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推进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推动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5月21日上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五周年之际,海淀区检察院联合海淀区司法局在 “三山五园”之畅春园遗址——海淀公园,举办“海淀区三山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推进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推动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5月21日上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五周年之际,海淀区检察院联合海淀区司法局在 “三山五园”之畅春园遗址——海淀公园,举办“海淀区三山五园法治文化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暨“法润三山五园,‘典’亮美好生活——民法典五周年普法行”普法宣讲活动。
海淀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姜淑珍,海淀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冯军,海淀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志辉,海淀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鹏超,海淀区园林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雅菊,海淀区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陈雷,海淀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师锋出席活动。海淀区部分人大代表、海淀区全区29个街镇司法所受邀参加此次活动。
揭牌仪式
姜淑珍检察长在致辞中表示,“海淀区三山五园法治文化教育基地”的正式揭牌,是海淀区法治文化建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三山五园”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是北京市和海淀区最为亮眼的一张历史文化“金名片”。将民法典普法宣传与“三山五园”的文化特色相结合,打造了具有海淀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使法治文化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基地的建成,不仅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学习法律知识、感受法治文化的新平台,也将成为海淀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的重要阵地。
赵志辉局长在致辞中表示,在“三山五园”建设法治文化教育基地,是传承历史文脉与弘扬现代法治精神的创新融合,更是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实践。法治文化教育基地不仅是普法宣传的新窗口,更是服务群众的新平台。它通过多元化形式,将枯燥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鲜活的实践案例,让法治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我们将充分发挥基地作用,加强内容建设,创新教育方式,使这里成为青少年法治启蒙的“摇篮”,让法治信仰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成为群众学法用法的“课堂”,帮助大家提升法治素养、增强维权意识;成为法治文化传播的“高地”,凝聚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强大合力。
海淀区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陈雷,海淀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志辉,海淀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鹏超和海淀区园林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雅菊共同上台为“海淀区三山五园法治文化教育基地”揭牌。
冯军副书记衷心祝贺“海淀区三山五园法治文化教育基地”的成立,同时提出三点期待:一是挖掘本土文化中的法治基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法律知识,推动法治文化“活起来”“火起来”。二是 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普法矩阵,实现法律知识的高效传播,助力全民法治素养提升。三是 细化法律服务水平,按需供给,提升普法精准性,增强群众参与感,让法治宣传真正“入脑入心”。
图为海淀区全区29个街镇司法所参加揭牌仪式
普法宣讲
今年5月是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民法典不仅是法律文本,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法治精神的结合。我们以基地为载体,将法治文化融入园林文化,让群众在漫步自然中感受法治力量,实现“法润人心、文以载道”。
✦
✦
揭牌仪式后,海淀区检察院与海淀区司法局开展了“法润三山五园,‘典’亮美好生活——民法典五周年普法行”普法宣讲活动。活动设置了以“老年人权益保护”“婚姻家庭继承”“食品药品安全”“全民反诈”“基层依法治理”为主题的五个“普法摊位”,在公园内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参加活动代表名单
海淀区人大代表
马 军
海淀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关党委原书记兼行政办主任
孙育霞
北下关街道大柳树社区原居委会委员
祖砚铭
海淀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
清河街道毛纺南小区原社区党委书记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