288亿元投资落地,似一颗颗金种,播撒在郑州高质量发展的田野上。
市委金融办牵头开展政银企对接82场次,参与企业达861家,贷款投放金额73.48亿元,设立5个服务窗口,提供服务254次,协调解决问题793个;登封市大力宣传推广“郑好融”线上平台,举办金融对接活动3场,完成授信1000余万元;巩义市举办“专精特新”企业银企对接活动,通过政策宣介、产品推介、精准对接,现场12家企业与工行初步达成合作协议。市人社局实施“招才引智+技能提升”双轮驱动,依托各区县(市)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招聘会20场,提供岗位3万个,1.3万余人与企业初步达成就业意向,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用工保障。
我市通过政校企协同、机制创新与政策保障,打通产学研堵点,实现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了“郑州样本”。二七区政府与郑州科技学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人才培养、产业升级、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共同打造区域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靶向提质增效,护航企业成长
郑州聚焦企业需求与消费升级协同发力,持续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通过扩范围、强服务、搭平台等举措,助力全市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加力扩围。首先,动态调整补贴政策,将汽车报废更新范围扩展至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及2018年前登记的新能源车,带动新能源汽车置换10561辆,燃油汽车5568辆,拉动消费14.5亿元。其次,新增手机、平板、净水器、洗碗机等数码、家电产品补贴,推动数码类产品以旧换新门店增至1428家,家电类增至1868家,完成销售133.09万台,销售额42.15亿元,占全省份额30.08%。最后,组建专项服务小组对接企业需求,联动500余家汽车销售企业开展政策宣讲,定制补贴申报指南。鼓励绿色家电、智能家居、本地汽车等生产制造企业积极参与到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中来,为全市消费者带来更多福利。
据介绍,我市积极开展“美豫名品”培育活动,指导全市制造业领域、老字号领域、旅游景区参与“美豫名品”申报争创。今年来,共18家企业成为河南省首批获得授权使用“美豫名品”企业,总量位居全省前列。
这份开门红的答卷,墨迹未干已见春色满园。站在孟夏时节回望,郑州以政策为笔、服务为墨,在中原大地挥毫写下万人助万企的注脚;展望前路,这座城市正将首季的盎然生机,绵延成全年高质量发展的斑斓长卷。
记者 徐刚领/文 徐宗福 谢鹏飞/图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来源:郑州晚报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