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助推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上海不仅在市级层面主动作为、积极对接,各外贸企业占比较高的行政区也纷纷响应,结合区域实际出谋划策。在此背景下,一场以“稳外贸、促内销”为核心的实践在上海全面铺开,多措并举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积压库存加速出清、新订单谈判重启、跨境物流日渐繁忙……近期,外贸行业迎来了久违的活力。外贸人在“抢时间”与“防风险”的双重节奏下,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
《国际金融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鉴于原材料价格波动、长期政策不确定性,外贸企业主们仍不敢有一丝松懈,而是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寒冬”。
打开绿色通道,上海商超商场齐助力
助推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上海不仅在市级层面主动作为、积极对接,各外贸企业占比较高的行政区也纷纷响应,结合区域实际出谋划策。在此背景下,一场以“稳外贸、促内销”为核心的实践在上海全面铺开,多措并举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记者走访看到,上海一些商超、商场集团及大型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外贸拓内销专区”或“外贸优品市集”,为企业搭建走进内需市场的桥梁。
以上海普陀区环球港为例,自5月13日起,环球港将出口商品展销会转移到商场南广场,不仅展览场地扩大,参展企业规模也扩容升级。此前在B2层展销会区域,短短21天内成交量就已超过10万单,显示出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
在环球港的“外贸转内销专区”,多家外贸企业直言看到了国内市场的发展机遇。一家位于上海青浦的女鞋外贸品牌工作人员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公司此前产品全部出口到美国,目前正与美国客户洽谈价格,业务暂停期间,公司积极进行外贸转内销,未来将以“薄利多销”的方式在国内布局线下门店,并开展电商直播等业务。同时,公司还将部分出口产品转至欧洲市场,积极寻找新客户。
主营家电制造的苏州贝昂智能行业拓展部负责人廉先生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公司在内销方面进行了更多尝试,未来内贸与外贸的占比或将“更加均衡”。他告诉记者,希望在类似的展会中寻找更多国内渠道的合作伙伴加盟,进一步推动内贸占比的提升。
“我们对报名的外贸企业提供免费场地支持,还安排专人专班对接更多企业报名,这也是践行社会责任、支持外贸企业渡过难关的重要举措之一。”月星集团副总裁许惊鸿坦言,此前,这块区域其实早已签约给多个品牌举办活动,好在品牌方十分配合支持商场举办“出口转内销”系列活动,最终得以协调场地资源。
日前,长宁区龙之梦城市生活中心也推出了“外贸优品市集”,集结了家居杂货、毛绒公仔、户外用品等多种产品,以厂商直供价出售,惠及消费者。展销会位于商场B2层蓝中庭,现场布置了醒目的主题装置,营造出浓厚的购物氛围。现场人头攒动,不少市民被露营产品、文创杯子等热门品类吸引目光。
此外,展销会还汇聚了各类宠物用品,如玩具、洗澡刷、梳子等,部分好物价格低至9.9元,十分亲民。手作好物也备受消费者喜爱,越南海草扇、贝壳杯垫等手工制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实用性受到好评。
龙之梦城市生活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前来参展的企业大多主营外贸出口业务,此次展销会是希望帮助他们提升知名度和产品销售,同时为消费者带来实惠。商场方面计划进一步扩大展销会规模,丰富外贸产品品类,邀请更多企业参与进来,实现资源共享、联动共赢。
该负责人表示,展销会为期一个月,活动周期恰好覆盖“五五购物节”以及商场主题活动,借势消费热潮,商场致力于打造“外贸+内销”双循环生态体系,助力优质国货开拓全新的销售渠道,为市场注入更多元化的消费动力。
记者从闵行区获悉,5月23日至25日,20家外贸品牌齐聚百联南方购物中心,参与“悦享闵行·外贸优品焕新GO”特惠活动,现场商品折扣多,消费者以超值价格购到全球优质好货。
此外,以“悦享闵行·GO!GO!GO!”为主题的闵行区“五五购物节”将持续至6月底,购物节深度融合“闵行制造”和“闵行好物”,强化商旅文体展联动,强化出口商品转内销,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和商贸企业积极性。
作为外资经济的规模和占比连续多年位居中心城区首位的静安区,静安4月17日起在上海率先开展“静安外贸优品嘉年华”系列活动,通过搭建内外贸一体化的线下线上联动平台,增加国内外群体消费,帮助外贸企业顺利实现“出口转内销”的平稳过渡。
电商平台助力,外贸拓内销难题待解
近段时间,上海市商务委连续多次举办“上海市电商助力外贸拓内销对接会”,助力外贸企业对接国内市场资源。
对接会上,上海市商务委、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上海金融监管局等部门纷纷亮出政策工具箱,给参会外贸企业锚定“出口转内销”这条新赛道更多信心。
比如,将大力支持线上展销和磋商洽谈等活动,搭建拓内销线上平台,在电商平台设立外贸商品销售专区,支持外贸企业开设网店,鼓励电商平台提供零佣金、快速入驻审批、流量扶持和保证金减免等举措。
洽谈会现场,上海贝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市场负责人拎着一只大大的环保袋,里面装着真空保鲜盒、真空收纳袋等多款公司核心产品。
“我们这些产品色彩明快活泼,设计上更是充分考虑了校园生活的实际需求,橱柜收纳盒、墙挂门挂式收纳架等一应俱全,与得物平台风格十分契合。”该负责人现场介绍。
“我们平台年轻消费者群体庞大,他们追求个性与时尚,像你们这些设计独特、色彩青春的产品,应该会深受他们喜爱。要是你们能入驻我们平台,相信生意肯定差不了。”得物的工作人员随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记者了解到,得物等电商平台将对平台上开展外贸商品销售给予营销支持,如提供“零门槛、零保证金”入驻、最快七天回款等优惠举措,对家居家纺、电器、玩具、百货等重点品类,推出10亿元费率专项补贴。
“我们已经上线了外贸优品的扶持计划。面向全国的外贸企业提供绿色入驻通道,会有专人加急处理,帮助外贸企业更快入驻平台。”得物政府事务高级总监张英介绍,平台也上线了外贸优品专区,让年轻消费者能更快了解这些外贸转内销好物。
现场,上海私域电商梦饷科技旗下平台“爱库存”与以外贸为主的箱包企业OMASKA短时间内也“牵手”成功。
“公司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其中外贸收入占比接近70%。”OMASKA电商负责人李兴华表示,外部市场变化使前端运营放缓,后端海外仓库存退回物流成本提高。公司一方面加大多元化市场的业务拓展,另一方面将目光转向国内C端电商平台。
据悉,在了解到企业的需求后,爱库存第一时间对出口转内销的商家实施费用减免,帮助商家减少初期现金投入。同时,高效帮扶商家入驻平台,实现当天注册当天下店。“我们开辟了极速入驻绿色通道,提供‘0元入驻’‘24小时审核’等优惠政策,降低了入驻门槛。”梦饷科技首席运营官郭馨宇说。
记者从上海市商务委获悉,淘天集团、拼多多、苏宁易购、百联全渠道等平台,也在搭建外贸转内销产品专区,通过多种方式提供营销和流量支持。
不过,外贸企业在拓内销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难点和痛点。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周岚指出,除了销售渠道问题外,外贸企业还面临人员团队不足、产品与国内消费市场需求不匹配、供应链能力不足以及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
“外贸企业基本都是向国外客户出口定制化产品,也就是toB端的,现在转内销,需要做toC端,各方面经验不足。”她表示。
因此,除了在平台上开设外贸专区、对外贸商品销售给予营销支持外,电商平台还可以利用自有的网络销售优势,将平台品牌和外贸企业的产能相结合,进一步开发自有品牌商品。
周岚表示,电商平台除了是重要渠道外,还具有供应链能力和数字化能力,可以帮助外贸企业反向定制,并通过AI技术赋能外贸内销,为外贸企业转向国内市场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希望电商平台能成为供应商的参谋、客户的导购,通过新的工具更好地赋能外贸企业。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