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消瘦(emaciation)通常指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体质量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状态,包括异常体质量下降,皮肤粗糙失去弹性,皮下脂肪显著减少,严重消瘦者的皮下脂肪可完全消失,肌肉萎缩,皮肤紧贴于骨骼表面,甚至可能伴有类似恶病质样表现。本文总结了消瘦的诊治与管理方法,
导读
消瘦(emaciation)通常指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体质量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状态,包括异常体质量下降,皮肤粗糙失去弹性,皮下脂肪显著减少,严重消瘦者的皮下脂肪可完全消失,肌肉萎缩,皮肤紧贴于骨骼表面,甚至可能伴有类似恶病质样表现。本文总结了消瘦的诊治与管理方法,以供临床参考。
诊断标准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诊断为消瘦:
(1)动态标准:即在未刻意减重的情况下,过去6个月或更短时间内体质量在原有基础之上下降5%及以上,多见于疾病早期或慢性疾病,常用于老年或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评估与干预;
(2)静态标准:即体质指数(BMI)
对于无法准确给出体质量下降具体数值的个体,符合以下3项指标中的2项亦可诊断为消瘦:
(1)具有衣服尺寸明显变大的证据;
(2)亲人或朋友证实其体质量减轻;
(3)患者自己对体质量减轻有一定的量化感知。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WS/T 456—2014),BMI低于筛查标准的年龄别BMI界值的儿童和青少年可诊断为消瘦。
诊断流程
消瘦病因复杂,缺乏特异性且较为隐匿,医生接诊以消瘦为主诉的患者时,首先需评估患者是否确实存在消瘦,排除患者主诉体质量下降却无实际体质量下降证据的情况。一旦消瘦诊断明确,再结合详细的病史询问、全面体格检查和选择性的辅助检查,遵循莫塔安全诊断策略(图1),明确导致消瘦的原因。
图1 消瘦的莫塔安全诊断策略
治疗方法
消瘦的治疗主要为对因治疗,具体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治疗、病因治疗、营养治疗、康复治疗、药物治疗等,针对特殊人群,则需注意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膳食补充、适当运动等。如戒烟限酒,按时作息,规律饮食,进行营养指导及适当的膳食补充,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增强进食意愿等。
病因治疗:主要针对非刻意性消瘦。非肿瘤性疾病应以控制原发病为基础,积极治疗或控制原发疾病,减缓病情进展,改善免疫系统功能,防止免疫低下导致的进一步消瘦,同时给予营养支持;肿瘤性疾病引起的消瘦,不能单纯通过补充能量和营养物质来解决,治疗应采取多靶点、综合性策略,既包括癌症本身的治疗,又需重视毒副作用的管理;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消瘦需识别并调整或替换引起消瘦的药物,对于药物引起的食欲减退、恶心等厌食症状,可使用促食欲药物或抗恶心药物;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消瘦需给予相应的支持,必要时可进行心理疏导。
营养治疗:设定合理的体质量增长目标,同时改善身体功能和营养状况,如提高血清蛋白水平、增强肌肉力量等。
康复治疗:根据消瘦病因选择不同的方法及仪器,例如肿瘤,需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需求选择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案,在肿瘤术后可以配合进行微波理疗、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改善手术部位血液循环,促进身体恢复;胃肠动力紊乱型疾病引起的消瘦可以选择胃肠动力治疗仪进行胃肠起搏治疗,通过对胃肠的起搏点进行刺激使紊乱的胃肠功能恢复正常。使用任何康复设备前,建议在专业医师或者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
药物治疗:目前消瘦治疗尚无特效药物。研究显示,米氮平可改善食欲并促进体质量增加,用于治疗食欲下降的抑郁症患者。甲地孕酮可改善癌症患者和艾滋病相关厌食 - 恶病质综合征患者的食欲并促进体质量增加。奥曲肽通过抑制饱腹感及肠道激素反应来刺激食欲和增加体质量,适用于上消化道癌症术后的意外体质量减轻。
图2 消瘦的诊断与管理流程
参考文献: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浙江省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全科未分化疾病专家协作组.消瘦诊治与管理专家共识(2025).中国全科医学,2025,28(21):2577-2594.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消化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