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为现在观众对于音乐奖项不怎么看重了,但是这个音乐奖项还是比较看重实力的,其中乐队那边拿到最佳单曲的是DOUDOU的《可你听见了》,这首歌曲是电影《默杀》片尾曲,而DOUDOU就是原福禄寿乐队,写了《我用什么留住》《马》》《超度我》等歌曲。
文|令狐伯光
前段时间,2024中国新音乐排行榜进行了颁奖典礼,这里也不就列了。
因为现在观众对于音乐奖项不怎么看重了,但是这个音乐奖项还是比较看重实力的,其中乐队那边拿到最佳单曲的是DOUDOU的《可你听见了》,这首歌曲是电影《默杀》片尾曲,而DOUDOU就是原福禄寿乐队,写了《我用什么留住》《马》》《超度我》等歌曲。
这里提一嘴这个事情,主要是想说这首歌曲,其实就代表了现在华语乐坛的好歌。这首歌曲长达七分多钟,音乐结构也不是寻常流行乐的那种AB段朗朗上口那种,编配也比较复杂,但是它确实很好。
这个也延伸出一个问题,那就是观众为什么会觉得好的歌曲就是简单的,而那些复杂的歌曲就会觉得吵,或者听不来,听不下去。
音乐饱满这个事情跟我们中国的乐器,或者说音乐形式有关系。西方较早完善了和声学,并且进行工业革命之后在乐器的制作技术上有了很大提高。音乐在感性的同时也是科学,和声学的创立推动了交响乐的形成,并且工业水平的提高使得西方创造了适合合奏的乐器,音域宽,动态大。
近代的中国乐器几乎没有改良,一直保持原始形态,而且多声部音乐的发展非常薄弱,直到交响乐传入中国。《黑神话配乐》里面在使用唢呐的时候更像是歌曲的呈现形式,唢呐作为旋律声部是很突出的,这导致了听感上的不够饱满。
我个人认为,中国乐器相较于西方乐器是很有个性的,在独奏时更能凸显细节,这种“不够丰满”的音乐形式我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过于向国际音乐标准靠拢,也会丧失某些中国音乐的特点,这之间的平衡是需要我们音乐人不断探索的,像创作《黑猴》《原神》《逆水寒》配乐的作曲家都在不断努力使用民乐和管弦乐进行融合创新。
我个人是也同意兼容并包的理论,毕竟琵琶、唢呐、二胡都是这么来的。西方这些年的音乐个人感受上越来越偏离艺术层面,更具商业味道,就那种“分子料理学”的感觉,过分通过科学手段和设备来剖析怎么让听众“吸食”的感觉。
这些年,我的感受就是接受这套的音乐人都是在研究,怎么通过音乐来更高效的、迅速的刺激听众的大脑,而不是做一首作品,让听众沉浸其中。如果是让《黑猴》在商业上更成功,成为一件完美的、至高的、里程碑式的商品,那对于中国商业音乐还是极其重要的。
因为DOUDOU的《可你听见了》也是电影《默杀》的配乐,然后《流浪地球2》的配乐,还有《漫长的季节》配乐,《灵笼》的配乐 ,你会发现这些配乐都火过,而且单独作为歌曲也火过,现在的流行歌曲,好像已经丧失成为独立歌曲存在的境地。
因为主流流行乐绑定的平台已经是短视频,只是十几秒的东西,它需要要洗脑。
但是这种音乐过于通俗,口水和没有审美,而影视,游戏和动漫好像更能承载优秀音乐了。因为这些能完美的让作品成为一个攥紧了玩家的商品,但攥紧的只是大脑、是身体,并不是与玩家分享一部作品。 还是个人感受,咱的音乐与书画一样,可以兼容并包但千万不要忘了留白。
日韩欧美那些流行火爆的音乐确实听了很爽,从九几年看日本动画片、听各种外面的摇滚看各类大片等等至今,那些密集、不停歇的信息输出,尤其是过多层次的演奏叠加,就好像一个画工了得的画匠为了炫技而在一张白纸上密密麻麻的绘满了各种要素,不留一丝空挡,繁复却没有灵魂,不容看客的眼睛有一丝停歇。
实际上,西方音乐,日本音乐超越华语音乐的就在这个层面,但是华语音乐一直还在走口水,芭乐,pop路线,你也很难说出到底为什么?难道是教育?还是经济?亦或者两者叠加的审美?可能都有吧,但是传统和弦套路是真的没有出路了。
因为这种歌曲写得也差不多了,为什么现在听那些歌就像抄袭,因为都是那些套路。
那么,难道走那种复杂音乐就一定是出路吗,这其实就是一个表达问题,这个问题在很多东西方音乐交流上有过更加“非引导性”的表达,因为“科学”的反面是“不科学、非理性、不符合现实”等贬义意向。所以在中西方对立的大语境下,你用“科学”形容一方,就会潜意识里给人以另一方“不科学”的思维导向,这就是一种带有“引导性”的表述方式,应当避免使用这种表述。
早期东方的音乐,20世纪20年代之前,更多偏向“心理性表达”,突出一个听到音乐后的听者思维过程,也就是“听众听到了音乐后会想到什么” 早期的西方音乐则更多的在技法上追求一种“生理性表达”,也就是“通过什么样的演奏方式,来让听众产生想法”。
所以更多的在音域、声调变化、听感饱满度等方面下文章,但其实最终目的东西方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让听众产生和演奏者一样的想法,或者说让听众明白创作者的创作意图。 这两种表达方式没有孰高孰低的比较在里面。
因为只要懂点音乐发展史,比如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音乐演奏、乐器改良等方面做出的推进,就会发现其实中西方的音乐发展是在趋同的,但毕竟文化环境的差异,过往发展路径的依赖度在那里摆着呢,肯定是优先从自己熟悉的方面来的。
或者讲个不那么贴切的比方,音乐“可能”存在一种究极的完美形态,中西方不过是以不同的发展路径,向这个“完美音乐”靠近的,而根据目前人类的反馈而言,这个可能存在的“完美音乐”在当下的音乐发展下表现为一种中西结合的形态。
我虽然不是音乐专业的,但是我认为所谓饱满和单薄的差别,本质上是因为一个是重气氛,一个重旋律。一个是用来烘托气氛,一个是用来传递逻辑。所以有深度的音乐作品一定是旋律清晰的,只有较为单薄的状态下才能让旋律更加清晰。而不能冠之以科学和美的名称,这么看实际上没有搞明白本质的区别。
实际上,西方音乐通过研究人的听觉系统的特点,来针对性的输出音波,并通过影响人的听觉系统来影响人的感受。我把它理解为用肉体带动灵魂。但我认为音乐是否被人们喜爱更本质的原因在于,他是否和听者的经历所形成思维逻辑产生共鸣,也就是和旋律产生共鸣,这才是真正的音乐的科学。
我国音乐界长期理解的西方音乐的科学性恰恰是不科学的,因为他只注重影响人的肉体听觉系统,而忽视了思维逻辑才是音乐的根本。中国音乐讲究意境,外国音乐讲究科学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过度简化的描述。
现在义务教育的语文课上会讲诗词歌赋,讲到意境,所以现在很多人可能想到中国音乐会想到那些,就忘了京剧之类的戏。 教坊司以及其他史料的存在,证明了宫廷音乐中也有合奏。没有低音乐器显然是另一个问题。
关键在于没有点出和声这个科技树,其实西方的很多低音乐器也是随着历史发展才越来越多的。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还在用自然圆号,而且大抵是低音铜管乐器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所以也不及后来有加键活塞圆号、低音长号的瓦格纳的音乐、电影音乐那么恢宏。
最后,上面说了那么多知识和所谓的问题,其实我个人总的观点就是。
华语乐坛过去那种简单的,套路的,口水的,洗脑的,倒不是说它一定要淘汰,而是确实应该过时了。还是简单点的例子,你觉得中国流行文化需不需要更多的《流浪地球》《漫长的季节》,动画《灵笼》,游戏《黑神话悟空》。
如果需要的话,那么华语音乐就应该朝着这方面发展,因为市场它确实是个综合性的问题,主流渠道被短视频和网红明星把持,主流乐坛被不思进取的老一辈和流量明星把持,大众只听那些,也只听得懂那些,所以你就觉得烂了。
但如果你觉得《流浪地球》《漫长的季节》《灵笼》《黑神话悟空》好。
那么巧了,这些作品的配乐和音乐都很好,《流浪地球》还没有什么唱出来的歌曲,你再看看《黑神话悟空》和《灵笼》呢,《漫长的季节》《隐秘的角落》每集片尾还都是独立乐队的歌曲,一部12集两部24集,刨除自己原创的和《再回首》,也就有20支乐队。
如果你觉得这些歌曲好听,这些歌曲有水平,而且有的吵,有的复杂,有的简单,有的有新意。那么它是不是证明华语乐坛的未来,就是在这个方面呢?
毕竟DOUDOU的《可你听见了》稍微复杂没有那么火,便是她们也能写《我用什么把你留住》《马》《玉珍》那种简单的,火的歌曲,哪怕稍复杂的《超度我》《没咯》《兰若度母》,其实也挺火的了。
而这些歌曲其实属于独立音乐范畴,而独立音乐,早就超越当初港台流行了。
来源:令狐伯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