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辽源市福镇街道,有这样一位古稀老人:每天清晨,他都会手持长钳,拎着编织袋,沿着东辽河岸仔细巡查。寒来暑往,这一走就是8年,累计行程近1.5万公里。他就是75岁的老党员闫勋友,一位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初心的“全国最美河湖卫士”。
在辽源市福镇街道,有这样一位古稀老人:每天清晨,他都会手持长钳,拎着编织袋,沿着东辽河岸仔细巡查。寒来暑往,这一走就是8年,累计行程近1.5万公里。他就是75岁的老党员闫勋友,一位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初心的“全国最美河湖卫士”。
2010年,闫勋友从一汽辽源制泵厂退休,本可安享晚年,但看到双龙小区停水断电、垃圾遍地的乱象,他毅然牵头成立业主委员会,制定“一事一议二公开”管理制度,提出“三自五心四一样”服务理念。他带头清垃圾、掏下水井、维修二次供水、供电设备等,为居民解决了许多困扰。虽然也遇到很多难处,但闫勋友从未退缩,在他看来党员就该为群众办实事。渐渐地,居民们亲切地称他为小区“大管家”。
2017年,闫勋友又扛起新担子。东辽河、渭津河这两条河岸人行道是通往闹市区的主路,行人密集,在此休闲和钓鱼的人多,扔的垃圾也多。于是,闫勋友开始在东辽河、渭津河义务巡河捡拾垃圾。发现随地乱扔垃圾、在河岸上开小片荒等现象,他都会上前劝阻制止。3165米长的河段,老闫每天往返巡查2次,每天捡垃圾身上蹭得脏兮兮的,很多人不理解他,他从不作解释,他常说:“不求尽人满意,但愿无愧我心。”
巡河过程中发现有代表性问题或者自己处理不了的问题,闫勋友都会拍摄图片配上文字及时报给街道河长。有的人问他:“不挣钱你图啥?”他却说:“我们保护好母亲河造福子孙后代,这就是金山银山,是无价的。”他坚持做,不退缩,时间长了,人们开始理解他、认同他,夏天巡河有人给他送水,冬天巡河有人给他送手套,还有人帮他清垃圾。闫勋友顺势把大家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支“义务巡河队”。社区的老党员和热心居民以及社区工作者也加入其中,他们用实际行动让河道两岸面貌得到改善,让绿水青山重现昔日风采,赢得了沿河居民的一致称赞。
闫勋友深知“治河”更要“治心”。在带领志愿者清理河段垃圾的同时,他坚持宣传保护母亲河的深远意义。多年来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出了“碧水丹心”系列诗词、散文、快板、三句半、相声等文学作品230多件;撰写5本巡河日记,记录酸甜苦辣;创办《福镇视角》专刊340余期,在弘扬文明风尚的同时,对贯彻落实河长制工作、创建文明城市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小区管家”到“河湖卫士”,闫勋友用十五年坚守释了“把有限生命投入无限服务”的誓言。在东辽河畔,这位老人的身影让人们读懂了他常说的那句话:“共产党员的字典里,从来没有‘退休’二字。”
十余年奉献,闫勋友获评“吉林省最美河湖志愿者”“全国最美河湖卫士”等称号,带领的巡河队多次获省级表彰。近日,闫勋友入选2025年第一季度“吉林好人”。
来源:吉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