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宁波东钱湖的烟波浩渺中,一栋三层法式庄园依坡地而建。建筑北侧借地势高差形成车行入户系统,南向600㎡花园如绿毯铺展,与湖山相映成趣。设计师保留并梳理了原建筑的大理石立面,仅对窗体比例微调,让法式建筑的古典线条与江南山水达成微妙平衡。坡顶阁楼的观景露台、层层退台
时光容器
TimeContainer
赤脚踏进这片永不褪色的暮色
科西嘉的海风将再次掀起相片背面的誓言
让每个归家的黄昏,都成为爱的续篇
撰文 | 叶建荣
摄影 | 朴言
宁波东钱湖的烟波浩渺中,一栋三层法式庄园依坡地而建。建筑北侧借地势高差形成车行入户系统,南向600㎡花园如绿毯铺展,与湖山相映成趣。设计师保留并梳理了原建筑的大理石立面,仅对窗体比例微调,让法式建筑的古典线条与江南山水达成微妙平衡。坡顶阁楼的观景露台、层层退台的挑空设计,将湖岸四季晨昏化作空间的动态背景,实现“建筑从自然生长,生活向自然延伸”的栖居理想。
01
三代同堂的生命礼物
这套别墅是父母赠予海归女儿的成家之礼,亦是家族情感的实体寄托。设计周期跨越业主从单身到妻子、母亲的身份蜕变,空间被赋予“归途”的双重寓意:既是对游子归巢的温暖承接,亦是对新家庭启程的浪漫期许。
设计师以“时间容器”为线索,在空间中预留了可变区域,一楼的儿童活动区,二三楼的客房,中部的起居厅,这些空间都可以随着家庭成员的年龄、数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进行适量调整,无需对房子基底做大规模的翻修。
02
古典骨架下的当代叙事
房子内部以“垂直生长”回应家族生命周期。一楼作为家庭社交中枢,6米多高的挑空客厅以卡拉卡塔金大理石纹为幕,石材纹理如水墨恣意流淌,灰色的手工地毯以“时光的褶皱”为精神内核,与Minotti的家具构成刚柔对话。
中西双厨选用Dada橱柜,岛台延伸作为早餐和休闲区,10人位的圆形餐桌,暗合东方“团圆”意象,落地窗将客厅、餐厅、茶室与南花园串联为流动的整体。
二楼以“地理基因”重构空间脉络,北车库-净衣间-书廊-南露台形成物理动线,并实现“归家-更衣-休憩”的状态切换。北侧车库植入衣物护理系统和丰富的收纳系统,解决回家时多样化的调整场景。父母卧房东西两侧独立安置,更符合老年人的睡眠习惯。
三楼围绕家庭起居厅布置卧室。卧室的地毯是由黄亚兰原创设计的《流动的暮色诗境》,精致的家具与手工羊毛地毯温柔包裹新生家庭的私密时光。
当第一缕晨光吻过窗棂,浅紫色床榻如初绽的薰衣草田,与地面流淌的紫色云霭相映成趣。这款羊毛地毯的设计灵感源于普罗旺斯暮色时分的天际线——从薰衣草田的柔雾紫向葡萄庄园的暮色紫层层晕染,将日落时分的浪漫凝固成永恒的家居艺术品。
03
凝固时光的诗性装置
打开这幢别墅的大门,走入的是艺术和情感的殿堂。玄关处吴昊宇艺术作品《新石器》与范思哲的永恒系列地砖共同谱写的时光主题。
楼梯间水晶灯装置模拟雨滴下坠的瞬间动态,与旋转楼梯的几何韵律共奏空间序曲;环形书廊包裹一二楼,营造着家的文化磁场,将留学记忆、家族传承和亲子时光转化为可触摸的叙事线索。
起居厅里铺展着名为《日落》手工羊毛地毯,这是黄亚兰联合KingAbbas 以羊绒纤维为画笔绘制的艺术画卷,也是用羊毛复刻的时光标本:把海浪揉成绒线的肌理,让羊毛晕染出天际的鎏金,当地平线在您脚下蜿蜒,每一道色块都是记忆的锚点。画面记录的不止是业主旅行时拍摄的照片,还有相拥剪影里漫出的爱意——那抹被岁月浸染成琥珀色的落日黄昏,成了黄亚兰笔尖颤动的灵感。
当第三代孩童在花园里奔跑,阁楼露台的智能遮阳帘正随日照角度缓缓转动,19世纪雕花窗框与21世纪的智能系统默契协作——这或许就是当代理想生活的模样:在古典秩序中安放当下,于科技温度里孕育未来,让家真正成为滋养三代人的生命容器。
△立面图
项目名称:归途
项目地址:浙江·宁波
项目面积:1600平方米
设计单位:亚兰设计咨询
主创设计:黄亚兰
参与设计:琳达、王思远、孙辉
主要建材:意大利马拉齐瓷砖、飞美地板、门道进户门、红考拉色彩美学定制、光科(宁波)环境科技Goodman全空气系统、宁波世杰健康水系统
来源:星期八室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