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放疗与免疫靶向:肝癌治疗的未来之路?

B站影视 2024-12-19 19:12 2

摘要:2024年12月6-8日,第11届广州国际肿瘤学会议(GZO)在广州顺利召开。历经十一载春秋,广州国际肿瘤学会议始终扎根临床疑难问题,勇攀学科前沿,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已发展成为国内肿瘤学术界的璀璨盛会。本届大会精心构建了院士论坛及二十余场专题分会场,内容广博而

2024年12月6-8日,第11届广州国际肿瘤学会议(GZO)在广州顺利召开。历经十一载春秋,广州国际肿瘤学会议始终扎根临床疑难问题,勇攀学科前沿,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已发展成为国内肿瘤学术界的璀璨盛会。本届大会精心构建了院士论坛及二十余场专题分会场,内容广博而深入,全面覆盖肿瘤学研究的广阔天地,为推动我国肿瘤防治事业的蓬勃发展搭建了高端交流平台,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本次会议期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维虎接受中国医学论坛报专访,就肝癌精准放疗联合免疫靶向治疗的优势、肝癌放疗方案选择的关键要素与难点分析、我国肝癌治疗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发表了高度见解,现将采访内容整理精粹如下,以飨读者。

肝癌精准放疗联合免疫靶向治疗的优势

王维虎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在肿瘤治疗领域,免疫联合靶向治疗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肝癌中同样如此。然而,尽管免疫联合靶向治疗在多个国际多中心研究中显示出了一定的疗效,其总体客观缓解率仍约为30%,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未能从中受益。因此,对于局部晚期或晚期的肝癌患者,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精准放疗作为一种根治性治疗手段,在肝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破坏肿瘤DNA和引发肿瘤细胞坏死,放疗能够促使肿瘤释放特异性抗原,进而促进免疫治疗的疗效,即放疗诱发免疫效应。这一效应不仅改善了肿瘤的微环境,还增强了细胞毒T细胞(CD8+T细胞)的效能,从而实现了局部疗效的提高和远隔效应的体现。

基于上述优势,肝癌的精准放疗联合免疫靶向治疗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然而,这一组合疗法也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如何在肝炎和肝硬化基础上实现精准的放疗,以及如何做到增效减毒等。目前,虽然已有一些Ⅰ、Ⅱ期研究探讨了不同的联合方案,但尚未有大型Ⅲ期研究来验证这些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现有的研究中,放疗与免疫治疗的顺序以及放疗的具体方式均有所不同。一些研究选择先进行放疗,以利用其免疫增效作用;而另一些研究则选择先进行免疫治疗,以创造良好的免疫背景。从发展趋势来看,全靶区覆盖的放疗以及大分割或立体定向放疗可能更有利于体现精准放疗和免疫靶向治疗的联合。未来,需要更多的前瞻Ⅲ期研究来验证不同联合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肝癌放疗方案选择的关键要素与难点分析

王维虎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在精准治疗的大趋势下,为肝癌患者选择最佳的放疗方案是复杂而重要的。由于肝癌患者在我国多伴有肝炎、肝硬化背景,且多为局部晚期,靶区大,对放疗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为了实现更好的疗效,同时保护正常组织,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关键要素,并应对一系列难点。

首先,精准放疗是实现肝癌放疗疗效提升的核心。然而,精准放疗并非仅依赖于先进技术的应用,而是需要综合考虑肿瘤局部剂量的提高与正常组织的充分保护。由于肝脏的移动性,还需做好移动管理,将功能影像(如MRI、PET-CT)融合到放疗计划设计中,以优化放疗方案。

其次,综合治疗的选择是提升肝癌疗效的关键。由于肝癌患者可能出现远处转移,单纯局部治疗往往不足。因此,需要在精准放疗的基础上,整合全身治疗,如靶免治疗等,以整体提高患者的疗效。对于局部晚期的患者,尤其需要开展一系列研究,探索精准放疗与全身治疗的最佳组合,以实现局部控制的同时,减少远处转移,提高长期生存。

第三,毒副作用的管理是肝癌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在综合治疗的情况下,毒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因此,如何有效管控毒性,是研究的难点和重点。通过临床实践和治疗经验的积累,我们在毒副作用管控方面已取得了不少经验。通过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和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可以实现毒性的可预防、可管控和可逆转。

最后,从长远来看,规范基础上的个体化治疗是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基于患者临床数据、磁共振影像、功能影像和基因检测结果的预测模型。通过整合影像组学和微生物组学等多模态、跨学科的信息,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实现疗效的最大化,同时减轻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

我国肝癌治疗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王维虎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我国肝癌治疗领域当前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整体治疗有效性偏低的问题。数据显示,从2003年至2015年,我国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10%至12%之间,近年来,5年存率也仅提升至14%,亟需探索新的治疗策略以提高疗效。

在局部治疗方面,尽管手术、射频消融、HAIC治疗和精准放疗等手段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在提高局部控制率和减轻毒副作用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这些治疗手段的直接目标是针对肿瘤进行精准打击,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平衡疗效与安全性,减少对患者正常组织的损伤,仍是非常需要解决的问题。

全身治疗方面,TKI和免疫治疗药物等新型药物的应用为肝癌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然而,目前这些药物的有效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且存在个体差异和毒副作用等问题。

此外,肝癌治疗需要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与协同作战。然而,目前跨学科融合和协同作战的能力尚需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和沟通不畅限制了治疗方案的优化和创新,影响了治疗效果的提升。

针对上述挑战,未来我国肝癌治疗的研究方向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精准放疗的发展应致力于提高局部控制率和减轻毒副作用。通过优化放疗技术、提高靶区定位的精准度和剂量分布的合理性,以实现更佳的治疗效果。

其次,开展前瞻性Ⅲ期研究,探索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的整合策略。通过整合不同治疗手段的优势,实现有效的治疗同时管控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

同时,强化多学科团队合作,推动不同治疗手段的有机融合。通过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打破壁垒,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整体效果。

最后,通过临床研究提高治疗证据级别,为肝癌患者提供更有效、毒性管理更佳的治疗方案。通过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不断优化治疗方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体验。

专家简介

博士、博士后导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放疗科主任

主编《中国原发性肝细胞癌放射治疗指南》

主编《消化、头颈、胸部肿瘤放疗规范和靶区定义》系列丛书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 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肝癌放疗学组 组长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 全国委员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肝癌放疗学组 副组长

北京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 候任主任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放射治疗专科医师(技师)分会 副会长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消化道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在《癌细胞》(Cancer Cell)、《美国医学会·外科学》(JAMA Surgery)、《肝病学》(Hepatology)等发表论文100余篇

审阅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王维虎

整理 |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桂晶晶

来源:壹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