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敢信?刚修好的古建筑就掉瓦片?!昨天傍晚六点半,安徽凤阳地标建筑鼓楼上演惊险一幕——顶层的琉璃瓦突然稀里哗啦往下掉!当时正在附近吃饭的老张头说起这事还冒冷汗:"就跟放鞭炮似的,先掉两片试探下,接着哗啦啦给你整段即兴表演!"
刚重修完就掉瓦?朱元璋600年扛住的风雨,现在施工队两年就顶不住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敢信?刚修好的古建筑就掉瓦片?!昨天傍晚六点半,安徽凤阳地标建筑鼓楼上演惊险一幕——顶层的琉璃瓦突然稀里哗啦往下掉!当时正在附近吃饭的老张头说起这事还冒冷汗:"就跟放鞭炮似的,先掉两片试探下,接着哗啦啦给你整段即兴表演!"
图片来源于网络
>>> 目击者实录:瓷砖雨里的魔幻半小时
时间回到事发当天下午6点28分,鼓楼南侧卖糖葫芦的刘大姐正准备收摊。"先听见'咔嗒'一声,抬头就看见两片蓝瓦在夕阳里转着圈落地。"她边比划边摇头,"跟下饺子似的,越掉越欢实!"
现场视频显示,起初只是零散掉落,后来直接成片坍塌。更绝的是,这场"瓷砖雨"愣是持续了整整半小时!抖音网友@吃瓜小分队 拍到的画面里,地面散落的碎瓦片能装满三辆小推车。要命的是——这楼去年六月刚完成大修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
>>> 老朱家的鼓楼:六百年VS两年保质期
翻开历史课本,这座始建于1375年的中都谯楼可不简单。明太祖朱元璋亲自拍板建的老建筑,光台基就比足球场还大一圈。1995年第一次重修后,去年又花了整一年时间闭门改造,官方通稿里可是白纸黑字写着"全面加固"。
可现实打脸来得太快!有网友扒出施工验收报告:2024年6月5日竣工,到出事当天正好是11个月零14天。评论区炸了:"我家新房装修保修期还两年呢!""六百年前的水泥都比现在靠谱?"
>>> 三大未解之谜引爆全网
图片来源于网络
疑问一:天灾还是人祸?
事发时既没刮台风也没下暴雨,气象记录显示当天风速三级。网友@土木工程狗 吐槽:"但凡刮点妖风还能甩锅给天气,现在这锅都没处扣!"
疑问二:建材质量存疑
知乎大V@古建修复师李工 分析:传统筒瓦要用糯米灰浆粘接,现在很多施工队偷换成水泥砂浆。评论区惊现神回复:"怕不是用了淘宝9.9包邮的瓦片?"
疑问三:验收标准形同虚设
微博话题#刚修完就掉瓦该谁背锅#里,认证为监理工程师的网友爆料:"现在验收根本不上脚手架检查,拿望远镜在楼下看看就算完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 评论区大型扒皮现场
抖音热评第一:"建议查查采购单,绝对能牵出一串萝卜!"获赞23万次。B站网友更损:"建议全国古建开展躲瓦片演习,建议中小学生必修瓦片识别课。"最扎心的还是这条:"老朱要知道自家鼓楼修完一年就掉瓦,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修复方案成谜:补瓦还是换顶?
当地文旅局连夜发通告说要成立专家组,网友却不买账:"去年就是专家组的方案,今年还要同批专家?"贴吧老哥算了一笔账:去年重修耗资800万,这次维修费怕是要再创新高。
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某不愿透露姓名的结构工程师在知乎爆料:"表面掉瓦可能是预警,内部结构说不定早被改得面目全非..."
>>> 全国古建瑟瑟发抖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事件持续发酵后,各地网友纷纷变身"监工":
- 西安网友晒出大雁塔维修现场:"天天看工人拿胶水糊裂缝"
- 洛阳网友拍到应天门新换的瓷砖:"远看像贴了层马赛克"
- 最绝的是南京明城墙下直播的UP主,拿着游标卡尺量砖缝
>>> 灵魂拷问:我们到底在保护什么?
当文物保护变成"面子工程",当千年技艺输给快餐式施工,这场掉瓦事件暴露的何止是建筑质量问题。网友@文保志愿者 说痛心疾首:"不是在修文物,是在给历史打玻尿酸!"
回头看看鼓楼基座上斑驳的洪武年砖石,再看看满地崭新的碎瓦片。或许真应了那句评论:"六百年前建的是传世工程,现在修的是年度KPI。"
来源:雨田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