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临朐乡间活跃着一支特殊队伍——他们白天在村口支起“金融服务地摊”,夜晚在村头开讲“普惠金融夜课堂”。这支走村串户、服务商户的“红樱桃”金融便民服务队,正是临朐农商银行践行乡村振兴使命、传承大挎包优良传统的生动注脚。
近日,临朐乡间活跃着一支特殊队伍——他们白天在村口支起“金融服务地摊”,夜晚在村头开讲“普惠金融夜课堂”。这支走村串户、服务商户的“红樱桃”金融便民服务队,正是临朐农商银行践行乡村振兴使命、传承大挎包优良传统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临朐农商银行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构建“基础服务不出村、综合服务不出镇”的便民体系为目标,用脚步丈量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温暖距离。10天内服务客户336户,带动存款增长635万元,拓展贷款客户12户共计160万元。
“无感授信”再升级信用春风润乡邻
5月20日清晨,吕庄村的左大哥早早守在村口。“许经理!我养鹅想扩建棚,正愁资金呢!邻居说他办的信用贷一天就到账,昨天我还收到短信说授信3万,您快帮我看看真假!”面对左大哥的急切询问,服务队许经理熟练打开智慧营销系统——系统显示,左大哥作为信用客户已获3万元自动授信。为精准评估需求,许经理跟着左大哥到养殖棚实地查看,见现有规模已具雏形,当场通过系统重新测算,将授信额度提升至10万元。“手机银行点一点,3分钟钱就到账!”左大哥喜笑颜开,“等新棚建好,年底少说多赚几万!”
为使普惠金融更“接地气”,临朐农商银行依托“四张清单”农户数据,全面推进整村授信,按照“无感授信、有感反馈、按需增信、随用随贷”模式,精准扩大授信覆盖面,让“资产少但信用好”的农户真正享受到金融红利,实现信贷服务“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红樱桃”服务队驻村服务期间,更让群众从“最多跑一次”升级为“一次不用跑”。
“流动银行”暖民心服务时间“不打烊”
“明天还来吗?我爱人今天加班,她也想激活社保卡、开手机银行,一直没空去网点。”傍晚7点,刚下班的张女士在服务点办完业务,拉着工作人员问道。“只要您需要,我们就是您的‘移动营业厅’!”队员一边记录张某妻子的联系方式,一边当场约好次日上门服务时间。
针对上班族“上班没空办、下班网点关”的痛点,临朐农商银行推出“红樱桃”流动服务模式,将柜台搬到田间地头、工厂门口,实行“5+2”全天候、“白加黑”全时段服务。以社保卡发放激活为抓手,为村民提供“五个一”金融礼包(一张银行卡、一个手机银行、一个线上绑卡、一个手机号码支付、一个聚合支付),通过异业联盟体验活动提升用卡率;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更提供“上门办、贴心办”服务。在吕庄村驻点的5天里,服务队为180名村民办理业务242笔,赢得群众一致好评。
“聚合支付”进万家乡村收款更畅通
“语音播报实时到账、账单查询一目了然,这聚合支付真是帮了大忙!”吕庄村卫生室王大夫一边向顾客展示收款码,一边热情推荐,“我这门诊装了之后,周边3家商户都找我要了农商银行的联系方式。”
“红樱桃”服务队走村入户推广聚合支付业务,现场指导商户操作使用,切实打通农村收款“最后一米”。10天内共拓展聚合支付商户180户,带动低成本存款增长112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服务队进驻村庄前,充分发挥网点员工和农金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通过村社微信群、大喇叭广播、流动宣传车等方式广泛宣传;驻村期间,通过“金融地摊”“普惠课堂”等形式,将金融政策、产品、服务送到百姓身边,用新时代“大挎包优良传统”绘就乡村振兴的金融画卷。
来源:潍坊市农信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