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原(四百一十六)|风过海棠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6 03:14 2

摘要:窗外的风声像一头被困的野兽,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横冲直撞。凌晨两点十七分,我猛然惊醒,发现窗帘已被吹得高高扬起,在黑暗中如同幽灵的裙摆。一阵刺耳的"咔嚓"声从远处传来——不知是哪棵行道树又折断了枝干。

风过海棠

文/宋微

窗外的风声像一头被困的野兽,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横冲直撞。凌晨两点十七分,我猛然惊醒,发现窗帘已被吹得高高扬起,在黑暗中如同幽灵的裙摆。一阵刺耳的"咔嚓"声从远处传来——不知是哪棵行道树又折断了枝干。

我赤脚走到窗前,冰凉的木地板透过脚心传来阵阵寒意。手指刚触到窗框,一滴雨水便顺着玻璃滑落,在路灯下折射出琥珀色的光。忽然想起阳台上那株海棠,三年来它已经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陪伴。犹豫片刻,我还是披上外套走向客厅。

透过阳台玻璃门,只能看见植物们剧烈摇晃的黑色剪影。那株海棠在最角落的位置,此刻完全隐没在夜色中。我握住门把手,却被一阵突如其来的狂风吓得缩回了手——那声音像是要把整栋楼连根拔起。

清晨六点零五分,我比闹钟提前了二十五分钟醒来。推开卧室门,一股混合着泥土与植物清香的潮湿空气扑面而来。阳台门前积了一小滩水,是从门缝渗进来的雨水。

推开阳台门的瞬间,我不由屏住了呼吸——金桔树横卧在花盆旁,根部带着大块湿润的泥土;几盆多肉植物摔得粉碎,肥厚的叶片散落一地;薄荷草倒伏在栏杆边,茎叶上沾满泥浆。而在最角落,那株海棠依然挺立着,虽然粉红的花瓣已落了大半,在周围铺成一片柔软的毯子。

我蹲下身,指尖轻轻触碰幸存的花朵。它们沾着雨水,在晨光中晶莹剔透,像是被精心雕琢的粉水晶。一片飘落的花瓣粘在我的手背上,边缘微微卷曲,却依然保持着天鹅绒般的质感。

三年前的深秋,教培机构会议室的空调嗡嗡作响。“整改不合格”审批材料上五个字显得格外刺眼,我的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走出写字楼,夕阳把整条街染成血色,我鬼使神差地拐进了城西花市。

那株海棠被挤在角落,瘦小的枝干上挂着零星几个花苞。卖花老人粗糙的手指抚过叶片:"过季了,明年可能不开花。"他的皱纹里嵌着泥土,像老树的年轮。"我要这盆。"我听见自己说。说不清是被它倔强的姿态打动,还是在它身上看到了某种共鸣。付款时手机震动,是教委发的停课整改信息。抱着花盆走在暮色中,海棠的叶子蹭着我的手腕,痒痒的,像是一个小心翼翼的安慰。

整个冬天,我小心照料着这株不被看好的植物。它沉默地站在阳台上,经历了几场寒流,就像我们所有人经历着疫情的反复。封控、核酸、健康码,这些词汇成了生活的日常。有一次小区突然封控,我被隔离在父母家整整三周,回来时发现海棠的叶子都蔫了,我以为它活不成了,但它居然挺了过来。春天来临时,它出乎意料地抽出了新芽,花苞一个接一个地鼓起,终于在解封后的三月绽放出了第一朵花。那抹粉红在钢筋水泥的都市背景中显得格外柔弱,却又格外坚韧。

"还开着呢?"李阿姨的嗓音从楼下传来。她菜篮里的芹菜滴着水,在水泥地上留下深色的圆点。"我家月季全完了,跟小区便利店似的,换三任老板还是关门。"

"是啊,真顽强。"我轻声回应,手指无意识地抚过海棠粗糙的枝干,触到一处凸起的疤痕——那是去年冬天冻伤的痕迹。如今伤痕已经愈合,被新生的树皮包裹着,成了这株植物生命历程的见证。就像这座城市,经历了疫情的创伤,正在慢慢恢复生机。

洗漱时,洗手间的镜子起了一层雾。我用手抹开,看见眼角新添的细纹像叶脉般延伸。三十八岁的人生,就像这株海棠一样,已经历过不少风雨。"双减"政策下的停课整改,疫情期间的焦虑,线上教学的挣扎,疼爱我的姥姥在封控期间离世却无法见最后一面的遗憾……每一次打击都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我以为自己会被连根拔起,但最终都挺了过来,虽然不免伤痕累累。

早餐后,我决定步行上班。雨后的街道散发着潮湿的柏油味。清洁工正在清扫断枝,碎叶粘在扫把上发出黏腻的声响。老槐树的断枝横在步道中央,树皮撕裂处露出浅黄的木质层。 "往年这枝子开花最盛。"拄拐老人用脚尖轻碰断枝。他驼背的弧度让我想起姥姥修剪月季时的姿态。长椅上"间隔就坐"的贴纸已经泛白,边角卷曲着,像一片将落未落的枯叶。

我驻足片刻,继续向前走。转过街角是一家新开的咖啡馆,昨天才挂上的招牌被风吹得歪向一边,工人正在重新安装。透过玻璃窗,看见老板在里面擦拭咖啡机,神情专注,仿佛外界的混乱与他无关。这家店的前身是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双减"后关门大吉,空置了整整一年。

办公室里的同事都在谈论昨晚的风暴。 "车顶被砸了个坑!"小王挥舞着手机,屏幕上的凹痕照片泛着冷光。老张扶了扶眼镜:"我家阳台的玻璃碎了一块"他的镜片上还留着雨渍,折射出扭曲的窗影。李姐则抱怨因为停电,错过了最喜欢的电视剧。大家互相倾诉着损失,语气中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这种氛围让我想起疫情最严重时,同事们每天在群里互相打气的日子。李姐递来一杯热茶,杯底沉着两片柠檬,“你那边怎么样?”"阳台上的一株海棠,我说,"花落了不少,但还开着”。就像我们转型做线上教育,虽然艰难,但总算活下来了。

午休时,我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远处依然阴沉的天空。思绪飘回三年前,"双减"政策刚出台时的慌乱。机构就面临转型。线上教学对我们这些传统教师来说是个全新挑战,记得第一次直播时,我紧张得手心全是汗,网络卡顿、学生掉线、系统崩溃,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但渐渐地,我们摸索出了方法,就像那株海棠,在陌生的环境中找到了生存的方式。

下班回家的路上,天空又飘起了细雨。我放慢脚步,看着街边的树木在雨中轻轻摇曳。它们看起来如此脆弱,却又如此坚韧——风来时弯腰,风过后又挺直身躯。这让我想起姥姥常说的一句话:"树大招风,但树大根也深。“疫情”和“双减”就像一场大风,吹倒了许多看似强大的机构,但也让那些真正扎根教育的人显现了出来。

回到家中,我第一件事就是去看那株海棠。雨中的它显得更加单薄,但依然挺立。我轻轻碰触它的枝条,感受到一种无声的力量。这株不被看好的植物,在经历了一夜狂风后,依然保持着开花的勇气。它的花瓣虽然飘落,但花魂不散;它的枝干虽然伤痕累累,但生机不减。就像我们的教育事业,虽然经历了巨变,但对教学的热爱从未改变。

晚餐后,雨停了。我坐在阳台上,看着城市的灯火一盏盏亮起。海棠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模糊,但我知道它就在那里,静静地积蓄力量,准备迎接明天的阳光。远处传来救护车的警笛声,忽远忽近,提醒着我这座城市里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的悲欢离合。疫情期间,这种声音曾让人心惊胆战,如今听来却多了几分平静。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着窗外偶尔掠过的风声。明天或许还有雨,或许会放晴,无论如何,那株海棠都会在那里,以自己的方式面对。就像我们每个人,在生活的风暴中,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姿态。疫情教会了我们适应,"双减"促使我们转型,而时间终将抚平一切创伤。

今早起床,阳光出奇地好。我推开阳台门,看见海棠的枝叶上挂着水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那些昨夜幸存的花朵完全绽放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绚烂。而在枝干的新芽处,几个微小的花苞正在成形,预示着下一轮的花开。就像我们的教育事业,在经历了寒冬之后,正在迎来新的春天。

风过海棠,花落又花开。生命的意义,或许就在这看似简单的循环之中——经历风雨,却不失开花的勇气;承受打击,却依然保持生长的姿态。疫情终将过去,政策总会调整,而教育的精神,就像这株海棠一样,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我举起手机拍照,屏幕上的海棠与三年前花市里那株瘦小的植物重叠在一起。发送键按下时,工作群里立即跳出回复:"像我们的网课平台!""下周要给孩子们看这朵花!""别忘记了啊,宋老师......"

风又起了,但这次是温柔的春风。海棠的叶子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一个关于坚持的故事。我轻轻碰了碰最高的那根枝条,它柔韧地弯了弯,又很快弹回原处——这株曾被预言"明年不开花"的植物,正在准备它的第四次绽放。

作者简介:宋巧红(笔名宋微),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2016年创办惠民县荷清培学校并任校长兼作文教师。长期深耕教育事业,致力于青少年文学素养培养,累计培养学生五千名,坚持用文字记录生活感悟。

来源:滨州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