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味药”看沙湾“石缝经济”的秘籍丨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1 23:30 1

摘要:“我们在贫瘠的喀斯特土地上种植了‘两味药’,3.3万余亩,川佛手和柔毛淫羊藿的单品种植规模领先全国。”5月21日,在“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沙湾专场上,沙湾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乐给大家分享了一个数字。

佛手园区。沙湾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川观新闻记者 曾小清 乐山观察 牛萍

“我们在贫瘠的喀斯特土地上种植了‘两味药’,3.3万余亩,川佛手和柔毛淫羊藿的单品种植规模领先全国。”5月21日,在“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沙湾专场上,沙湾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乐给大家分享了一个数字。

在被誉为“中药之库”的四川,产自沙湾的这“两味药”,是绝对的“爆款”大单品。不仅因为种植规模大,还因传奇的出身、可观的预期。

传奇,源于沙湾物候鲜明的个性。“沙湾农业条件优劣分明,”沙湾区委书记、区长汪秀丽说,劣势在于土地贫瘠、石漠化严重,农业耕作成本高、效益低;优势在于大峨眉山系独特的气候和海拔,是道地中药材生长的宝地。沙湾坚持上山种药,在 “土特产”上细作,锚定 “两味药”,硬是辟出一条独特的 “石缝经济” 发展之路。

这条路,是如何走出来的?

打造大单品、培育大企业、构建大产业——这是沙湾推动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的基本逻辑。

基于这样的逻辑,沙湾区强化创新驱动,在品质上高举高打。积极推动区内中药材龙头企业、种植大户与科研院所携手合作,出新品、建中药材GAP基地,实现产业链全流程标准化控制。因品质的硬核实力,沙湾的“两味药”成功吸引扬子江药业、国药集团等大型药企下单采购,在中药材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优化利益联结机制,打造链条闭环,形成产业生态。沙湾依托区属国有公司,先后与五粮液集团合作开发出川佛手酒、果酒等系列产品;携手江西安顺堂推出淫羊藿西洋参胶囊;与欧莱雅、重庆吉凯等洗化用品、饮片制造公司建立合作关系。随着“两味药”精深加工能力不断提升,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石缝经济”效益还在持续放大。

“我们坚持山下种粮、山上种药、粮药套种。” 李乐介绍, 沙湾因地制宜,巧妙布局, 在坝区实行“粮下地、以补促耕”,通过去石覆土、治理荒滩,完成粮食播面14.95万亩,守好了“米袋子”;在山区实行“药上山、不与粮争地”,通过背土上山、治理石漠,优质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6万亩,持续保持种植规模优势。

来源:川观新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