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投资规模! 阿里/字节/腾讯/华为及运营商纷纷加码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2 03:03 2

摘要:与此同时,字节跳动、腾讯、华为及三大运营商纷纷加码,2025 年全国在 AI 算力和数据中心的投资规模预计超过 10000 亿元,标志着中国经济正加速向数字经济时代迈进。

开篇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从房地产向新基建加速转型,AI 算力和数据中心投资正迎来爆发期。

年初,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 3800 亿元用于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创下民营企业在该领域的最大单笔投资纪录。

与此同时,字节跳动、腾讯、华为及三大运营商纷纷加码,2025 年全国在 AI 算力和数据中心的投资规模预计超过 10000 亿元,标志着中国经济正加速向数字经济时代迈进。

阿里巴巴作为亚洲最大云计算服务商,计划未来三年投资 3800 亿元建设 AI 算力数据中心,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其张北数据中心作为北京冬奥会指定数据中心,采用绿色节能技术,PUE 值低至 1.09;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由阿里与杭钢股份共建,总投资 158 亿元,可容纳 20 万台服务器。火山云太行算力中心作为字节跳动首个自建数据机房,二期项目总投资约 45 亿元,规划 12kW 服务器机柜 15604 台,D3 数据中心机电施工已完成 45%,预计将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算力枢纽。

腾讯 2025 年计划资本开支超 1000 亿元,重点投向 AI 原生应用研发及算力基础设施。上海松江数据中心总投资 450 亿元,建成后将成为长三角最大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拥有全国最大的 GPU 计算集群;粤港澳大湾区(韶关)智算中心项目总投资 50 亿元,计划 2026 年投产,将形成覆盖粤港澳大湾区的数据中心互联平台。2024 年腾讯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投入 800 亿元,天津高新云数据中心总投资 100 亿元,可容纳 1.5 万个机架,深圳数据中心部署 1.2 万台机柜,南京华东云计算基地成为区域核心节点。

华为 2025 年资本开支预计在 500 亿至 700 亿元之间,重点投入 AI 芯片、云计算和通信设备。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是其全球最大云数据中心,可容纳 100 万台服务器;乌兰察布数据中心采用 FusionCol 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建设周期缩短 50%,3 个月即可完成箱体部署。庆阳大数据中心产业园由华为与中国能建共建,总投资 42 亿元,部署约 2.4 万标柜,相当于 1300 万台电脑同时运行,成为 “东数西算” 标杆项目。

三大运营商 2025 年资本开支计划合计达 2898 亿元,算力成为投资重点。中国移动计划投入 373 亿元算力领域,目标智算规模超过 34 EFLOPS;中国联通算力投资同比增长 28%,在上海、广东等地建设大规模智算中心;中国电信算力资本开支预计增长 22%,建成京津冀、长三角两个全液冷万卡池。中国移动长三角(扬州)算力中心总投资 100 亿元,可容纳 1 万台高功率机架;中国电信天翼云中南数字产业园总投资 120 亿元,可容纳 3.3 万个机架。

2024 年 1 月 29 日,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 2025 年建设超大规模智算中心,满足大模型迭代训练和应用推理需求。北京、上海、广东、贵州等地纷纷出台具体政策:北京以建设单体万卡智能计算中心为目标;上海推进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广东要求建成 10 个智能计算中心,新增国产化算力占比 70%;贵州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计划 2025 年总算力规模提升至 80 EFLOPS。

“东数西算” 工程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光电融合广域确定性网络技术全球首发,传输成本降低 50%,东西部枢纽节点间网络时延基本满足 20 毫秒要求。截至 2025 年,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过 80%,部分先进数据中心绿电使用率达 80% 左右,PUE 值最低降至 1.10。第三代算力中心单机柜功率密度达 24kW,采用板式液冷散热模式,未来浸没液冷技术将使单机柜功率密度突破 240kW,单机算力超过 1440P。

传统房地产行业人才加速向数据中心领域流动。金科集团华南大区董事长宗慧杰转投阿里巴巴,担任全国数据中心建设与交付掌门人,其团队在拿地、施工、成本控制等环节的经验与数据中心建设流程高度契合。类似转型案例不断涌现,如福州新区 2000P 智算中心依托既有工业用地,通过 “港数闽算” 模式承接香港 31% 的 AI 企业算力需求,电价成本仅为香港的 1/3。

建筑企业深度参与数据中心建设。中建集团打造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承建阿里、腾讯等企业的多个超大型项目,如西藏拉萨数据中心 PUE 值低至 1.03,贵州贵安新区项目 PUE 值 1.12,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能建深度参与 “东数西算” 八大节点建设,在甘肃庆阳、宁夏中卫等地布局数据中心项目,庆阳大数据中心产业园部署 2.4 万标柜,相当于 1300 万台电脑同时运行,年减排二氧化碳 25 万吨。

国产 AI 芯片市场快速崛起,2025 年预计规模突破 500 亿美元。华为昇腾 910C 性能对标英伟达 H100,通过双芯片封装技术实现算力等效,寒武纪 MLU590 在 ResNet-50 训练任务中能效比达 52.3 TFLOPS/W,首次超越英伟达 H20 的 49.8 TFLOPS/W。海光信息 DCU 产品与国内头部互联网厂商完成全面适配,其 Z100L 显卡在双精度计算场景性能碾压 A100,DeepSeek V3 等大模型已实现国产化部署。

智算中心技术迭代加速,第三代算力中心单机柜功率密度达 24kW,采用板式液冷散热模式,未来浸没液冷技术将使单机柜功率密度突破 240kW,单机算力超过 1440P。绿色节能技术广泛应用,如阿里张北数据中心利用自然风冷,腾讯青浦数据中心采用间接蒸发冷却,华为乌兰察布数据中心通过 FusionCol 技术实现节能降碳。

中国经济正经历从 “土地财政” 向 “算力财政” 的深刻转型。AI 算力和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的核心引擎,不仅承载着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需求,更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技术自主可控的关键抓手。随着政策持续加码、企业密集投资、技术快速迭代,中国算力网络的建设将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新范式,引领经济增长进入智能化、绿色化的新时代。

来源:星汇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